985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时候真比人与狗之间大吧
标题并不是想骂人,当然当一个群体足够大的时候,人与人直接的道德素质差异也确实足够大,这里按下不表。
最近毕业季,不同学校的论文答辩也到了尾声,基本到了定稿提交的阶段,大伙也开始在论文致谢大放异彩了。
这期故事的主人公我称之为小A吧,看见他朋友圈发的4页致谢,再次不禁发出感慨。我与小A本科在某末九的垃圾大院认识,大一时本身不熟,军训是前后排关系,开始相识,并惊讶于其对军训态度之认真,也当之无愧拿了优秀荣誉,只觉得其性格勤勉认真。
大一有好几门课程在同班,接触变多。大一上半期某专业课期中考时,他和几个同学请假去参加某省级专业比赛,因此印象深刻,毕竟刚进大学的我们连学校地点都没搞清楚,他们就能联系好老师用场地去准备专业里挺有含金量的比赛。大伙获取信息的能力真是不同。学业方面,当时觉得很难的理论力学,大伙都在及格线挣扎,他拿了89还不甚满意,羡慕之余,也对其留下了优绩主义的杰出分子的印象,毕竟应试道路上永远不缺少这类人。
后来在空间看到小A发出自己的年终总结,才明白别人的青春有多充实。各类志愿活动几十小时,还有外出支教实践,大大小小的比赛、挑战杯都斩获佳绩,而且还是世界级魔方运动员,魔方记录在榜,还学习手语为聋哑人群带去关怀,学业优秀完全不足以成为概括他的标签。现在的我如果在网上看到这些信息,我只会觉得是这人家里背景深厚,铺好了路和相应资源,有个学阀支撑。但我是在现实接触的他,知道他硬实力有多踏实。记得某次晚上十一点回宿舍,撞上他背包出门,说是为了比赛准备通宵,才明白光鲜的背后多是汗水。
如果说一个人仅仅优秀,即使是个多面手,独自绽放,也最多让人稍微多看一眼,敬而远之而已。但如果能向外辐射自己的能量,成为大伙的太阳,这才是群众认可的人才。作为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小A,大三获得了T大的保研资格,我在专业分流后去了不卷的专业也勉强混了个保研名额。一次在学院考研自习室碰见,谈话中得知他是为了给同班同学和朋友考研送上考研资料而来,以及准备了慰问物资,这会才感受到什么叫先富带动后富。
后来得知我保研时,小A凌晨3点给我发祝福,第二天我才看见,回复之后竟然秒回,还对我相约顶峰相见,当时未曾经历现实的毒打,还以为在一个饭桌之上。心想,不少才俊去了T大也泯然众人,只是平台更好,鸡头凤尾之争,犹未可知。后来才知道,鸡凤有别,他也不是凤尾,我也没成为鸡头,不过这是后话了。
本科毕业之时,他的事迹是学校学院公众号的“标准人物”,多次上榜,也作为我们这一届全校的毕业生代表致辞发言,当时只道是平常。本科毕业后的暑期,他提前去T大参与党团活动,依然是那批的优秀代表。进入T大以后,他发展了摄影的爱好,但也用自己的爱好给T大官微和视频号贡献诸多素材和作品,一代天骄,勤奋加努力,做什么似乎都会成功。直至毕业,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毕业求职小A也是斩获多个大厂的SSP,挑选目不暇接。
/图片来源 小A朋友圈
从朋友圈的致谢看到这样一个真诚而热烈的人也是幸运,他对于好友、师兄、同学的名字都致谢了几十个,不论本科还是硕士,饮水思源,贵人的成立应该也是相互的,正如他所写的——没有无效的社交,只有最真挚的同行。
懂得感恩真是优秀的品德,如今我已准备好感恩戴德,请问评论区有没有大佬再带带我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