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面试总结

从去年到现在陆陆续续面了一些AI相关的岗位,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了解市场上现在对人才的需求画像是怎样的,总结了一些常见问题,希望对正在进行或者即将进行面试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目前很多的面试都是AI+业务,很多岗位都在聊怎么用AI赋能业务、以及变现的路径,所以问题的底层逻辑和回答思路上还是基于“传统互联网产品经理”出发的,只不过需要多多了解一些AI产品、模型等等

我过往有一个关于AI情感陪伴的项目,所以很多面试都是基于这个项目在聊

1、自我介绍

答:我是xxx,过往有xxx段工作/实习经历,其中xxx经历和这个岗位非常匹配,都是做xxx方向的,因此我对这个业务方向非常感兴趣,认为自己在这个岗位上会有所发挥,所以来应聘这个岗位,希望可以进入到贵司和大家共同进步

核心是要告诉对方你是谁、以及你很匹配这个岗位

2、撰写prompt的方法

答:RISEN框架,R-角色、I-指示命令、S-步骤、E-最周目标、N-缩小范围(约束条件,可以约束任意方面)

我一般撰写prompt的框架倾向使用“RISEN”,简单来说就是你是谁、你需要做什么、主要通过哪些步骤实现、你需要做成什么事、给到具体的范围设定,我认为这个方法会比较严谨、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会输出更清晰的指令(这里我的这个回答是基于我个人的项目,我选择的方法论是这样的)

简单基础的说法:“角色-任务-格式”

举例:

角色:你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学领域拥有10年的经验.

说明:请问有轻微抑郁症的患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步骤:1.从......开始,2.进行......,3.进行......

最终目标:目标是...

缩小(限制)范围:不要使用......

3、prompt调优策略、质量评估

答:在产品上线前期,我会不断进行迭代测试,观察模型输出结果,并建立case文档,归因分析;这里主要使用A/B测试,对比不同的prompt生成效果、从而进行温度参数调整、或者调整提示词等等;关于质量评估,首先要明确业务目标,制定一个评测标准,在我的项目中,我的标准是人设一致性、对话流畅性、逻辑性、回复多样性,基于标准,进行质量评估。这是我个人对于AI产品的理解,如果有认为不准确的地方可以展开探讨(拉着面试官和你一起聚焦于业务,展现你对业务的主观能动性)

3、介绍xxx项目的从设计到实现

答:这里就按照个人项目的具体实现路径回答就好了,答题框架:切入场景、模型选择、上线效果、商业化机会

4、怎么理解大语言模型,在你之前的实习中是怎么优化语言模型的效果

答:大语言模型本质是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出的概率预测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结构化输出。

实习优化举例(STAR 法则):

  • Situation(场景):在某 AI 公司实习时,负责优化客服场景的对话模型,初始版本存在 “答非所问”“信息遗漏” 问题,用户满意度仅 65%。
  • Task(任务):目标是提升模型在售后咨询场景的回答准确率和完整性。
  • Action(行动):数据层优化:清洗训练数据:剔除过时政策、错误案例,补充 3000 条真实客服对话(含多轮追问、模糊提问);构建 “问题 - 答案” 映射表:将高频问题(如 “退货流程”)拆解为 5 类子问题,标注标准答案要素(步骤、时效、联系方式)。Prompt 工程:设计 “角色 + 场景 + 约束” 三层 Prompt:*“你是某电商平台的售后客服,用户咨询退货问题时,需按以下格式回答:退货申请入口(附 APP 截图指引链接);审核时效(工作日 / 非工作日区分);特殊情况说明(如生鲜类商品不支持退货)。回答需简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反馈闭环:开发 “人工校准界面”:客服可标记错误回答,累计 50 例后重新微调模型;引入 “答案完整性评分”:自动检测回答是否包含所有标注要素(如缺少 “入口链接” 则扣分)。
  • Result(结果):2 个月内用户满意度提升至 89%,人工复核工作量减少 40%,模型在模糊提问(如 “怎么退东西”)场景的准确率从 55% 提升至 82%。

5、如何解决模型幻觉问题?

答:

1.技术层(降低幻觉概率)

  • 数据增强:引入 “事实校验数据集”:训练时加入包含矛盾信息的样本(如 “鲁迅写过《哈利波特》吗?”),强化模型对错误事实的识别能力;多源知识融合:对接外部知识库(如维基百科、企业数据库),生成时检索验证(如回答 “2024 年诺贝尔奖得主” 时,调用权威 API 校验)。
  • 模型优化:在 Prompt 中加入 “事实声明”:如 *“以下回答需确保信息准确,若不确定请说明‘无法验证’;使用 “拒绝生成” 机制:当模型置信度低于阈值(如 < 70%)时,自动返回 “该问题需要人工确认”。

2. 产品层(减少幻觉影响)

  • 用户引导:明确告知 “AI 可能出错”:在产品界面添加免责声明(如 “本回答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设计 “信息溯源” 功能:对涉及数据、政策的回答,提供来源链接(如 “根据《2024 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X 条…”)。
  • 交互设计:对高风险场景(如医疗、金融),强制人工复核后再输出;提供 “纠错入口”:用户可标记错误回答,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参与事实校验。

6、使用过哪些AI产品,使用体验最好的是哪一个产品

答:选一个产品,从产品视角、商业化模式等角度分析核心优势、以及改进空间

举例:我最常使用的产品是豆包,有各种对话模式,能够满足C端用户的日常需求:问问题、写代码、生成图片

创作内容等等,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设定进行对话交谈;且内容源更广阔,背靠字节有很多内容的积累,除了网页的信息以外,还有着头条、抖音等PGC/UGC内容,很适合进行问题提问

待改进的地方:专业领域深度不如垂直领域模型(例如图片生成),商业化空间忧虑等等。。。

7、AI产品经理与传统产品经理的核心差异

8、基于xxx业务,认为AI可以发力的机会点是?

答:一般问这个问题的公司,你要提前了解该公司的发展方向、市场份额等等,例如电商业务,你可以回答搜索推荐、智能选购场景等等,运用电商“人-货-场”的理解,融合AI技术,提升用户购物效率等;产品的最终目标都是赚钱,可以想想赚钱的方向。

9、对当下主流大模型的看法、优劣对比

10、为什么想从事AI产品?

答:认可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个人擅长xxxx、适合复合型产品工作,AI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我希望自己是可以做出这样产品的人。核心告诉面试官,你强烈加入对方公司的意愿,人和人之间的想法是会被影响的,积极展现~

11、你如何看待 “生成式 AI(如 AIGC)” 对现有产品形态的冲击

其实在面试中,很多面试管还是会结合业务提问,而不是像一些博主写的干巴巴的“知识提问”,知识是基础,核心要思考的还是结合具体业务聊,附上AI相关术语概念

有帮助的话,请给我点点文末的小花~

#AI产品经理##AI面经##面试经验谈##秋招面试通关锦囊#
全部评论
还有分享1个我个人的学习路径——找相关论文看
7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30 13:53 上海
感谢!收获很大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9 21:22 广东
感觉有些问题和开发挺像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5-06 02:14 吉林
感谢分享!!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5-05 21:42 上海

相关推荐

秋招是应届生求职的黄金期,竞争激烈但机会也多。想要高效备战,必须&nbsp;提前规划、精准准备、主动出击。以下是分阶段攻略,帮你稳扎稳打拿下offer:一、前期准备(6-8月)1.&nbsp;明确目标行业选择:结合专业/兴趣/前景(如互联网、金融、快消、国企等),多和学长学姐聊真实工作状态。岗位匹配:技术岗(编程/算法)、非技术岗(运营/市场/管培生)所需技能差异大,切忌海投。举个栗子:想投互联网产品经理,就优先刷《俞军产品方法论》,而不是盲目学Python。2.&nbsp;简历打磨STAR法则写经历:“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S),搭建XX模型(T),实现次日留存率提升15%(A),获得公司创新奖(R)”量化结果:用“提升30%”“节省20天”代替“负责”“参与”。一页原则:非技术岗重点写实习/项目,技术岗突出竞赛/代码仓库。3.&nbsp;技能补缺技术岗:LeetCode刷300+题(重点高频题)、熟悉Git/SQL,项目复盘。非技术岗:学基础数据分析(Excel+SQL)、练Case分析(推荐《Case&nbsp;in&nbsp;Point》)。通用技能:PPT制作(学会用MECE框架)、职场英语(至少能读懂英文邮件)。二、秋招实战(8-10月)1.&nbsp;信息搜集渠道:公司官网/公众号、牛客网、应届生论坛、校内就业网。时间表:大厂7月就开提前批(如腾讯“犀牛鸟计划”),国企9月后密集启动。内推:找学长/领英/知乎私信求推荐(话术:“您好,我对贵司XX岗位很感兴趣,能否请您帮忙看看简历?”)。2.&nbsp;笔试/面试笔试:行测:练公务员题库(图形推理、数字规律)。游戏化测评:如宝洁管道题、四大情景判断。群面:角色选择:不做无脑Leader,计时员/总结者更容易出彩。话术模板:“我建议用XX框架,大家觉得可以补充吗?”单面:高频问题:“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nbsp;结合自己对岗位的理解回答,“你的缺点?”→&nbsp;说真实但可改进的点(如“有时追求完美导致加班”)。3.&nbsp;心态管理投递量:50-100份是常态,被拒后立刻复盘(录音回听哪里卡壳)。备选方案:主攻大厂同时,投2-3家保底公司(如银行/国企)。三、收尾阶段(10-12月)1.&nbsp;Offer对比关键维度:薪资(注意税前/年终奖)、城市落户政策、晋升体系(有无管培轮岗)。避坑:签三方前问清违约金、试用期时长。2.&nbsp;反向背调看准网查加班文化,问HR:“团队最近半年离职率如何?”私下联系在职员工(话术:“想请教下您日常的工作节奏?”)。3.&nbsp;过渡期补技能:考PMP(项目管理)、学Tableau为入职做准备。实习:如果拿到offer但入职晚,可申请短期实习熟悉业务。四、血泪经验不要等!&nbsp;很多同学9月才开始准备,错过7-8月提前批(hc多、竞争少)。差异化:所有人都说“学习能力强”,不如讲“3天学会PS做出2000赞海报”。细节控:视频面试时摄像头要对准眼睛,背后打光,别让面试官看你鼻孔。秋招是场信息战+体力战,每天固定2小时投递+复盘。最痛苦的时候,往往是离offer最近的时候,坚持住!
如何准备秋招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72
25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