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尽头是什么?想和大家说说我

最近在牛客刷到一个关于“读研,你后悔吗”的投票,发现不少同学对学术深造持怀疑态度。

作为一路读到博士、最终选择加入联影的算法工程师,我想聊聊我自己。

但有时候学术与工作并非对立,选什么路,就要物尽其用,找到适合的赛道,比纠结“是否后悔”更有意义。

1.

作为博士生,说说我的职业选择逻辑。

博士毕业时,我面前的路其实不少,高校教职、研究所、选调生、企业研发岗……

但对我而言,选择的关键不是“哪个更光鲜”,而是哪个方向能让我持续做有长期价值的事。

我的研究方向是医学影像算法,在实验室时我就发现,医疗行业的技术落地需要兼顾前沿创新和临床可靠性。比如我们BU 分子影像事业部,在开发高级应用算法时,不仅要解决图像重建问题,还要考虑运动伪影校正、动力学参数生成等实际临床痛点。从实验室到产品的闭环,恰恰是企业平台能提供的独特价值。

学术训练带给我的不仅是论文,更是发现问题、拆解问题的方法论。

这套方法也能直接用于解决真实世界的医疗需求。我工作经常需要快速在技术路线A或B之间做出选择、进行决策,这和学生阶段的科研是不一样的,公司提供了大量贴近临床实际的项目,能深入真实场景面对这类问题,这样我可以把学术价值最大化落地,实际地看到一个设想时如何变成实际地一个产品,这也是我选择医疗行业的原因。

2.

大家就业,选稳定也好、前景也好。

近几年求职环境变化很快,许多同学会把“稳定”放在首位。但我的体会是,稳定是不等于停滞的。这种确定性一方面来自医疗行业本身的长期需求,毕竟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大事,另一方面就源于公司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因为只有持续的投入才能看出公司对于未来的规划和信心。

联影许多产品开发都源于对前沿课题的深入预研。自己是有机会接触学术界、同步探索的方向的,甚至还能参与一些尚未有明确答案的挑战。大家是在真实的工业环境中,亲历技术从概念到落地。我是渴望参与真正创新工作的,在关键成长期就能站在产业与科研交汇处的独特机会,十分值得我珍惜。

稳定也有,但不是停留在舒适区,而是在一个有支撑的体系中,持续接触新挑战、获得新成长。

3.

选择联影,总结起来,是平台与个人能力的互相成就。

对我来说,选工作,更像是选成长路径吧。我有机会从技术源头参与研发,而不仅仅是完成某个局部模块,对技术和产品的理解就是会更完整。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养成系统化的技术视野。

我做的很多工作,最终会应用在三甲医院的临床场景。当知道一个由我参与优化的扫描流程或图像重建算法,能真正帮助到诊断病情时,“被需要”的感觉真的油然而生,也是我保持动力的来源。

我更喜欢的,是公司为我们搭建了很实在的环境,参加国际会议、内部技术分享,和医院、高校的联合课题,都让我打开眼界了。

有时候遇到棘手的问题,大家会一起反复讨论、尝试,会有在交替迭代中逐渐逼近答案的过程,虽然辛苦、有挑战,但有闭环,能被真实场景验证。真正突破之后,作为科研人,相互成就的感觉蛮可贵的。

4.

如果大家对医疗行业感兴趣,我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能力提升。

跨学科学习能力:比如做影像算法,除了编程和模型,还要懂医学物理、成像原理。在校期间可以主动选修相关课程,或参与跨学科项目。

工程化思维:学术研究追求创新点,但工业界要求可靠性。建议多参与有落地导向的项目,锻炼代码规范、系统调试能力。

沟通能力:医疗产品开发需要和医生、产品经理、硬件工程师等多方协作,在校时可以通过社团、实习等有意识地进行锻炼。

哪些经历最有价值?

实习、项目竞赛、学术论文都有用,但关键不是数量,而是是否锻炼了“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能力以及对项目是否有充分的思考。比如有同学在实验室参与过医疗影像标注项目,虽然看似基础,但若能深入思考“标注标准如何影响模型效果”,就能在面试中展现独特的洞察力。

5.

写在最后

职业选择没有标准答案,但迷茫期不妨跳出惯性思维。比如医疗行业对技术人而言,可能是一个被低估的选项。

我体会到的好选择,是在成就工作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大家也无需设限,迷茫期可以多关注自己未曾留意过的行业,或许会收获更多惊喜。

#博士##读研有用吗##医疗行业##联影医疗求职进展汇总##联影求职进展汇总#
全部评论
不能被世俗左右了自己,得敢做自己的决定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22:08 北京
我的尽头是躺平,我要是有资本,直接躺平,实在是没这实力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20:15 陕西
讲好每一个故事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9:09 山东

相关推荐

11-12 12:48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Java
有过一段中大厂后端日常,产出少,1月左右下一段日常?or 全力暑期?-------------------------------------------------BG 27届双非本2硕(邮电航理),Java选手,之前有一段桔厂的后端日常实习,但没啥产出,能往简历上写的东西含金量不高,力扣 hot 100 找第一段实习时刷了几遍,实习时一直没刷,实习结束后又捡起来了,刷了1.5遍,思路一看就有,可能有些细节上会有点问题,手撕核心代码模式 hot 100应该问题不大。八股正在边整理边背,应该问题不大,唯一担心的就是项目问题,项目是魔改黑马+实习项目,但最近看了下马哥的项目,感觉难度不小,碾压实习时做的,实习时唯一就是场景真实。是1月开始再来一段中大厂日常(12月中旬开投),还是年后3月全力暑期?-------------------------------------------------日常好处:比暑期容易,多一段中大厂日常实习,也许能混个好项目,即使暑期没找到也能先日常呆着,日常可以挑战快手京东字节?成长快 or 日常转正-------------------------------------------------日常坏处:培养远不如暑期,可能根本没有hc,可能纯打杂,日常刚landing,暑期就开始了,八股力扣准备不充分?等日常结束再暑期则无hc?---------------------------------------------暑期好处:还有4个月左右时间好好准备下项目,把星球项目吃透,还能加个ai项目,八股背熟,力扣刷熟,暑期培养>日常----------------------------------------------暑期坏处:3月开投,也许5-6月份才能找到,中途时间浪费了?少了段中大厂实习,简历不一定好过?本科双非学历劣势------------------------------------------------求各位25 or 26 or 27佬们给给建议
程序员牛肉:没必要再找日常了,你学历不差的,最起码带个2了。 一月份还找啥日常呢,三月份暑期就开了,更何况中间还夹了一个过年。你还搞不搞暑期了?等你3月份离职,再准备八股,算法,等你进入秋招真的就黄花菜凉了。好兄弟 没必要再找了,信我就完事了
实习期间如何提升留用概率...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