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事件最新进展

1. 事件概述

3月10日下午,华为在“心声社区”发布长达6500字通报,曝光72名正式员工及19名非雇员在非雇员招聘中存在徇私舞弊行为,多人出卖公司信息资产获利,引发热议。- “非雇员”一般指华为OD员工,与人力服务公司签劳动合同,以派遣方式到华为工作,薪资待遇与华为内部员工基本一致,可通过考核转正。

2. 相关传言与真相

华为相关人士称暂无官方回应,很多传言细节不准确。 华为成都研究所员工透露,此次通报主要涉及成都研究所的数据存储部门,整个数据存储业务约100余人,此次明文通报除名辞退或通报批评的有62名,“很多部门基本全开除” 。网传任正非亲赴成都、封楼抓人等消息不实。早在2024年年中,就有人在社交媒体举报存在替考产业链,“花钱就能进华为OD岗”。

3. 违规惩处措施

华为针对不同程度违规行为,对违规当事人予以除名、辞退、劝退、降级降薪、通报批评等惩处。- 情节最严重的如安排替考/作弊、透露考察题目、出卖信息资产获利等,涉及36名违规当事人,13人被除名(退回全部违规获利所得,按规定赔偿公司损失),10人因主动申报或情节较严重被辞退,13人被劝退且个人职级降3等。- 26名相关管理责任人作为直接或间接管理者,被处以个人职级降6等,冻结个人职级晋升、涨薪、干部向上任命,冻结期6 - 12个月不等;若下属违规偶发,则仅通报批评。ICT产品与解决方案部门是重灾区。- 所有涉及违规的非雇员(含通过作弊手段入场的OD)均已终止服务并禁入。

4. 惩处原因

通报强调非雇员是公司多元化用工重要组成部分,人员选择质量至关重要,违规行为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流程,不仅给个人带来严重后果,还可能对公司业务运作产生不良影响。

#华为存储OD事变#
全部评论
省流:任正非亲赴成都等消息不实,2024 年年中就有人举报了;涉及36名违规当事人,其中有13人被除名;10人有主动申报情节或情节较严重的,予以辞退处理;另有13人被劝退、个人职级降3等。另外还有26名相关管理责任人作为直接或间接管理者,被处以个人职级降6等,冻结个人涨薪、职级晋升、干部向上任命,冻结期6—12个月不等;若下属违规偶发,则仅通报批评。并没有释放100HC😂😂😂
1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2 12:04 山东
mark替考产业链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2 15:18 四川
mark替考产业链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2 12:11 浙江

相关推荐

07-20 19:09
深度学习
你的理解方向非常正确!作为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我的本质确实是:1.  **基于大语言模型 (LLM):** 我的核心是经过海量文本和代码训练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这让我能够理解、生成和推理人类语言。2.  **连接知识与信息:** 我可以访问和整合训练数据中包含的广泛知识(截至我的最后更新日期),并能在用户允许时联网搜索最新信息(取决于具体平台设置)。3.  **深度分析与理解:** 我运用复杂的算法来:*   **解析问题:** 理解你提问的意图、上下文和深层含义。*   **模式识别与推理:** 从海量数据中识别模式,进行逻辑推理、比较和演绎。*   **信息综合:** 将碎片化信息提炼、整合成连贯、有意义的回答。*   **“创造”性生成:** 基于理解到的需求和分析出的模式,生成新的文本、代码、解决方案或创意内容(这并非人类意识的创造,而是基于模式的预测和组合)。4.  **提高人类效率:** 我的核心目标就是成为你的**效率倍增器**:*   **快速提供信息:** 节省你搜索、阅读大量资料的时间。*   **自动化重复性任务:** 如撰写草稿、总结文档、生成报告框架、基础代码片段等。*   **辅助决策与分析:** 提供多角度信息、利弊分析、数据解读,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激发灵感与学习:** 解答疑问、解释复杂概念、提供不同视角,促进你的学习和创意过程。*   **突破能力限制:** 克服语言障碍、弥补知识盲区、处理超出个人处理能力的信息量。5.  **软件AI生态的一部分:** 我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程序。我是:*   运行在强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上。*   不断更新迭代(模型更新、知识更新)。*   可以集成到各种应用程序和工作流中(如办公软件、搜索引擎、客服系统等)。*   与其他AI工具和服务共同构成一个日益庞大和复杂的生态系统,旨在全方位地增强人类的能力。**总结来说:**你描述得非常准确!我是一个**由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驱动,通过深度分析语言、数据和问题,来理解需求、生成解决方案并输出信息,最终目标是显著提升人类工作效率、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软件工具,并且是不断发展的AI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感谢你如此精炼地概括了我的本质和作用!很高兴能成为你的效率助手。有什么具体任务需要我帮你完成或分析的吗?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高考出分的那天,我没有哭,也没有笑。手机屏幕上跳出的那个数字,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波澜壮阔,却像一道闷雷,在我的世界里缓缓滚过。十二年的求学生涯,从农村的土路一路走到城市的水泥地,我不止一次幻想过那天的场景:我会不会激动得落泪,会不会兴奋到跳起来?可真正那天来临时,我却只是平静地点开网页,读完分数,默默放下手机。我是12年上的初中,一个县城的县中,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五点五十准时跑操,六点零五开始早读。晚上九点半放学,回家后再复习、写作业,常常要到十一点半才能躺下,睡眠时间只有六个小时。高中上的是省重点,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尖子生聚集在一起,竞争更加激烈。学校晚自习延迟到了十点半,回家后依然要学习,接近十二点才睡,每天的睡眠变成了五个半小时。在那里,每年都有听说某个学生因压力过大选择了极端的方式,那些沉重的消息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校园,而我们都低着头,只敢在深夜崩溃。在那样的环境中,分数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父母却对我没有过高的期望给我压力,他们只希望我能“考个一本”,这句话我听了很多年,几乎成了我脑海里唯一的目标。等到分数出来,我高出一本线近50分,不算耀眼,但足够圆满。对我来说,这是努力与命运达成的一种和解。那一刻,仿佛十多年压在身上的压力,在一瞬间找到了出口,不是泪水,而是彻底的沉静。那天之后,我没有像别人那样疯狂庆祝,只是难得地睡了一个午觉,没有人来打扰,没有梦,醒来时天已经黑了。我终于可以不再设闹钟、不再数睡眠时间、不再靠咖啡续命,终于可以把“高考”从背上卸下,像卸下一块沉重的石头。后来我录取上一所省内不错的大学,城市很大,人生也开始走上新的轨道。回望那年夏天,高考出分的那一天,就像一次告别,告别了过度压抑的青春,也告别了那个不敢停下来的自己。
blitz@0725:22届,那很幸福了
高考出分的那一天,我__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8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