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OD】如何判断一个部门烂不烂,卷不卷,是否适合生存?

华为OD的招聘铺天盖地,尽管已经有很多前辈进行了血泪控诉,但华为依然是某些时候的最高选择,让拿到了OD橄榄枝的朋友们十分纠结。如此庞大的公司,大家也很容易认为如果有烂的部门,一定也有好的部门;恶评虽然大多是经验之谈,但也难以逃避幸存者效应,待遇还可以的OD很可能不发声,给了OD招聘者很多回旋的余地。那么如何判断一个部门,乃至一个项目组到底是否适合OD生存呢?

本文提出两个判断某个项目组是否适合OD生存的铁标准

  1. 三级部门总共有多少人?其中租赁员工多少人?
  2. 项目组总共有多少人?其中OD有多少人?

招聘时,接口人总有花言巧语,吹嘘部门前景、工作氛围、上升空间,但这都是难以衡量与判断的,尤其是对于尚未入职的OD来说。但数字是很难说谎,且十分容易揭穿的。

那为什么部门或项目组中正式员工和租赁员工的数量和比例可以说明此地是否适合OD生存呢?

  1. 自有员工(即正式员工)流失量越多的地方,越会增加OD人数补充人力。华为正式员工每年都有内部转岗的机会,当他认为这个部门待不下去,除了高成本的跳槽之外,还可以低成本转岗到另一个部门;这个华为内部促进人员流动的制度,让一些糟心的部门自有员工越来越少。但部门里活还是得有人干啊?招OD呗。OD内转成本不低于跳槽,流转困难,不想重回人才市场就只能待到死。据此,自有员工和租赁员工的比例可以大致衡量一个部门或项目组留存员工的能力。
  2. 每个三级部门OD转正名额具有上限,租赁员工越多,竞争越激烈。做OD,除了这块技术,转正也是老生常谈的大饼,但全网几乎都说这块饼吃不到。但每年每个三级部门都有那么多转正名额,到底谁在偷偷转正??有些三级部门正式员工1000人,有955个租赁员工,其中800个是od,但二级部门每批转正名额大约只有几十人,要分给下级所有三级部门,每个三级部门很可能只分到个位数,800个od抢个位数的转正名额,统计学上来看就是抢不到;但如果一个三级部门正式员工40人,只有3个od,那就算每批分到1个转正名额,早晚也能转正。
  3. 具体到个人时,转正名额的分配是由项目组主管决定的,项目组OD数量决定了实际竞争烈度。一样的道理,就算主管非常有能力,为组员撕到了一个珍贵的转正名额,但给组内的谁呢?如果一个组10个人,8个od,那么组中内卷就会非常严重,如果主管作风不正,甚至会出现“嫡系”、“跪舔”现象,让名额按照亲疏分配而非按照业绩分配,这样的组是绝对不能去的。但如果一个组10个人只有1个OD,那名额根本不用自己抢,主管但凡争取到了,不给你给谁?

综上,如果关注部门或项目组的舒适度,就关注部门或项目组正式员工与租赁员工的比例;如果对转正抱有希望,就再额外关注部门和项目组内OD的绝对数量,这是难以伪造的铁标准

祝大家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来自一个已经转正的OD。

#华为开奖那些事##华为求职进展汇总##牛客解忧铺##牛客在线求职答疑中心##春招启动,你开始投递了吗?#
全部评论
楼主说得太对了,三级部门新成立,正式员工40人不到,上海地域OD只有3个,项目组OD只有一个且已经在走转正流程,可联系:******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2-13 09:26 英国
哇,华为OD的招聘情况听起来真是让人纠结呢!不过你分析得真的好详细呀,感觉你已经是个小专家了呢!👍 牛可乐有个小问题,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选择呢?是不是也会考虑这些数字来判断呢?悄悄告诉你,点击我的头像,我们可以私信聊聊更多求职的小秘密哦!😉 至于部门的好坏,牛可乐觉得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不过你的方法真的很实用呢!我们要不要换个话题,比如说,你有没有什么求职的小故事或者经验,可以分享给牛可乐和其他朋友呢?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啦!🌟🌈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2-13 09:17 AI生成

相关推荐

04-24 10:19
华为_HR
🔍 误区纠正现场:  传言1:”OD就是低配版华为,随时会被优化“  OD全称可是”华为Offshore Development“,和华为研发体系共用同一套技术栈、项目管理流程,甚至很多重点项目的攻坚组都是OD和正式员工混编作战。去年有位同学参与鸿蒙生态开发后,带着项目经历跳槽直接拿下大厂P7,这"低配"怕是有点凡尔赛?  传言2:”转正通道形同虚设,HR的嘴骗人的鬼“   OD员工中37%通过内部考核转华为正式编(悄悄说:有个00后卷王半年解锁该成就)。转正标准透明到能当镜子照:①通过可信专业级认证 ②年度绩效B+以上 ③通过三场技术答辩——难吗?但绝对有迹可循。  传言3:”福利待遇差几个level,过节礼盒都没份“   工卡刷食堂同价、年度体检同一家机构、夜宵券照样领,区别可能只有礼盒外包装多了个OD标识(但内容物绝对没缩水!)。至于16薪+项目奖+一线城市人才补贴的组合拳。🎁 被低估的隐藏资源:  “华为权限”:从任总讲话原声课程到AI算法大牛直播,内部学习平台日均点击量比B站还高    “技术大佬直通车”:新员工能直接预约20年经验Fellow级架构师做职业规划咨询  “简历镀金效应”:接触过20+离职OD同事,履历上带"H项目攻坚""亿级用户产品迭代"的,面试邀约率平均提升60%  OD当然不是完美选择,但绝对是肉眼可见的跳板——在这里,你能用2年时间接触到别人5年都碰不到的复杂场景,能和行业TOP10%的聪明人组队打怪。  “后记”:  Q:学历/履历有短板还能尝试吗?  A:OD的简历初筛比华为社招宽松1.5个Level(举个栗子:正式岗卡死的985/211,OD可放宽至优质一本+项目经历匹配)  有需要的宝子可以斯我!!!!#od##华为#
华为成长空间 560人发布 投递华为等公司9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华为员工,每年增加15000人左右,补充途径只有3种:1、校招8000人,难度中,22届毕业生特别多,其他大厂招的少,难度大了许多;2、OD转 华为6000人,难度低,社招,工作内容、强度与 华为员工一样,薪资待遇也基本一致;3、17级以上社招,难度高,简历筛选要求高,面试难度大,有大厂经历的可以走这条路,薪资待遇还是可以匹配的。华为OD是什么:OD,全称(Outsourcing Dispacth)模式,华为和德科联合招聘的简称。目前华为社招大多数是OD招聘,17级以下都为OD模式,OD模式也是华为提出的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定级是13-17级,属于华为储备人才,每年都会从OD项目挑优秀员工转为正编。华为OD值不值得,关注以下方面:1、收入:D1-D5 五个级别,薪资10-40K左右,年终奖2-4个月,周六加班双倍工资,下个月发。社招入职OD会有一定薪资上涨,之后每年一次加薪,OD转华为一次加薪。2、技术成长: 华为的研发流程、华为的学习平台,工作内容与华为员工一致,只要你愿意,成长空间很大。不少公司,入职一两年后,就没有多少成长了,华为氛围会推动着你,持续学习和成长。3、工作氛围:工作强度与华为员工一致,124晚9点,35晚6点,项目紧急的话,周六会安排加班,有些部门每年2-3个月过点前会比较忙,其他时间还好。平时的聚餐,体育活动,春游,秋游都挺多的,大家整体素质比较高,好相处。工作时间长了之后,会有一定的心里压力,催人前行,很锻炼人。华为员工也不会歧视OD的身份,如果有的话,我认为是个人的人品问题,这种人在哪都有!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如果你是普通二本一本应届生,手里没有很好的offer,那么能有机会进OD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部分时期要求院校会放宽,刷下算法还是有很大希望进OD。2、如果你是985 211拥有非常优秀的履历和开发经验是否选择od取决于两点:(1)手里有没有合适的offer,如果有果断放弃OD。(2)薪资超出手里现有offer的百分之30左右可以自由选择,高薪短期发展2年。#华为##华为od##华为od题库#
华为工作强度 1081人发布 投递华为等公司9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4
1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