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IC笔试模拟题(五)
16:
下列关于多bit数据跨时钟域的处理思路,错误的有()
A. 发送方给出数据,接收方用本地时钟同步两拍再使用。
B. 发送方把数据写到异步fifo,接收方从异步fifo里读出。
C. 对于连续变化的信号,发送方转为格雷码发送,接收方收到后再转为二进制。
D. 发送方给出数据,发送方给出握手请求,接收方收到后回复。
多bit跨时钟域不能简单使用打两拍,打拍后可能数据错乱;一般采用的方法为异步FIFO、异步双口RAM、握手、格雷码。
关键考点:多bit跨时钟域方法
17:
对12.918做无损定点化,需要的最小位宽是多少位,位宽选择11位时的量化误差是多少?
A. 12位,0.0118
B. 13位,0.0039
C. 12位,0.0039
D. 13位,0.0118
解析量化误差小于量化精度的一半,认为是“无损量化”。对于12.918,需要分别对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进行量化。
整数部分12,需要4bits量化(0-15)。
小数部分0.918, 如果使用12位量化,可以比较量化误差是否小于量化精度的一半。整数部分已经用去4个bits,还剩12-4=8bits,总共可以表示28=256个刻度,每个刻度的间隔为1/256= 0.00390625,这个值也称作量化精度。这时小数部分需要0.918/(1/256) = 235.008个刻度来表示,取整位235,误差为0.008个刻度,量化误差为0.008 x (1/256) = 0.00003125。此时误差大小明显小于量化精度的一半,因此被认为是无损量化。
当使用11位量化时,小数部分只能使用7位量化,27=128个刻度,每个刻度的间隔是1/128。这时小数部分需要0.918/(1/128) = 117.504个刻度来表示,取整位118,误差为0.496个刻度,量化误差为0.496 x (1/128) = 0.003875,量化误差大于量化精度的一般,因此不能使用11位位宽来达到无损量化。当使用11位位宽时,量化误差0.003875,四舍五入后对应选项C。
关键考点:量化误差
18:
关于流水线设计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流水线设计会消耗较多的组合逻辑资源。
B. 流水线设计会导致原有通路延时增加。
C. 流水线设计的思想,是使用面积换取速度。
D. 关键路径中插入流水线,能够提高系统时钟频率。
解析流水线通过插入触发器去将延迟比较大的组合逻辑分割成N块,消耗了更多的触发器,理论上不会消耗更多的组合逻辑资源,A错。但是由于增加了寄存器,会在原数据通路上增加延时,彼时硬件的面积也会有所增加。但是整体来说,通过流水线设计,可以避免在两个触发器之间出现过大的延时,消除速度瓶颈,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
注:小编心里的答案是A,但是看到网上有答案是B,如有错误欢迎大家指出。
文远知行公司福利 510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