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避雷——————
作为在秋招里摸爬滚打、面过十几家公司、也踩过坑的“过来人”,用我和我室友们的血泪史,总结出这几类公司,你遇到了快跑!别回头!
第一类:谈梦想时像传销,谈钱时像乞丐
“我们看重的是你的潜力,不要只看眼前薪资”、“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期权未来很值钱”、“我们是大家庭,不谈钱,伤感情”。 我面过一家初创公司,创始人给我画了半小时的上市大饼,说到薪资就含糊其辞:“薪资结构比较灵活,绩效空间很大。” 后来我打听了一下,他们给应届生开的月薪,在上海勉强够租个房。一家对员工现阶段基本生存需求都无法给予尊重的公司,不配谈未来。
第二类:面试官/HR极度不专业
迟到且毫无歉意。面试时不停刷手机、接电话。对你没有任何提问,不关心你的能力。PUA你,说你“经验不足”、“能要你就不错了”。面试是公司对你展示的第一印象。如果他们连这个环节都如此随意甚至傲慢,进去后的日常管理只会更可怕。
第三类:福利待遇藏着掖着,全是“原则上”
问及五险一金缴纳基数和比例,HR避而不答或说“按国家最低标准”。年终奖、年假等福利,全用“原则上”、“一般有”、“看表现”来搪塞。合同写得模棱两可,关键信息不写明。 公司在这些基本保障上耍心眼,说明它法律意识淡薄,且处处想着如何克扣员工来节省成本。
第四类:工作模式是“狼性文化”,其实是“狼人杀”
鼓吹“996是福报”、“年轻人要多奉献”。办公室里挂满“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鸡血横幅。管理者张口闭口“闭环”、“抓手”、“赋能”,但实际流程混乱,全员加班为领导的决策失误买单。把压榨当文化,把员工当燃料。你的健康和生活,在他们眼里不值一提。
第五类:组织结构混乱,职责不清
“请问我这个岗位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什么?向谁汇报?”“这个很灵活,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我们扁平化管理,没有明确的汇报线”——这很可能意味着你进去后要身兼数职(前台/行政/保洁?),而且出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你就是“背锅侠”。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保命心法:
面试是双向选择,公司在面你,你也在审判公司。
任何让你感到不被尊重、心里别扭、画风诡异的细节,都可能是你入职后每天要面对的日常放大镜。相信你的直觉,保护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的那份热情。
评论区成为避坑互助会!你还在面试中遇到过哪些“快跑”的预警信号?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帮更多人避雷!
#什么样的公司千万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