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女12 level
获赞
48
粉丝
19
关注
3
看过 TA
16
中山大学
2013
产品经理
IP属地:未知
请关注猪哥公众号:刻意练习产品思维
私信
关注
2020-09-26 17:23
中山大学 产品经理
话题0721-1:拼多多推广期拼的是几十人团,为什么现在基本都是两人团?参考观点:1、都是虚假的团,一个人都会让用户成功买2、现在平台基数大了,要按照正常电商体验来做,如果必须多人成团极可能造成砍单,体验极差。而且现在一个人都会买成功,不会不买成功。已经不需要走以前的拼团模式了。3、两人团让用户购买的时间缩短了 减少了中间流程流失用户 从心理上降低了参与难度 。4、只是噱头,当你选中商品进行买单后还有一个免拼功能;多人拼单会让人感觉到麻烦,进行拼单的成本变高了5、二人最容易成团,不用担心流失太多订单,实在不行还可以自己拼单,大多数买家都自己成团,几十人的团,人数不足会大大减少购物的机率。当你主观上觉得你想要购买的东西时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时会大大降低购买不是必要东西的欲望。6、两人成团是10块,10人成团也是10块。大部分用户都是选择两人成团快7、我认为是 现在用户对微信裂变的反感  之前十几人的成团能够推行 有个很大的优势是微信的天然流量和推广 现在拼多多类似的裂变链接被微信封杀 导致多人成团的可能性降低 单纯从app分享出去,h5形式引导用户来参与十几人的成团,用户路径复杂,参与复杂度高,所以索性就不搞十几人的成团了8、从平台发展路径来看,一开始拼多多并不出名,需要依靠低价优势+团购手段吸引用户帮助拉新,快速扩充用户池,等到用户量足够了名气也打出来了,用户增长速度放缓,则需要考虑降低用户购物门槛,考虑获利变现的便捷性。总结:分析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如 以上问题可从用户、平台及互联网的大趋势去进行分析。用户角度:2人拼团最大程度减少购物需要付出的时间和成本,不轻易流失订单量;多人拼团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压力,减少消费欲望;平台角度:拼多多现在已经发展有段时间,不再需要依靠低价去获取大量用户,扩大用户池,则放低购物门槛;互联网趋势:微信裂变已经不再是热潮,甚至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所以购物门槛进行降低,更容易提升用户的体验。
投递拼多多集团-PDD等公司10个岗位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0-09-26 17:21
中山大学 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的日常思考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0-09-19 00:00
中山大学 产品经理
10·个人产品书籍读书笔记《电商产品经理宝典》商品评价1·商品评价的作用:1、 用户角度:提供购买决策参考,减少购买成本。2、平台角度: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退货率、提高商品转化率、构建商家评价体系从而合理分配平台资源。促销系统1、促销的目的:拉新、去库存、扩大品牌知名度、推新品爆品、与其他平台竞争、提高客单价、客单量。2、促销形式概览:满减促销、单品促销、套餐促销、赠品促销、满赠促销、多买优惠促销、定金促销、优惠券促销、拼团促销。3、促销活动设置:基础设置、促销规则、活动商品。4、基础设置:促销活动的一些基本信息。活动名称、促销编码、促销时间、推广平台、促销渠道、限购数量、促销范围、推广链接。5、促销规则:确定促销的计算规则,比如满减/满赠/套装等。6、活动商品:参与活动的商品。可根据品类、名称、商品编码等条件来选择商品。7、活动状态:未开始、活动中、已结束、已作废。8、新建/修改后的活动需要审核才能生效;为了便利,可以直接一键复制当前活动,然后再修改目标内容即可。9、涉及促销的商品计算主要有:购物车、订单计算。10、促销判断:选中商品是否参与促销活动- -判断是否满足促销规则- -是否可与其他优惠同事享用。11、如果当前商品多个促销规则发生冲突时,选最优方案计算。
产品经理的日常思考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0-09-19 00:00
中山大学 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的日常思考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0-09-18 23:57
中山大学 产品经理
6·个人产品书籍读书笔记《电商产品经理宝典》品牌管理1、品牌管理的流程相对于类目管理来说更简单。2、(1)新建品牌,其相关字段一般有:Logo、中文名、英文名、产 地、备注、状态(可用、不可用)。(2)品牌再组成品牌库。(3)品牌库再关联类目。关系也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 例如雀巢的产品有咖啡、奶粉、饮料等不同种类,这三类产品属于不同 的叶子类目。属性管理1、属性是对产品性质的描述,是区分产品差异性的集合。属性包括属性名、属性值,一般都是挂在具体类目下,设置为必填 或非必填。2、属性分类:关键属性、销售属性、非关键属性、商品属性。3、关键属性:能够确认唯一“产品”的属性,可以是一 个属性,也可以是多个属性的组合。4、销售属性:也称为规格属性。其是组成SKU的特殊属性,它 会影响买家的购买和卖家的库存管理。5、非关键属性:除关键属性、销售属性外的其他属性。6、商品属性:表示商品的特有特征。7、属性的定义对于良好的消费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搜索、索 引、筛选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属性包括属性名、属性值,一般都是挂在具体类目下,设置为必填 或非必填。在设置属性值时,须保留一定的扩展性,部分允许自定义属性。9、属性编辑:所属类目、属性分组、属性名称、属性分类、显示类型、属性值、是否必填。10、属性分组:由于一个类目的属性有时会很多,可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所以 引入了属性分组的概念,把形容某一类特征的几个属性归属于一个组, 这样在前端的规格参数里可以按后台设置的属性分组按序展示,也方便 对属性进行管理。11、属性继承:每一个层级的商品属性继承上一层级的商品属性,将每个层级的属 性提取出来,便组成了一个商品的完整的属性表达。比如:1级类目有属性A,2级类目有属性B,3级类目有属 性C,那3级类目下的商品SKU1就具有属性A、B、C。
产品经理的日常思考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0-09-18 23:56
中山大学 产品经理
5·个人产品书籍读书笔记《电商产品经理宝典》类目管理1、类目分为两层:基础数据类目层(后台类目)、 前台展示类目层(前台类目),前后台类目通过映射关联。2、为什么要前后端类目分离:a便于买家快速找到商品。b便于运营人员搞活动。3、类目管理的作用:(1)方便快速发布及管理商品,供应链人员或平台商家更好进行。(2)标准化商品服务,对于电商平台,品类定义基本确定平台的 商品服务范围。(3)有利于仓库管理,合理的商品类目管理还能方便仓库中库位 分区管理商品。(4)日常运营需要,在电商运营中,需要进行商品聚类,科学的 类目管理可以减少运营的管理工作。4、后台类目主要面向平台商家,用于管理商品和属性。后台类目相对固定,确定了之后不会轻易变更或删除,如果类目下 挂载有商品,就不能删除或作废。类目树的层次不能太深,一般三层或四层。类目树中最后一层类目称为叶子类 目,商品必须挂载于叶子类目下。商品属性、销售属性及品牌等很多数据都是在基础类目上进行管理。5、前台类目主要面向用户,方便用户筛选查找商品。同时,可以根据运营需要,灵活多变。从用户渠道的纬度上讲:(1)前台类目可支持不同客户端的设置。(2)支持平台商家自定义店铺前台类目。从前台类目定义的维度上讲:(1)前台类目对应后台类目,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自由 组合,动态调整。(2)前台类目直接对应品牌、商品,适合商品较少的小商家。(3)前台类目对应后台的叶子类目和某项属性的组合。前台类目不同于固定的后台类目,编辑很灵活、可重叠、可删除、 可随时变动,定时生效。
产品经理的日常思考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0-09-18 23:56
中山大学 产品经理
4·个人产品书籍读书笔记《电商产品经理宝典》商品的基本概述1、SKU:(Stock Keeping Uint,即库存量单位),库存控制的最小可 用单位。例如“iPhone 7 Plus 128G银色”就是一个SKU,仓库管理、采购 进货、库存管理都是以SKU为记录单元。2、SPU:(Standard Product Unit,即标准化产品单元),是一组标准 化信息的集合,例如“iPhone 7 Plus”就是一个SPU。3、类目:即分类树。电商常用的有两层类目:前台展示类目和后端商 品类目。前台类目指的是展示给消费者看的类目,会根据季节、销售策 略、活动进行变动;后台类目属于基础数据,不可随意变动,添加SKU 时都需要选择后台类目,进行绑定。4、属性:分为关键属性、销售属性、非关键属性。关键属性是指能够 唯一确定产品的属性,是必填项,例如手机的屏幕尺寸、型号属于关键 属性。销售属性是组成SKU的特殊属性,或称为“规格属性”,例如手机 的“颜色”、“内存”。非关键属性指的是除关键属性、销售属性外的其他 属性,如手机的手机接口类型。非关键属性不一定是非必填项,不过有 时为了商品信息完整,也会设为必填项。5、根据商 品的公共数据库,主要包含品牌库、属性库、通用规格库、税率库、生 产信息库(产地)等信息,先定义出SKU,然后加上商品描述和规格, 就成了商品。
产品经理的日常思考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关注他的用户也关注了: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