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如同小丑一样

今年传统slam秋招截止到现在,总结如下:

1.车企进不入,头部车企面试难度高的离谱(3-4轮技术面,甚至包含专门的手撕八股环节),hc剧少,基本上都是干数据生产的工作,卡双九(有论文可以稍微降低一下学历要求或者强对口实习)进面试不在少数。。。。,来就是要能干活的,池子还很深(车bu救救我吧,呜呜呜,虽然进去可能要搞开发了。。。直接道路严重走错)

2.机器人最近确实势头比较猛,相对应的slam岗位要多了,但大部分基本上都是初创,应届生水平不够去初创要死掉半条命都有可能;仓储类机器人slam确实硬需求,但做的很成熟,hc其实也不多,而且技术栈都是2d的(太成熟了),调度算法在这里感觉比slam hc相对要多;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这种感觉slam搞起来还有点意思,户外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的)一些公司给的待遇不错都是40+起步,但是进面普遍卡双九(有论文可以稍微降低一下学历要求或者强对口实习),也就是双九(或论文和强对口实习)才有资格竞争,竞争难度堪比车企

3.借助3dgs之风,诞生了很多手持三维重建设备的厂商,并且市场需求还不错,也产生了一些slam算法工程师的需求,但需求量目前还不算大,但有总比没有强,就是不知道待遇咋样,相关信息太少。。。

4.额外补充一下,落地L4(比如无人物流),虽然招slam,也需要slam,但是行业竞争压力很大,校招需求不多,需要立刻干活的社招

总结:目前slam在机器人,手持设备,无人机这种对算力设备要求很苛刻,很care硬件成本的方向总体需求已经远超车企!如果未来打算从事slam行业,可以主要去找这些方向的实习,招聘时候投递这些厂商也会更有优势!

对了,slam虽然挂着算法的名号,实际上很多厂子,开的不如中大厂软开测开价,真是纯纯小丑,传统slam,抓紧润,未来slam无非就是工业界厂子里还用到,要不然就是生产真值或者三维重建给learning算法生产数据的角色了。同样的学习投入成本,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log化严重!如果只是图搞钱,去大厂软开(后端)或者测开难度比slam低多了,赚的钱还不比slam算法差,我bg92,身边搞传统规控和slam的,保底的大部分都是软开测开,有些明智的提前布局转ai开发了,这个发展潜力感觉也不错,毕竟算法至少少数人,落地的牛马需求才是大头,传统算法堪比算法软开双修
#slam##规控##小丑竟是我自己##车企##机器人##定位与高精地图算法实习##三维重建#
全部评论
我们直接一投一个不知声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11-08 00:10 山东
slam比我们传统轨控要好一些吧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11-08 00:10 山东
老哥现在确定去向了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11-05 13:31 湖北

相关推荐

打开牛客,又是一片哀嚎:笔试挂、面试挂、简历已读不回…今年秋招,简直是在玩一场椅子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的抢座游戏。但说句大实话:找不到工作,真不全是咱们大学生的问题。现在是什么情况?企业也难。经济下行,业务收缩,很多公司今年的核心目标根本不是扩张,而是 降本增效。这个词听起来高大上,翻译成人话就是:把成本压到最低,让现有的人干更多的活。对一个企业来说,新招一个应届生,看似只付一份工资,但实际上要付出的成本远不止于此——五险一金、办公资源、培训管理…全都是钱。相比之下,让老员工加加班,付出的代价可能小得多。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公司宁愿让团队996付加班费,也不愿意多开一个hc。因为对他们来说,加班费是可变成本,而多一个员工是固定成本。在不确定的时代,企业会本能地砍掉所有固定的、长期的承诺。于是,一个诡异的局面就形成了:在职的累成狗,求职的闲到慌。 岗位总量在减少,而涌入市场的应届生却一年比一年多。这不是什么大学生眼高手低,这就是最朴素、最残酷的供需关系。所以,别再把焦虑的枪口对准自己了。面试被拒,不是你不够优秀,可能只是那个岗位有500个和你一样优秀的人在抢。这是一场经济周期下的生存挑战,而不是个人能力的终极审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秋招吐槽大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5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