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校招在阿里的这一年

又到了新一年的校招季,相信大家都在紧张又充实的进行中今天想从校招“师兄”的视角,聊聊从入职到一周年的经历。希望能给到即将入职或者正在迷茫的职场新人一点启发

简单介绍下我的背景:美本(QS&USNews50),两段算法工程实习经历,24届校招入职阿里,后端开发岗

工作的第一年可谓是经历颇多:从试用期低于预期的绩效,到适应转变破局成长,最后迎来了晋升。我个人认为这是认知极大转变的一年,其中包括大学➡️公司,需求执行者➡️提出者,局部负责人➡️全局掌控者

职场小白的“适应阵痛期”
尽管阿里有很完整的新人培养体系,但学生思维还是让我吃了不少苦头。习惯了“学会再动手”的我,面对陌生业务场景时,常常陷入“不敢动”的僵局。记得第一次实现需求时,明明可以快速开始敲代码,但潜意识告诉我“我还不了解这一块,需要梳理代码逻辑”,最后熬夜加班才勉强交差。快速的工作节奏、碎片化的知识输入,让我陷入低效内耗。最后也导致试用期结果和我预期有很大的GAP。

破局成长的“关键行动”
痛定思痛后,我决定主动出击,在实战中野蛮生长。遇到复杂的业务流程,我会把零散的需求变成清晰的技术语言;面对庞大的业务代码,我会抽出时间梳理核心应用代码,用领域模型抽象他们方便更快的理解。
同时,我养成了“高频复盘”的习惯。无论是成功的项目,还是踩坑的经历,我都会进行总结。一个看似顺利的需求上线后,我复盘发现还有不少优化空间,主动和团队沟通迭代。这种“主动掌控工作”的感觉,让我逐渐找到了职场节奏。

晋升背后的“底层逻辑”
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我总结出一点心得:
1. Owner意识:别把自己当“工具人”,接手任务时多想想“我能为这个项目创造什么价值”。
2. 效率比时长更重要:没人关心你加班到几点,只看你是否解决了核心问题。
3. 专注成长,远离人际内耗:试用期时老板对我说“新人的职场第一课,是用实力说话。”当我把注意力从“处理和各业务方的关系”转移到“打磨专业能力”上后,反而因为出色的工作成果收获了更多尊重和合作机会。

字符有限,欢迎大家私下或者评论区交流分享

#工作一周年分享#  #阿里巴巴#  #校招#  #工作中,努力重要还是选择重要?#  #实习#  #职场上哪些行为很加分?#
全部评论
文章很对阿里味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09 18:26 湖北

相关推荐

08-22 13:54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运营
这两天的心情确实总是一阵一阵的目前感觉就是有不用上班的舒适但也有迟早要面对下一份工作的焦虑首先就是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类型的工作1️⃣回老本行软件测试我是有点排斥的 哎。一个是实习时候不喜欢那里的业务 还有软测行业本身加班会比较狠。我还是比较想要wlb。另一个就是我没有那么想和计算机编程数据库之类的再打交道了 已经很久没看这方面的东西 如果再去面试要重新回顾 心里累累的。唯一好的可能就是干下去的话前景会清晰一些 工资高 以后跳槽去大城市的机会比较大。但如果我不喜欢 我坚持不下来 可能还是没用。2️⃣外贸行业这个是家附近目前最多的工作了。我之前想的就是如果这份工作干不下去就去尝试下。但其实这个行业学历要求我看基本都是大专 我害怕又出现在前司那种 所有人会对你学历有些看法然后滋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其次就是担心压力大➕自己性格不够外向吧 不知道适不适合3️⃣其他现在还有个大的因素就是我租了这个房子。所以我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得考虑通勤距离 好些工作基本通勤四五十分钟 我怕我受不了。说实话一切的一切还是害怕工作不合适/不喜欢 如果合适的话上班开心 我相信再远我也愿意。迷茫了[叹气R]4️⃣目前比较理想的方向一定要和英语有关。工作氛围比较重要吧 真的好不想去庙小妖风大的逆天公司了 但我感觉我附近公司规模都不咋样。工作内容最好能是创意型 接受我的想法多还有性格。除此之外💰不重要了 真的只想找个适合我的 好难啊兄弟姐妹们路过支支招
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选择...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伊柳沙: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有朝一日定能🦌破苍穹
你焦虑的时候会干什么?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