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赞
0
粉丝
3
关注
5
看过 TA
3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2023
Java
IP属地:浙江
暂未填写个人简介
私信
关注
又到了新一年的校招季,相信大家都在紧张又充实的进行中今天想从校招“师兄”的视角,聊聊从入职到一周年的经历。希望能给到即将入职或者正在迷茫的职场新人一点启发简单介绍下我的背景:美本(QS&USNews50),两段算法工程实习经历,24届校招入职阿里,后端开发岗工作的第一年可谓是经历颇多:从试用期低于预期的绩效,到适应转变破局成长,最后迎来了晋升。我个人认为这是认知极大转变的一年,其中包括大学➡️公司,需求执行者➡️提出者,局部负责人➡️全局掌控者职场小白的“适应阵痛期”尽管阿里有很完整的新人培养体系,但学生思维还是让我吃了不少苦头。习惯了“学会再动手”的我,面对陌生业务场景时,常常陷入“不敢动”的僵局。记得第一次实现需求时,明明可以快速开始敲代码,但潜意识告诉我“我还不了解这一块,需要梳理代码逻辑”,最后熬夜加班才勉强交差。快速的工作节奏、碎片化的知识输入,让我陷入低效内耗。最后也导致试用期结果和我预期有很大的GAP。破局成长的“关键行动”痛定思痛后,我决定主动出击,在实战中野蛮生长。遇到复杂的业务流程,我会把零散的需求变成清晰的技术语言;面对庞大的业务代码,我会抽出时间梳理核心应用代码,用领域模型抽象他们方便更快的理解。同时,我养成了“高频复盘”的习惯。无论是成功的项目,还是踩坑的经历,我都会进行总结。一个看似顺利的需求上线后,我复盘发现还有不少优化空间,主动和团队沟通迭代。这种“主动掌控工作”的感觉,让我逐渐找到了职场节奏。晋升背后的“底层逻辑”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我总结出一点心得:1. Owner意识:别把自己当“工具人”,接手任务时多想想“我能为这个项目创造什么价值”。2. 效率比时长更重要:没人关心你加班到几点,只看你是否解决了核心问题。3. 专注成长,远离人际内耗:试用期时老板对我说“新人的职场第一课,是用实力说话。”当我把注意力从“处理和各业务方的关系”转移到“打磨专业能力”上后,反而因为出色的工作成果收获了更多尊重和合作机会。字符有限,欢迎大家私下或者评论区交流分享
工作一周年分享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关注他的用户也关注了: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