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华为很卷的呢?

怎么实际体验跟传闻的不一样啊?
我进来之前以为是996,进来一看其实是每周40小时工作制,每个月末周六再加一天班。
部门是弹性班制,每天最晚9点上班,最早17:30下班,中间规定是12:00-13:30和17:30-18:00是休息时间不计算工时。部门惯例每周一二四晚点走领夜宵凑工时,周三周五就是朝九晚五。平均来讲,每天19点走也是可以凑够工时的。
而且据我实际观察,中午其实休息2个小时,大家睡到14点才亮灯,早点吃饭,午睡完晚点清醒,就实际休息2.5小时了;晚上大家吃完饭,还可以摸会鱼。
这样算下来平均每天实际工作时间可能就6、7小时啊。
让人996加班的可能就只有项目压力绩效压力了。
感觉比字节之类的大厂强度低多了。而且还让我一个本科生做AI算法,更感觉华为水了,在其它大厂没个研究生学历根本没进AI岗的机会(还是很感谢华子不歧视本科生给我这个机会的)。
#我想象的工作vs实际工作#

更新:各位别骂了,昨晚组里同事通宵了,今天早上大半个组的人都调休没来,确实卷得我害怕。正式员工周六基本都上班,他们确实996。
全部评论
实习生说毛啊
36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3 16:00 广东
分部门,我在ICT,这个部门因为要对接欧洲客户天天黑白颠倒,感觉身体都燃烧了,不过我是实习生就摆了
6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1 21:37 北京
羡慕,我在华为9116,加班加到人都麻木了,一年不到直接离职跑路
57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1 21:33 上海
部门有交付压力,建议来少年云核感受一下😋
2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1 22:25 浙江
按时间来算,你正好处在tr6到下一个版本前这段时间了。需求还有俩月才交付,也没有版本压力,一般要下个月初你就看吧,部门天天跟打仗一样。
8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5 21:11 北京
兄弟你哪个部门啊?我们部门的前辈天天加班到十点多,上周六好像也加班
6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2 17:52 陕西
等pl让你处理组内问题了再来看看能不能到点下班
5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3 15:52 广西
来od试试,主管天天骂人
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26 16:00 广东
幽默
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2 23:53 上海
卷是真的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08 18:37 黑龙江
分部门,任何企业都一样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05 13:29 黑龙江
摆脱学生思维把,别把千人以上的公司看做整体,累不累卷不卷看部门,看leader,看工作量,看是甲方还是乙方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11 02:22 广东
只弹下班不弹上班小伙子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22 11:32 上海
华为实习生不给压力的啊😂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8 11:25 上海
在公司的时间就算工作时间的,午饭和晚饭时间你也在公司啊。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7 17:50 上海
同感,可能是实习生的强度不高给人轻松的错觉,但上下班时间确实没有网上说的这么狠,当然也看部门。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7-13 12:52 浙江
幽默,我995都被约谈说态度不够端正,工作上精度投入不够多😂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30 16:05 上海
在工位上第四周,昨晚干到了11点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3 09:20 北京
好家伙,数字经济产业园,原来老哥你也被流放到这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3 08:45 陕西
😆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2 18:31 广东

相关推荐

无论是机器人还是自驾,头部都没能进入,即使有幸进入终面,最后也被无情横向挂掉(好气呀,就差最后一口气),机器人hc相对较多,自驾hc较少,但是得意于数据闭环和L4,以及自驾的普及化(低端车型自驾的市场)岗位还是有些许的!鼠鼠最终也是可能要去做数据生产的牛马了!如果大家受限于专业,实习条件,想要走传统方向,pnc需求目前略大于slam需求的(反正自驾还是机器人领域,我没见过不要pnc只要slam的,反过来倒是存在),不过slam还有额外小众就业方向——手持三维扫描(重建)仪器。感知这个东西确实现在抢占了slam绝大部分岗位!slam在自驾基本上边缘化了,成为数据的生产工,机器人倒还是主力技术。我真的想吐槽一下slam,本以为入门难就算了,其实入门理解相关概念还好,多学学,多推推,多看看就懂了,然后实操时候发现才是最大的恐惧,尤其实际场景中,不同场景下,slam算法表现差异好大,而且多传感器融合涉及的调参真的可怕,协方差矩阵初始化,各种各样的阈值,各种各样的内外点剔除,这些参数改变带来的影响真的会很大!合格的优秀的slam工程师确实需要3-5年的成长,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多的是多场景实战的磨炼,一个开源算法的学习,逻辑理论只是开始,对于不同场景的适配处理,调参操作才是真正体现高端玩家和入门玩家的区别所在!这也是为什么slam需求有,但是往往都集中在社招中的原因。时代已经变了,以前那个以复杂数学建模为强大护城河的时代理念也变了,AI出乎意料的强大,强如slam这么复杂的数学工程岗位也沦为给端到端,vla,世界模型这种打下手的角色了。如果大家想要走slam这条路,一定要勤于思考,勤于推导公式,勤于阅读源码,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只会一知半解,只会跑跑现成的算法,核心问题无法解决,并且和AI方面三维重建做结合,成为一个优秀的数据生产工(背锅侠)。今年我看有些企业甚至都开始招聘端到端定位工程师了,鼠鼠真的裂开了,未来发展真的难以预期,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数据是未来的刚需,有质量的数据目前还是依赖slam相关技术去生产。对了,机器人slam还是pnc仍然是主力技术,因为slam的低算力实时性、成本以及机器人场景并不过于复杂(泛化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是未来谁又能知道会咋样发展,英伟达边缘化计算设备真的除了价格,硬件参数发展速度亮瞎狗眼,五万亿美元市值的英伟达(苹果在它面前都是弟弟了,当时大家把打游戏买显卡的钱拿去买英伟达股票少说也吃麻吃串吃炸了),时代造就英雄呀!!!AI时代,重塑了整个市场格局,我们恰逢AI变革的时代,有时间有精力去追赶潮流,但是35岁左右的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新的时代,被拥有什么样新技术能力的年轻人所替代呢!学无止境,尽所能去学,去做,无视年龄的枷锁,方才能立于不败吧!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76
30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