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面试,我和面试官都哭了
2025年3月,上海春雨绵绵。我坐在XX科技(当时行业TOP3,此处打码)17楼的会议室,等待第三轮面试。
前两面都很顺利,但这一场——直面产品副总裁,我毫无把握。
副总裁进来时,我愣了一下。她眼睛红肿,明显刚哭过。这在以“铁血”著称的她身上,几乎不可能发生。
“抱歉,刚处理完一个突发状况。”她迅速恢复冷静,“我们开始吧。”
问答到一半,她突然问:“你在YY项目里提到处理过重大客诉,具体是什么情况?”
我深吸一口气:“那是去年7月,我们刚上线新功能就出现Bug,导致一位大客户的整个营销活动瘫痪。”
我详细还原了那个不眠夜——如何顶住压力说服技术总监紧急修复,如何连夜飞到客户城市当面道歉,如何在凌晨三点的酒店会议室重新搭建系统。
“最让我难过的不是技术问题,”我说,“是我们差点让客户在老板面前失去信任。这比任何损失都严重。”
讲到这里,我注意到她眼神变了。
“你知道我刚才为什么哭吗?”她突然打断,“十分钟前,我刚刚劝退一位老下属。他和你一样认真,但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自保,让团队背锅。”
她顿了顿:“你能在压力下选择对客户负责,这比任何能力都重要。”
那一刻,会议室异常安静。我看着她说:“其实我能理解您那位下属。恐惧面前,人都会犹豫。重要的是,我们最终选择了哪条路。”
她的眼泪再次涌出,而我也红了眼眶。
不是因为我有多高尚,而是我太懂那种挣扎——在自我保护与承担责任之间,每个人都曾是懦夫,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