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下午写代码之后的杂思

回首之前学习经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大致有三位,刚好都是教编程语言的老师,C语言L老师,C++Q老师,java H老师。

L老师不善言辞,上课的过程中常常被课代表占据主场。(课代表其实是我们学院的ACM成员,主动担任课代表,常常课堂上面高谈阔论,虽然是我室友,但是交流不多)。这是我第一次了解编程,输出hello world,做一些课程编程作业,让我实际操作认识计算机,认识编程。学的东西忘得差不多了,但编程基本认识建立起来了,主要是学完之后使用不多,毕竟熟能生巧。

之后有幸和L老师一起做大创项目,在此感谢项目另一位成员,工作主要是他完成的,我属于是程序员鼓励师。和L老师的交流过程中认识到做项目的流程和逻辑,L老师反复和我们强调“赢家通吃”,一件事情做得好,可以充分获得大家的认可。最后项目获评北京市级项目,不过L老师的研究方向我个人不太感兴趣,所以之后没有和L老师读研。

Q老师精通C++(原谅我使用“精通”这个词,对当时的我来说确实是这样),但是说实话教学效果并不好,有些东西讲得太抽象了,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学习。记得当时讲销毁函数,一直不理解在类里面定义一个这样的函数,之前也是使用的面向过程语言,对面向对象的语言很不理解,之后学得也是半懂不懂的。

他说的一句话我很有印象,好的程序员是每天写一段时间代码,然后开始喝茶看报。看似是慵懒空闲,实际对程序员要求很高,从系统或者功能开发的时候就考虑扩展性,对对象结构高度抽象,便于之后复用。很惭愧的是,我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一天天瞎忙活,写好功能之后到处救火,缺少长远的思考。

H老师是一个很严格的人,对同学们要求很高。对比其他Java班级,我们班的作业几乎是两倍,而且由于H老师是学校ACM带队教练,我们在oj系统上要做很多编程题目。恰恰是H老师这种严谨的作风,让我逐步理解面向对象的深层含义,具体教学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这种编程思想对我影响很大。当时上课我总是坐前几排,有时老师提随堂问题,知道一些的我也会交流一下,在这样的氛围中我的编程基础逐渐加深。后来找工作的过程中,纠结过一阵选C++还是Java,基于H老师的教学内容,自认为对Java更加熟悉,于是开始学习Java基础和八股文,正式作为Java选手卷秋招。

这三位老师在我从入门到熟悉编程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大帮助,在此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知识改变命运,不一定是完全呈线性,但是至少是正相关。从乡镇求学,慢慢读到大学,见识到了大城市,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感谢周围的人给予的帮助,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老师同学。
#我的求职思考#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仁者伍敌:牛子这些人还会点一个自动回复,boss都不带回复的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4
2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