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些小伙伴给我私信:
“网申投递了很多的简历,杳无音信!
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急得上火、失眠。”
我简单问了几个人的背景情况。
基本上学历都还不错,985、211的硕士学历。
但即便这样,他们投递到心仪金融的岗位,网申也没有通过。
是的,今年整体就业形势确实不好,各行各业招聘岗位数量都不多。
其实疫情之后基本上都是这样,从2020年开始每一届找工作的人都会面临问题,并且现在这样的情况看不到头。
每一年的秋招,都被说成是史上最难的秋招。
但是今年达到了最高峰,今年应届生的人数是最高的1076万,再加上疫情寂静的影响,大厂裁员,中小企业像我昨天的文章说的,啪,没啦!
毕业即失业,好像不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一个严峻的事实。
相较于去年秋招,今年秋招显得格外冷清,肉眼可见今年秋招的要求比往年提升了N个等级。
一、今年秋招堪比地狱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前面也说过了,2022年的应届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首次突破千万,1076万人。
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1174万人,比2022年多出了将近100万人。
国内高校的应届生就已经这么多了,同时还有大量回国留学生、上届未找到工作的往届生,实际上的求职人数可能会更多。
除了人数上卷得不行之外,再说说今年的招聘情况。
最明显的就是大厂的招聘名额缩招太明显。
拿去年的数据一对比就非常的明显。
字节跳动去年秋招有8000个hc,今年只有3000个,缩减60%;
美团去年秋招有10000个hc,今年只有5000个,直接缩减一半;
百度去年秋招8000个hc,今年就只有2000个,砍掉了四分之三;
……
大厂是缩减名额,更多的互联网企业今年的秋招就没有开设通道。
应届生人数直线上升,是最多的一年,但是企业招聘岗位却是缩减最多的。
就业形势难,国际环境复杂,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 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企业用工需求偏弱,总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失业率仍高于去年同期。
所以,2023届的应届生们,难呀!
“网申投递了很多的简历,杳无音信!
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急得上火、失眠。”
我简单问了几个人的背景情况。
基本上学历都还不错,985、211的硕士学历。
但即便这样,他们投递到心仪金融的岗位,网申也没有通过。
是的,今年整体就业形势确实不好,各行各业招聘岗位数量都不多。
其实疫情之后基本上都是这样,从2020年开始每一届找工作的人都会面临问题,并且现在这样的情况看不到头。
每一年的秋招,都被说成是史上最难的秋招。
但是今年达到了最高峰,今年应届生的人数是最高的1076万,再加上疫情寂静的影响,大厂裁员,中小企业像我昨天的文章说的,啪,没啦!
毕业即失业,好像不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一个严峻的事实。
相较于去年秋招,今年秋招显得格外冷清,肉眼可见今年秋招的要求比往年提升了N个等级。
一、今年秋招堪比地狱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前面也说过了,2022年的应届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首次突破千万,1076万人。
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1174万人,比2022年多出了将近100万人。
国内高校的应届生就已经这么多了,同时还有大量回国留学生、上届未找到工作的往届生,实际上的求职人数可能会更多。
除了人数上卷得不行之外,再说说今年的招聘情况。
最明显的就是大厂的招聘名额缩招太明显。
拿去年的数据一对比就非常的明显。
字节跳动去年秋招有8000个hc,今年只有3000个,缩减60%;
美团去年秋招有10000个hc,今年只有5000个,直接缩减一半;
百度去年秋招8000个hc,今年就只有2000个,砍掉了四分之三;
……
大厂是缩减名额,更多的互联网企业今年的秋招就没有开设通道。
应届生人数直线上升,是最多的一年,但是企业招聘岗位却是缩减最多的。
就业形势难,国际环境复杂,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 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企业用工需求偏弱,总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失业率仍高于去年同期。
所以,2023届的应届生们,难呀!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07-16 12: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产品经理 秋招都没劲参与了某大厂实习生已失去所有力气和手段职是很犹豫辞的西二旗路上一路二手烟是要闻的简历是还没改的秋招是投不了一点的我真的不知道我一路努力得到了个啥,就为了牛马的现在和毫无盼头的未来吗哈哈哈哈哈
码农索隆:公司没有转正hc嘛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