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本人帝都某中九本硕,本科数学,研究生偏概率统计。男生,成绩中等,非党员,非学生干部,就是在院系里那种没什么存在感的类型。有一段中厂实习+一段银行直属机构实习。二、转码之路本科学过c,python以及算法与数据结构。大四下半学期闲来无事,因为数据挖掘和数学联系比较近,就自学了西瓜书和吴恩达的cs229,边看教材/视频边跟着推导公式并理解机器学习的理论。接着又看了《机器学习实战》这本书,了解了python相关的机器学习包,后来solo了两个kaggle比赛,都是小比赛比如月赛什么的,拿了两个top10%. 研一结束知道自己不是做学术那块料,于是决定转码。当时算法岗已经很卷了,我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水平,感觉比较困难,于是从数据挖掘转到了数据开发的方向。数据开发要学的东西比较多一些,语言上主要是java,scala和sql,java和scala部分我都是学习了基本语法,再的话就是java部分还看了集合框架和jvm虚拟机。sql部分除了学习常见的增删改查语句之外,还学习了mysql数据库的一些知识,比如锁和索引什么的。除此之外就是系统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大数据框架,比如有名的hadoop生态,还有一些大数据组件像hive,spark,hbase,flink等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在github上看一些星星数较多的博客,还有b站网课,比如尚硅谷。学完这些知识以后在github上找了一个项目跟着做了下,后来找实习的时候写到了简历里面。三、实习研二下半学期开始找实习,去年上半年其实行情就很差了,当时我在公司官网和boss直聘上疯狂海投,只要是带“数据”二字的岗位我都投了,面试内容很广,除了必考的手撕sql,数开的岗位是问项目+问常见八股,数分的岗位是问我kaggle比赛的经历+问假设检验,还有一些业务场景题。因为我之前没有实习经验,大厂基本不理我,只有字节和阿里给我面试了,听说阿里的面试次数太多了我就没去面。字节的一面我答的还行,手撕代码也做出来了,但是当天晚上hr通知我一面挂,估计是kpi面。最后找了一个月才找上了一份满意的实习。实习在一家中厂,工作内容也不算很难,大部分时间就是sql boy. 当时和leader也聊过,leader明确跟我说我以后不一定能转正,然后当时部门里面恰好很忙,我看mentor晚上10点还在工作群里面和别人沟通,我本人是那种不算很能卷的类型,于是将秋招目标定在了银行国企的it岗位上。到6月底干满三个月,我就离职了。暑期实习投了很多国有行在北京的实习岗位。银行实习一般会发布在他们的人才招聘微信公众号上,中行和邮储开的比较早,他们的暑期实习是和上一届春招一起开的。其他几家都比较迟,6月中旬前后才会开。银行实习比较短,一个月过一点就结束了。我当时的任务就是和小组里面其他同学一块做一个课题研究,写一份研究报告。比较遗憾的是带我们的老师很忙,所以我们也没怎么接触到银行的金融科技相关业务。四、秋招准备因为我之前已经把目标定在了银行国企的it岗上,所以7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准备行测了,前面一直是在粉笔网上每天刷题,后来买了中公的银行考试通,把上面的行测题刷了刷,9月的时候看到有些银行会使用北森题库的行测,当时又在tb上买了一些真题做了下。技术上我是复习八股+刷力扣,力扣我准备得比较早,研二寒假就开始刷了,跟的是代码随想录。一刷之后我又刷了一遍hot100。银行国企的秋招一般都要经历网申环节,这是一个很磨人的过程,因为你要在各家单位的官网上一遍又一遍的填很多东西。一般来说尽量早点网申,不要拖到最后几天再网申,因为我听说有的银行到截止期前几天就不收简历了。五、秋招秋招开始前我经常刷脉脉,知道互联网确实是没有hc,23届秋招注定会非常艰难,但我还是低估了秋招的“寒气”,当时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会折在我的专业上。银行国企的战线一般会比较长,10月初结束网申,10月下旬11月初安排笔试,11月中下旬面试。先说银行,银行的it岗一般就是总行信科,数据中心,研发中心这些岗位,我投的也是这些岗位,有北京的岗位,有天津的岗位,也投了离老家较近的二线研发部,省分我怕轮岗回不来就没怎么报。工农中建邮的总行笔试我都收到了,当时我还挺意外的,笔试会考行测,英语,还有一些金融知识。但无一例外都是笔试完就没有消息了,想必是海笔。近两年经济形势不好,总行更稳定更wlb,也成了很多名校生眼中的香饽饽。这五家总行23届一共招五百多人,竞争肯定会很激烈。后来我才听说去年某家总行有一半以上都是清北人大的大佬,甚至还有藤校硕士。网上现在还能查到建总去年的录取名单,感觉就是被清北人邮财贸这几家包圆了,中政北航北理北交也有一些,大部分都是京校。在知乎上看到总行除了看实习还会看你的学生工作经历,家庭背景什么的,而且喜欢京硕党男。被挂也很正常,毕竟我学校一般,不是北京土著,也没有啥过人的经历。之前看过牛客上的经验贴,总行面试有两轮,无领导+半结构化。中行还会有英文面。对那些在北京付首付无压力的同学来说,总行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毕竟个人认为总行除了工资没有互联网投行券商高之外几乎没啥缺点了。总行招聘大头还是业务方向,信科方向招的不多,如果你有理工背景又读了金融研究生也可以试试业务方向的管培,毕竟银行业务岗地位更高。再来说国有行的数据中心。因为我有银行实习,有数据相关的知识储备和项目,有数据工程相关的实习,我觉得我应该比较稳。之前问一个在数据中心工作的师兄,他也给我说不要太焦虑,数据中心肯定是稳进的,所以我有点把数据中心当成保底offer来看。然而现实打了我一个狠狠的耳光。因为今年互联网hc太少,大量计算机背景的同学都投了银行相关的it岗,所以银行今年非常卡专业,比如我听说建行数据中心只要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同学,除了工行和邮储数据中心,其他数据中心我都投了,结果就是农行数据中心和建行数据中心直接简历挂,只有中行科运中心过了简历。当时知道我自己简历挂掉的时候一度非常消沉。数据中心大部分都在北京和上海,外地的不多。因为负责运维的关系需要值夜班,每家银行的值法都不一样,具体我也不太了解。相对来说数据中心子公司化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银行的交易数据涉及隐私,比较重要。然后说一下国有行的研发中心。农行研发中心的笔试比较特殊,会考三道编程,还有很多计算机基础的选择题。其他行则是行测+英语+计算机基础的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的选择题涉及很多方向,比如有些测试的东西我就不会。面试的话每家银行都不一样,邮储和农行会更偏技术一些,工行也主要问的是技术相关的问题,难度倒不大,中行则是偏半结构化一些,当时面试官问了我在学校的一些经历,还问我为什么想来银行。相对来说银行问的技术问题比互联网简单一些,也不会问的很深,比如工行的面试官问我java的内存回收机制和mysql的binlog是什么,农行的面试官看我项目里有kaggle比赛,问我知不知道xgboost的算法原理。研发中心面试的技术问题我基本上都回答上了。一些常见的半结构化问题尽量提前准备一下,这样不至于卡壳。最后简单说说政策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情况。先说政策行。政策行的笔试很难,国开行要考4个小时,英语+行测+申论,英语题难度相当大。进出口总行的笔试金融相关的题目难度很大,我很多都是蒙的。农发我投了总行和西安研发中心,直接简历挂。国开调剂到家乡的省分,1月份的一天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去面试,我一看邮件,是群发的,一眼就看到了一个复旦大佬(他邮箱是学校edu邮箱),又听说政策行省分都是给vip留的,就没去参加面试。进出口总行收到笔试,做完笔试我就知道没戏了。然后再说说股份制银行。我投了民生、光大、渤海、华夏、中信,总行有投,总行科技部也有投,绝大部分都是笔试结束后就石沉大海了,可能是我太菜了吧。最后只收到光大总行和光大科技部的面试,后来都没参加。印象里股份制银行科技部的笔试基本上都是计算机选择题+编程的形式。还有城商行我只投了北京银行。当时我投了总行、数字化专项、科技部。最后给我划到数字化专项。面试是群面,一对多,面试官会依次问每个人问题,问的都是一些大方向的问题,比如问我知不知道数据湖和数据中台是什么,也没收到二面。除了银行我还投了人寿和人保。人寿我投了数据中心和研发中心,去年人寿笔试开的是最早的。研发中心会考三道编程,第三道编程的难度还是挺大的。人寿数据中心我是第一批收到笔试的,但是很晚才一面,一面问的问题也不难,就是一些基础的八股,比如进程和线程的区别,java里面list和set的区别,内存回收机制这些。一面之后也没消息了。后来在脉脉问了人寿数据中心的hr,hr跟我说他们今年也很卡专业,北航上交的本硕挂掉的都有。人保我投的迟了,笔试就没去。再的话就是一些研究所什么的,这里就不多讲了。券商it因为不了解所以基本没投,后来才听说薪资很高,感觉很可惜。六、秋招体会和一点思考23届秋招确实是这些年最难的一年。银行以前是不卡专业的,今年也开始卡专业了,未来估计会成为常态。这些年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所以大批招人,招满了可能就不太会招人了。银行it并不是不加班。我实习带队老师跟我们说,银行it岗有时候也会加班加到8,9点。周六有时候也需要来加班。但是相对互联网来说肯定强度没那么大。在北京找银行it岗工作还需要考虑户口。近几年银行解决户口的力度没往年大了,中行以前都说是最稳,但是中行科运这两年都被爆出来不解决一部分人户口的事情,而且还是签协议之后才通知。银行面试很玄学,总行面试听说清北本硕也会被挂。研发中心面试也不是说学历高就一定稳。听说银行会考虑平衡的问题。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受冲击最大的无疑是我们这些数统背景的选手。卡科班的现象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常见,我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初没有读计算机。我自己在数学系呆了几年,并不认为这个专业值得大部分人报考。数学系的尖子确实是干什么都吃香,但这是因为这个人厉害,而不是因为数学系厉害,只是数学系尖子更多。大部分普通人是需要面对就业的,如今研究生跨考变得越来越难。很多人只看到了金字塔尖的那几个人,却忽视了大部分数学系普通人未来的出路。一个好的专业是需要保证下限的,显然数学系不是这样的一个专业,相反,这个专业是上限极高下限极低的一个专业,所以一定要慎重。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经历和一点不成熟的心得体会,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希望牛友们都能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感谢各位的阅读。
点赞 71
评论 13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