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行情的两极分化

今天看了眼牛客的热榜,感觉有些割裂,一边是大佬拿了一堆的ssp offer有感。另一边是努力半年0offer,感觉计算机就是这个样子20%的大佬会收割市面上80%的offer,然剩下的20%的人去争取那80%的offer。有点像社会资源分配了,不过你的资源再多依然每天都24h,依然有一天会噶掉的。
想要表达的是即使他们拿了三五个甚至十几个offer但是每个人只能选择一个offer,剩下的offer还是会流入市场。这些offer的最终归属还是那些投到最后一刻面到最后一轮的同学,有时候就是当你快要放弃的时候offer就来了,遇到好几个朋友说秋招春招拿不到好offer,但是春招快要结束反而被大厂补录了。#校招# #牛客创作赏金赛#
全部评论
强者不抱怨环境,因为环境都是强者搞差的,弱者只能去祈祷强者赶紧把offer释放出来
2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6-18 11:36 浙江
实际上能拿到ssp offer的确实是大佬了,但可惜大佬并不是大多数人;我更不是 感觉今年秋招我能收到2~3个offer算我走运了,拿ssp?我尽量吧
7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6-18 09:48 北京
ssp是啥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06 17:12 安徽
第三条也是很现实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03 12:37 浙江
实际上也只有30%-40%的岗位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6-19 13:40 广东
运气和实力都很重要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6-18 10:06 江苏

相关推荐

就前几天旅游的时候,打开抖音就经常刷到这类视频:以前是高学历学生、老师、主持人,现在做着团播、擦边主播的工作,以及那些经过精心包装的“职业转型”故事——从铺天盖地的VLOG到所谓的“04年夜场工作日记”,这些内容在初中升学、高考放榜等关键时间节点持续发酵。可以说非常直接且精准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使其对特殊行业逐渐脱敏。那我就想问了:某些传播公司、平台运营者甚至某些夜场的老板,你们究竟在传递怎样的价值观?点开那些视频,评论区里也是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一种是​​经济下行论​​:“现在就业市场已经艰难到这种程度了吗?”​​一种是事实反驳派​​:这些创作者往往拥有名校背景,从事着...
牛客刘北:被环境教育的,为了能拿到足够的钱养活自己,不甘心也得甘心,现在的短视频传播的思想的确很扭曲,但是很明显,互联网玩上一年你就能全款提A6,但你全心全意不吃不喝工作一年未必能提A6,但是在高考中考出现这个的确很扭曲,在向大家传播“不上学,玩互联网也可以轻松年入百万”,不是人变了,是社会在变
预测一下26届秋招形势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梦想是成为七海千秋:兄弟别急,我跟你分析,考研没考上还不打算找工作证明就业不是第一导向,肯定是想读研,人人都怕gap她却能去旅游证明家里有人脉工作十拿九稳,去英国读一年硕证明她家经济条件很好,所以她努不努力顺不顺利找到高薪工作都是必然,别破防,别和这种人比
我的求职精神状态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3
4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