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Xhs兴职人很多人在刚刚入职时,都曾经历过“蜜月期”。但随着时间推移,加班变多了,成长变缓了……一些新人滤镜褪去了。最近笔者访谈了数十位入职满一年的新人,看看他们的感受,也许能给初入职场者一些启发。1)感觉氛围依然Nice“我们科室一半以上都是年轻人,大家很愿意回答新人的需求,很愿意去解答新人的问题”。“同事间的相处比较简单,没有勾心斗角,就事论事,工作说工作,人际交往比较轻松,不会很负担。”中兴氛围友好,分析下来主要是因为“以师带徒”的文化传承。中兴对金牌导师的关注度非常高,每年不仅有正儿八经的评比,还会荣登荣誉墙、拿奖牌得奖金,还可以获得总裁亲自颁奖的机会等等。其次就是业务发展相对平稳,不会刻意追求“狼性”等恶意竞争,前辈们对新员工表现出的耐心和友好可以说非常宝贵。2)成长焦虑初步显现虽然这些新人普遍认可了公司的入职培训,课程设置,转正答辩培养等,但很多人也开始展现出了对于个人成长的焦虑。“有段时间我觉得工作分配给我有点琐碎,没有成长性,会担心自己做的工作不太重要,是不是危险了,心态其实不是很好,担心是不是领导觉得我没有培养价值了。后来就熬过去了,发现那段时间他就是没有什么新任务可以给我做。”“温水煮青蛙”几乎是所有职场新人在一家企业里共同的担忧,特别是校招入职的同学,高度关注自己的个人成长性、未来的跳槽价值感等,这种焦虑不仅仅出现在普通校招同学身上,甚至SSP也可能会出现。但职人觉得,成长本身就是动态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一条笔直向上的直线。有停滞感、有短期迷茫、无所事事都再正常不过,用长期主义的心态去对抗短期焦虑,其实是从新人到成熟人的必经之路。3)比专业更重要的是心态“一定要完成心态上的转变。如果只把工作当成赚钱的方式,在我们这行会过的很累,为什么活多钱少?但是如果在公司的前五年时间当成学习和储备的过程,找到立足的机会,就会觉得很快乐,很充实。”“学校和公司最大的区别是学生可以自己从1到100去做一个研究,但在公司比较成熟的体系下是从50到51,所以要让自己的眼界更open,不要钻牛角尖。”作者发现,受访的新人中,在大家的学历、专业水平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在对话中表现出积极心态的,通常都是“S青睐者”(月度、半年度考核中的绩优者)。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很大的共同点是善于发现同事和领导身上的亮点,并且为己所用。自我认可是常态,认可他人才是真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