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室友学设计的,转行做AI产品,现在年薪45W了
凌晨两点,我被室友敲键盘的声音吵醒。
翻了个身想继续睡,却听到他突然低声说了句卧槽。不是那种遇到bug的卧槽,而是带着惊喜的那种。
我爬起来走到他电脑前,屏幕上是一封邮件:恭喜您通过腾讯AI Lab的终面,年薪package 45W,期权另算。
这是他从视觉设计师转行AI产品的第237天。
从画图标到设计智能体,这跨度有点大
我室友阿凯,美院视觉传达专业毕业,之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做UI设计师,月薪12K。每天的工作就是画图标、调色板、做banner,忙的时候一个通宵改8版设计稿。
去年11月的某个周五晚上,他接到一个需求:设计一套AI聊天界面。那是他第一次接触AI产品设计,当时还觉得不就是做个对话框吗,有什么难的。
结果一周后,产品经理毙掉了他的所有方案。
你设计得再漂亮,用户体验也不行。AI的回复长度不固定,你的对话框会被撑变形;AI有时候要思考几秒钟,你的界面没有等待反馈;用户想中断AI的回复,你连个停止按钮都没放......
那天晚上,阿凯坐在工位上发呆到凌晨。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做了三年设计,但从来没想过设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于是他开始疯狂地研究各种AI产品:ChatGPT、Claude、文心一言、豆包......不是简单地用,而是记录每一个交互细节。为什么这里要有typing indicator?为什么那里用渐进式加载?为什么有些AI有个性,有些就是工具感?
两个月后,他重新提交了方案。这次不只是界面设计,还包括完整的交互流程、异常状态处理、用户引导策略。产品经理看完直接说:你这思维方式,不如来做产品经理吧。
AI产品经理,到底在做什么?
今年3月,阿凯正式转岗到产品部门,开始负责一个AI写作助手项目。
他给我看过他的工作日常,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早上的第一件事,不是开需求评审会,而是看数据看板。昨天有多少用户使用了AI改写功能?平均交互轮次是多少?用户在哪个环节流失最多?哪些prompt的成功率高?
他发现,用户在使用续写功能时,68%的人会在AI给出第一版内容后直接离开,只有32%的人会继续调整。为什么?
他花了一周时间泡在用户反馈里,发现问题出在AI的输出太长、太完整了。用户想要的不是AI把文章写完,而是给点灵感、补充一些细节。就像有个作家一样,你不想要替身,你要的是助手。
于是他调整了产品策略:
• 把一次性输出500字改成分段输出,每次100字,用户可以随时打断
• 增加扩写、缩写、换个说法三个快捷按钮,降低用户的输入成本
• 在AI输出的内容上加高亮标记,方便用户快速定位和修改
改版上线第二周,续写功能的留存率从32%涨到了71%,用户平均交互轮次从1.8次增加到4.3次。
AI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懂技术,而是懂人性。你要知道用户真正想要什么,然后设计出让AI和用户完美配合的方式。
阿凯说,这正是他设计背景的优势所在。做了三年UI,他最懂的就是用户会在哪里卡住、会在哪里爽。
那些你不知道的AI新岗位
在阿凯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才知道AI行业已经衍生出这么多新岗位了。
AI交互设计师。阿凯面试腾讯时,隔壁组就在招这个岗位。和传统交互设计最大的区别是,你要设计的不是固定的界面流程,而是要考虑AI的不确定性。
比如用户问AI我想去旅游,AI可能回答的方向有100种:问预算、问时间、问偏好、直接推荐......交互设计师要设计的是一个动态的对话树,让每条分支都能自然流畅地进行下去。
那个岗位的JD上写:应届生24-30K,有AI产品经验的30-40K。阿凯说他们招了两个月,只收到3份合适的简历。
AI体验优化师。阿凯的一个同事就是做这个的,每天的工作是找AI的茬。她会故意用各种刁钻的问题去考验AI,看它会不会答非所问、会不会态度恶劣、会不会泄露敏感信息。
上周她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当用户连续问了三个相似的问题,AI会开始不耐烦,回复变得简短生硬。她提出要给AI加一个耐心值机制,检测到重复提问时,反而要更温和地引导用户换个方式表达。
这个岗位之前是做游戏测试的,现在月薪27K,比以前涨了60%。
AI场景策划师。这个岗位更神奇,是专门给AI设计角色和场景的。阿凯面试时遇到一个候选人,之前在影视公司做编剧,现在转来做AI虚拟角色设计。
她给一个情感陪伴AI设计了三个不同的人设:温暖大姐姐、理性分析师、幽默损友。每个人设不仅有性格设定,还有完整的背景故事、说话方式、甚至口头禅。用户可以根据心情选择今天想和谁聊天。
这个功能上线后,用户日活跃时长直接从12分钟涨到了35分钟。她现在年薪50W,还有期权。
转行成功的秘诀:找到你的迁移能力
阿凯转行这么顺利,很多人以为是运气。但我看着他这大半年的努力,知道运气只是一小部分。
他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找到了自己能力的迁移路径。
设计师转AI产品,听起来跨度大,但本质上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怎么让产品更好用。
以前是设计界面让人更容易点到想点的按钮,现在是设计对话流程让AI更容易理解人的意图。底层逻辑是一样的——都是在研究人的行为模式。
他总结了几个关键能力:
用户思维。这是最核心的。你要能站在用户角度想问题,知道他们在什么场景下会用AI,遇到什么问题会放弃。
阿凯在面试腾讯时,面试官问他:如果让你设计一个AI翻译产品,你会怎么做?
他没有直接回答功能设计,而是先问:用户为什么要用AI翻译?是因为看不懂外文,还是因为想学外语?这两种需求,产品形态完全不同。
看不懂的人要的是快速准确的翻译,界面要简洁,最好拍照就能翻。想学习的人要的是理解句子结构,应该有生词标注、语法解释、例句扩展。
面试官听完直接说:你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很到位。
数据敏感度。AI产品经理要会看数据,但不是简单地看数字高低,而是要能从数据里发现问题。
阿凯学会了一招:看数据分布。比如用户使用时长这个指标,平均值30分钟,看起来不错。但他发现分布是两极分化的——一半用户用了5分钟就走,另一半用户一用就是1小时。
这说明什么?产品没有中间态,要么用户觉得没用马上离开,要么觉得超好用舍不得走。问题出在哪?新手引导不够,新用户没有体验到产品价值就流失了。
快速学习能力。AI行业变化太快了,可能上个月还没有的技术,这个月就成了标配。
阿凯的学习方法很简单:用。
每个新的AI产品他都要用三遍:第一遍当普通用户用,看看爽不爽;第二遍当产品经理用,拆解它的功能逻辑;第三遍当设计师用,研究它的交互细节。
三遍下来,这个产品的优缺点他就门儿清了。面试时随便问什么竞品分析,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真实的薪资和发展空间
可能你最关心的还是钱的问题。我帮阿凯整理了一份他面试过程中了解到的薪资情况:
AI产品经理(应届生):20-35K × 14-16薪
大厂(腾讯、字节、阿里)给得最高,但要求也最严。阿凯拿到的腾讯offer是32K × 15薪,加上年终奖,第一年到手能有45W+。
AI产品经理(1-3年经验):30-50K × 14-16薪
如果你有传统产品经验,转AI产品会比应届生容易。阿凯的一个前同事,做了2年传统互联网产品,转AI产品后拿到了38K的offer。
AI交互设计师:25-40K × 13-15薪
这个岗位缺口特别大。阿凯说他们组想招一个AI交互设计师,HR筛了2000份简历,只约了5个人面试,最后没一个合适的。
AI运营(内容/社区方向):15-30K × 13-15薪
门槛相对低一些,但需要你真的会玩AI工具,能产出优质内容。阿凯面试时碰到一个做小红书AI内容运营的,月薪25K,主要工作是研究怎么用AI生成爆款笔记。
更重要的是发展空间。阿凯的leader跟他说,AI产品经理在公司内部的晋升速度是传统产品的1.5倍。因为业务发展太快了,缺人缺得厉害,只要你能做出成绩,半年就能升一级。
他们组有个产品经理,去年7月入职,今年3月就升到了高级产品经理,月薪从28K涨到了42K。
怎么准备?从简历开始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问:我也想试试,该从哪开始?
阿凯的建议是:先优化你的简历。
他面试过程中收到了很多反馈,最大的问题不是能力不够,而是简历不会写。
传统的简历模板根本展现不出AI相关的能力。你不能只写我会用ChatGPT,而是要写我用ChatGPT做了什么,产生了什么价值。
阿凯当时就是用泡泡小程序的AiCV简历王优化的简历。这个工具最大的好处是,它懂AI行业需要什么样的简历。
比如他之前写:负责公司AI聊天界面设计,完成8个版本迭代。
优化后变成:主导AI对话产品的交互设计,通过分析2000+条用户反馈,重构对话流程,使用户留存率提升47%,平均会话轮次从2.1次增加到5.3次。
同样的经历,后者的表达明显更有说服力。有数据、有结果、有价值。
阿凯说,他投出去的30份简历,收到了22个面试邀请,转化率超过70%。很多HR在面试时直接说:你的简历写得很专业,一看就是真的懂AI产品。
给想转行的你三个建议
第一,别只是用,要会拆。
每个人都在用ChatGPT,但你要能拆解它为什么这样设计。为什么输入框在下面?为什么用流式输出而不是一次性显示?为什么要有regenerate按钮?
把这些思考写成文章,发在掘金、知乎、小红书上。面试时拿出来,就是你的作品集。
第二,找到你的差异化。
你是学设计的?那就往AI交互方向转。你是学心理的?可以做AI情感陪伴。你是学医的?医疗AI产品正缺你这样的人。
不要想着成为全能选手,AI产品+你的专业背景,这个组合本身就是稀缺的。
第三,做一个完整的项目。
不需要多复杂,但一定要完整。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原型制作、到数据分析,走一遍完整流程。
阿凯当时做了一个AI日记助手的产品设计案例,虽然没有真正开发出来,但他完整地展示了从用户调研到产品方案的整个思路。面试时拿出来,面试官看了都说很专业。
这个项目他花了一个月时间,但换来了年薪45W的offer,怎么算都值。
写在最后
今天早上,阿凯办完了离职手续,下周就要去腾讯报到了。
临走前他跟我说:这半年最大的收获,不是拿到了高薪offer,而是找到了真正喜欢的方向。
以前做设计,改到第8版的时候,他已经麻木了,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改。现在做AI产品,每一个功能上线,他都会盯着数据看,看到用户用得开心,他比自己加薪还高兴。
这大概就是AI时代最好的地方——它不仅给了普通人更高的薪水,还给了我们重新选择的机会。
如果你也在犹豫要不要转行,不妨先从优化简历开始。用泡泡小程序AiCV简历王把你的经历重新包装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具备了转行的基础。
说不定下一个拿到大厂offer的,就是你。
#你找工作的时候用AI吗?##工作后,谈恋爱还和学生时代一样吗?##职场破冰,你们都聊什么?##你的领导最像哪种动物,为什么?##我的AI电子员工#
查看13道真题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