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的表达逻辑

初衷:为什么想要这么做

作为一名数开兼岗数分,经常需要拿着自己的分析报告、总结去跟业务/TL 其他人分享, 或多或少经历过以下场景、存在过实实在在的困惑:辛辛苦苦加班清洗出近 12 个月内不同类型用户在各个链路环节下分5 个维度的数据表现,认认真真进行横向维度对比、纵向时间趋势分析,兢兢业业整理出数据图表一顿可视化操作,最终输出一份内容详尽、目录结构层次分明的分析报告。

当你一腔热血地去跟业务打开文档、分享结论时,结果业务却打断你说:你这有xxx的表现吗?(你回复:有啊,在后面)那能不能先跳到那里,我想看看那个数据!

于是整个分享在文档不同部位间反复横跳,你会不会觉得很累、且有种被带着走的不适感。

或者信心满满地拿着这份报告去跟团队内伙伴分享,结果TL 却打断你说:所以你的重点是什么?你想表达的是xxx的意思吗?你为什么要这么分析?

整个分享过程你都在解释这个数据、那个维度,但还是觉得大家没有理解你的意思,你会不会觉得很委屈。

比彼时彼刻感受的身心俱疲更严重的后果是,若接二连三出现这种情况,会被质疑分析师的专业度!与其花更多精力控场、把听众注意力往回拉,与其花更多时间去解释五花八门的疑问或质疑,还不如冷静下来想清楚:

容易在分享什么内容时碰到如上问题?

我怎么才能提高表达的效率?

什么场景下容易发生

《金字塔原理》将研究文章的目的划分为以下 4 类,根据以往经验,容易“失控”或“讨论”的分析主题一般发生在前 2 类:“为什么会这样”的归因分析、“应该做什么”的探索性分析。这两类分析有个共同特点:分析角度/思路没有唯一标准,容易想得多、不同人想的不一样,导致第一层差异;最终结论往往是通过不同角度总结而来,而且不是所有角度都是有效支持,自下而上归纳时可能带来不同方向,导致第二层差异。

这两层差异都指向同一个点,你没办法控制受众怎么想:

受众在接受信息时,自己会进行归类分组和总结概括,以便记住

受众可能会有自己的解读、自己的结构

寻求更好的表达逻辑

以分析报告为例,按表达顺序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开场-引入话题,正文-讲解说明论点。

开场白怎么说

基本结构SCQA

开场白建议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这有2 个好处:

(1)让受众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

(2)激发受众兴趣,吸引注意力。一般能吸引注意力的内容特征包括新奇、悬念、与受众本人相关。

交待故事要简洁明了、快速进入主题。所以必须采取“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的结构快速组织内容:

S “背景”信息:与主题有关,且对方肯定会同意、无争议的内容,一般就是需求发起的背景。作用是能将受众们共同“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不要发散。

C “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能够促使受众提出“疑问”。

不同顺序带来不同风格

结构 SCQA,但不同顺序则会带来不同语言风格,为场合带来不同基调。

文档内容怎么布局

基本结构

文档报告的结构,一般也是作为开场白总结后主讲内容的顺序。

文章内容的结构化,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结论先行。遵从受众的思维惯性,如果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呈现出事先已经归类和概括的思想,则对方更容易get 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串联内容的逻辑

逻辑顺序一般分为3 种

结构顺序:划分后的结构需要满足MECE 原则;划分组织的方式可以是各产品、活动的集合(业务单元等)、活动本身(研发-生产-营销)、活动发生的地点等。

程度顺序:大多数情况下,先强后弱;少数情景下,先弱后强,具有戏剧性效果。

时间顺序

案例分析:

初版:

入驻协议保证金充值场景

1.缴纳商家基本面

2.季度表现

2.1季度招商规模及成功率

2.2首次发起缴款后不同时间成功率

2.3未次发起缴款后不同时间成功率

3.周度表现

3.1首次发起缴款后不同时间成功率

3.2未次发起缴款后不同时间成功率

3.3缴款流水单维度

3.4支付工具维度

4.近期商家首次入驻缴纳过程

修改后:

按“取数逻辑”+“由总到分”层层展开

(1)基本面:历史累计所有入驻商家,存量 N 万,看核心指标成功率

(2)按照不同时间周期看数据趋势(业务mrd 中的需求),遵循“由总到分”的拆解逻辑,对应时间维度按粗到细展开

季度,承接“总体”N 万,看核心指标

月度,承接2023 Q1~2024Q1 ,聚焦近 1 年来

周度,承接2024Q1,聚焦近 3 个月

(3)3 个分析视角(商家、单、支付工具)在不同时间周期下交叉展开

半途接到反馈(其实是需求变更),由于2024.x.x日有关键业务策略上线,老板希望以此为分割线观察上线前后差异:

(4)新增第 4 点,特殊时间周期:“0108~0128”~“0219~0310”

为什么对方更容易理解和记住后者?

对受众来说:最感兴趣的内容顺序是:与己有关的,能直接回答疑问的内容

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主要的、抽象的思想,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对个人来说,效率最高的方式是:只有用某种方式将思想逻辑写出来,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思想,不至于数据迷失和分析失焦。

#产品##数据开发##数据分析##数据人的面试交流地##牛客在线求职答疑中心#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