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女工程师|入职一个月记录

哈喽大家~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入职整整一个月啦!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嵌入式女工程师,真实的工作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今天就来简单记录一下过去一个月的所见所思,并进行一次小小的复盘。

主要做的就是以下几件事:

一、阅读项目代码

刚入职的第一步,就是熟悉项目代码。相比学生时期“自娱自乐”式的小项目,真正的工程代码量通常是上万行,结构复杂,逻辑繁冗,有时甚至如同一座“逻辑大山”,读起来令人头大。

✅ 我的心得体会:

先抓整体:初读代码时,最重要的是理清项目框架,搞清楚整体逻辑和各大模块的功能。

画图梳理:尝试自己绘制源码流程图,帮助理解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逐步深入:对于细节函数,不必一开始就“啃透”,可以先了解大概功能,等到实际需要时再深入阅读。

二、调试与找 Bug

导师在初期给我安排了许多“小任务”,目的就是让我在实际操作中熟悉项目代码。但由于对项目和产品结构还不熟悉,经常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

✅ 我的心得体会:

先自我解决:面对问题,第一步是自己尝试解决,包括搜索资料、调试尝试等。

学会提问:如果实在无法解决,要及时请教他人。但提问前做好功课,能让你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困惑。

持续复盘:问题解决后,要及时记录总结,形成知识沉淀,避免“同样的问题问第二遍”。

三、职场适应:从学生心态到社会化成长

从象牙塔到职场,这一步的转变远比想象中要大。学生时代相对单纯,但工作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边界。如果过于“天真”,有时可能会吃亏。

✅ 我的心得体会:

注意边界感:在日常交流中,避免透露过多私事,保持适度的距离感。

培养职场意识: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职场思维,多看一些职场类的内容,学习如何沟通、如何维护专业形象。

四、尾声

这一个月的成长是“混乱中逐渐清晰”的过程,也是“从书本走向现实”的转变。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我会继续记录、复盘、成长。希望这份分享也能给同为新人、特别是刚入职的工程师们一些参考和力量!

如果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嵌入式工作后的情况,也欢迎在评论区提问!

#牛客激励计划##职场新人体验#
FreeRTOS PLUS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在去年秋招中,作为非嵌入式背景的工科生,我凭借自创FreeRTOS PLUS项目拿下华为、vivo、小米等15个Offer。 项目从0实现FreeRTOS内核,,6大创新点(内核级别2点,任务级别4点),深入调度与内存机制优化,并将其应用于ROS小车夜间巡检系统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底层理解与工程实战能力,适合想转向嵌入式开发、冲刺大厂的你!

全部评论
给自己打个真诚的小广告,如果你像我一样也是零基础快速转行,或者已经开始了很久但是找不到具体学习嵌入式的方法和途径,欢迎看我28w字,45篇的嵌入式专栏。本篇路线中我全部的学习经验,八股,20多家公司面经,全部都在这一个专栏里了,能覆盖你求职过程中99%的问题,主打一站式服务。专栏大纲如下: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722388553610559488 订阅链接如下:https://www.nowcoder.com/creation/manager/columnDetail/MKaobp 同时提供秋招的项目,想要的欢迎私信,提供源码➕源码逐行解析➕硬件原理图➕项目全流程文档➕源码流程分析图➕项目框架图,以及面对不同学习基础三种学习路径,有答疑和简历写法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22 20:55 江苏
一个月复盘就这么到位啊,太牛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23 11:56 辽宁
大佬在哪里高就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23 11:55 四川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7-23 10:19 北京

相关推荐

实习之前: 跟了个再常见不过的嵌入式小项目——用STM32F4做个温湿度监测仪,说是“开发”,其实更像拆零件拼积木。对着数据手册啃寄存器配置,勉强搞懂了GPIO怎么翻IO口,HAL库怎么初始化串口;跟着例程改了改ADC采样,勉强能从传感器抠出点数据;做分页显示?其实就是串口发指令,让LCD屏一行行滚着显示温湿度数值。碰着bug就抓瞎:传感器数据乱跳,以为是代码问题,在Keil里下了二十多个断点,单步跟踪寄存器状态,最后发现是面包板电源接触不良;串口收发乱码,对着示波器看波形,折腾半天才想起没配波特率时钟树;想加个低功耗模式,翻遍参考手册改了电源控制寄存器,结果芯片直接罢工,折腾到实验室快关门才被学长提醒“没开唤醒源”。刷B站看到别人用AI写代码,想着“这玩意儿能救我”,下班路上就搜“STM32 AI辅助开发”,下了三四个插件,装完发现要么识别不了HAL库语法,要么生成的代码跑飞,最后还是得翻数据手册——跟原来没差别。实习之后:满脑子想着“终于能接触点‘高级’项目了”,结果入职第一天,导师扔来个需求:“基于STM32H7的新开发板,实现电机FOC控制,下周出原型。”盯着开发板上的H7芯片——跟之前用的F4架构差了一截,寄存器位宽都不一样;HAL库版本升级,好多函数名都变了;连串口调试助手都连不上,提示“端口被占用”,折腾半小时才发现是虚拟机抢了COM口。对着需求文档发懵:矢量控制?PID参数整定?以前只玩过开环PWM调速,现在要搞闭环反馈,公式推导看得头大;查社区论坛,帖子大多是“STM32F1跑FOC”的老帖子,H7的资料少得可怜;改了三版代码,电机要么抖得像筛糠,要么直接烧保险丝,导师扫了眼代码:“中断优先级没配对,你当这是51单片机?”半夜蹲在实验室啃面包,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突然有点恍惚:“是不是我太笨了?别人都能上手的项目,我怎么连基础配置都搞不定?”好了,矫情到此为止。后来才明白,嵌入式这行哪有什么“酷炫项目”?不过是新人踩过的坑比代码行数还多。我们刚接触新平台时,连寄存器地址都记不住,看数据手册像看天书,焊个杜邦线都能连反;被硬件工程师吐槽“原理图都看不懂”,被测试同事抱怨“代码没注释”——这些都太正常了。公司招你进来,不是因为你多厉害,是因为他们相信“普通人也能通过学习解决问题”。实习不是考试,没必要追求“完美交付”,你该做的是:拆开发板时多拍两张引脚图,调不通时多问一句“是不是电源问题”,被骂了就记笔记下次避开——这些“笨功夫”,才是嵌入式工程师的生存法则。别总盯着“我要学多少新技术”,也摸摸自己焊坏的开发板、改秃的代码、熬红的眼睛——这些才是你成长的证据。上一个十年,我们在课本里背“嵌入式系统”;这一个十年,我们在焊锡味里,把它变成自己的手艺。之前:跟了个再常见不过的嵌入式小项目——用STM32F4做个温湿度监测仪,说是“开发”,其实更像拆零件拼积木。对着数据手册啃寄存器配置,勉强搞懂了GPIO怎么翻IO口,HAL库怎么初始化串口;跟着例程改了改ADC采样,勉强能从传感器抠出点数据;做分页显示?其实就是串口发指令,让LCD屏一行行滚着显示温湿度数值。碰着bug就抓瞎:传感器数据乱跳,以为是代码问题,在Keil里下了二十多个断点,单步跟踪寄存器状态,最后发现是面包板电源接触不良;串口收发乱码,对着示波器看波形,折腾半天才想起没配波特率时钟树;想加个低功耗模式,翻遍参考手册改了电源控制寄存器,结果芯片直接罢工,折腾到实验室快关门才被学长提醒“没开唤醒源”。刷B站看到别人用AI写代码,想着“这玩意儿能救我”,下班路上就搜“STM32 AI辅助开发”,下了三四个插件,装完发现要么识别不了HAL库语法,要么生成的代码跑飞,最后还是得翻数据手册——跟原来没差别。实习之后:满脑子想着“终于能接触点‘高级’项目了”,结果入职第一天,导师扔来个需求:“基于STM32H7的新开发板,实现电机FOC控制,下周出原型。”盯着开发板上的H7芯片——跟之前用的F4架构差了一截,寄存器位宽都不一样;HAL库版本升级,好多函数名都变了;连串口调试助手都连不上,提示“端口被占用”,折腾半小时才发现是虚拟机抢了COM口。对着需求文档发懵:矢量控制?PID参数整定?以前只玩过开环PWM调速,现在要搞闭环反馈,公式推导看得头大;查社区论坛,帖子大多是“STM32F1跑FOC”的老帖子,H7的资料少得可怜;改了三版代码,电机要么抖得像筛糠,要么直接烧保险丝,导师扫了眼代码:“中断优先级没配对,你当这是51单片机?”半夜蹲在实验室啃面包,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突然有点恍惚:“是不是我太笨了?别人都能上手的项目,我怎么连基础配置都搞不定?”好了,矫情到此为止。后来才明白,嵌入式这行哪有什么“酷炫项目”?不过是新人踩过的坑比代码行数还多。我们刚接触新平台时,连寄存器地址都记不住,看数据手册像看天书,焊个杜邦线都能连反;被硬件工程师吐槽“原理图都看不懂”,被测试同事抱怨“代码没注释”——这些都太正常了。公司招你进来,不是因为你多厉害,是因为他们相信“普通人也能通过学习解决问题”。实习不是考试,没必要追求“完美交付”,你该做的是:拆开发板时多拍两张引脚图,调不通时多问一句“是不是电源问题”,被骂了就记笔记下次避开——这些“笨功夫”,才是嵌入式工程师的生存法则。别总盯着“我要学多少新技术”,也摸摸自己焊坏的开发板、改秃的代码、熬红的眼睛——这些才是你成长的证据。上一个十年,我们在课本里背“嵌入式系统”;这一个十年,我们在焊锡味里,把它变成自己的手艺。
你以为的实习VS真实的实...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4
2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