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有用”体现在:1. 效率之王:对公司来说,面对海量简历,AI面能在第一轮快速筛掉明显不匹配的人(比如代码题完全写不出、沟通能力极其欠缺的),节省HR和面试官巨量的时间。这点你得承认它确实牛逼。2. 标准化:它能保证每个候选人都被问一模一样的问题,用统一的算法去评估,避免了人类面试官一开始可能存在的个人偏好和主观印象分。但它的“糟糕”更明显:1. 毫无人情味:它理解不了语气、幽默和上下文的微妙之处。你精心准备的一个展现你解决问题能力的故事,它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提到某个关键词就直接判了低分。2. 在“演”和“真”之间扭曲:AI面本质上考的是你如何表演给AI看。你得盯着摄像头、控制语速、疯狂往回答里塞它爱听的关键词(比如“首先我定义了问题”、“然后我分析了根本原因”、“最后我复盘并沉淀了方法论”)。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反人性,和一个工程师正常的思考状态相去甚远。3. 无法评估真正的工程能力:它能判断你代码的输出对不对,但它完全无法评估你代码的可读性、设计美感、可扩展性。它能记录你说了什么,但完全无法理解你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力以及与团队的协作潜力。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优秀工程师的核心价值。所以虽然现在AI面试越来越普遍了,但客观来讲我在内心接触到AI面试的时候还是很抵触的。如果公司可以这样通过AI面试去筛选候选人,那么我们也理应可以通过AI去扮演自己回答很多问题,这才是平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