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美化简历,凭什么算诈骗?——某大厂员工被裁后的自白
我只是美化简历,凭什么算诈骗?——某大厂员工被裁后的自白
本文作者:程序员小白条
事件背景
某大厂员工李某在入职背调中被发现:将"参与项目"写成"主导项目",自考本科包装成"统招全日制",工作时间延长3个月掩盖空窗期。
公司以"欺诈订立劳动合同"为由解雇并索赔,李某的争议:"行业都这么干,为什么只抓我?"
美化与诈骗的边界在哪里?
现在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包装过自己的简历的,因为学历差的人属于大部分,但很多人把包装简历,当成了简历造假,此时假如你签了合同,那么就可以被无条件辞退,因为劳动合同里面写着相关的条约。
明确违法的有以下几点:
1)伪造学历/证书,自己是个独立学院,结果伪装成92的大学,或者说没有英语证书,但在HR那边说自己已经过了四六级。(这一点要看具体公司,其实有些小公司不会在意,假设技术面试顺利通过的话)
2)虚构工作经历,这个直接查流水就出来结果了,实习一般来说不会背调,一般来说。
3)薪资流水造假,为了涨薪,故意造假流水薪资,危!
灰色地带:
1)深度参与->主导负责,这一块主要看自己的阐述,是否能够自圆其说
2)合并短期经历,有多条工作记录,但时间太短,合并了,(这一块可能会查询社保等相关记录)
合理包装简历的几个方案
1)将提高业绩等抽象描述改为用户增长XXXX,客户满意度提升XXX,公司效益提高XX(公司的数据都可以记录下来包括个人的)
2)技能的可视化处理,闲暇之余,去整理一个作品集(尤其是设计师和游戏开发等方向,这尤其重要,好的技术基本能绝杀),程序员的话,可以准备 Github、Gitee、掘金等开源社区的链接等等。
3)人脉背书:可以让前mt或者认识的人进行推荐,多认识点上层人士(doge),脉脉也可以多去看看。
职场诚信的幸存者偏差
建议:在诚实和竞争力间找到平衡点,坚持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光是技术,尤其是大龄后),要分配好自己的空闲时间(甚至是碎片化时间)。
最后送大家一句职场真理:简历可以适当美颜,但别换头——毕竟HR不是傻子,而你也不想因为过度PS登上行业八卦头条吧?”
程序员小白条的编程日记:https://xbt.xiaobaitiao.top/ (分享如何拿到腾讯实习 Offer 和多个中大厂的面试机会,大学经历、求职经历、职场工作、创作经历、生活日常、面经、技术分享)定期更新内容,成长打怪系列,分享从大一到大四的完整面经,看完可冲中大厂!
#简历当中有水分算不算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