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怎么把应届生当“减税电池”用的
本文深刻解读:企业利用招聘应届生享受税收优惠后,再通过变相手段逼走员工。
一、企业如何通过招聘应届生减税?
根据税收政策,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税收减免,例如:
- 定额扣减税收:在2025年12月31日前,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可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上浮30%,部分省份达7800元)扣减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 社保补贴:部分地区对招用应届生的企业提供社保补贴,降低用工成本。
- 其他地方性优惠:如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培训补贴等。
企业通过大量招聘应届生,短期内可降低税务成本,甚至可能通过虚假招聘(如短期雇佣后解约)来套取政策红利。
二、企业如何逼走减税后的应届生?
在享受完税收优惠后,部分企业会采取以下手段变相逼走员工:
- 单方面毁约或劝退以“业务调整”“岗位优化”为由,单方面解除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仅支付少量违约金(如1个月工资)。小鹏不就是吗,毁约20余名应届生,以“调岗”“试用期不通过”等方式劝退。
- 恶意调整工作条件突然变更工作地点(如从一线城市调至偏远地区),迫使员工主动离职。增加不合理考核指标,如“996无加班费”“末位淘汰”(最常用办法)。
- 试用期陷阱延长试用期(如6个月),期间薪资打折(80%),并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雇,规避正式用工成本。
- 变相降薪或拖欠工资通过绩效打分、调整薪资结构(如降低底薪、提高浮动工资)降低实际收入。拖延发放工资或补贴,迫使员工主动辞职。
三、应届生怎么避免自己沦为“电池”
很遗憾,我们没有办法通过任何办法完全避免,我们只能淘汰有黑历史的公司,欢迎在评论区提名!
我先来:药明康德,小鹏
#找工作有哪些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