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硕士为了国考放弃秋招划算吗?在准备春招了

最近有211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同学咨询春招冲刺班的事情,这位同学由于一直准备国考,完全放弃秋招,国考惜败,目前准备省考,感觉心里很没底,并想参加提升班两手准备,尝试春招。

不少同学错过秋招

其实不少同学由于各种原因放弃或错过秋招,考研,考公,参加培训班,央国企比如电网考试,更有人什么也没搞,磨磨唧唧,就这样完全错过或放弃秋招。仿佛对于毕业生来说,找工作优先级是最低的。

有些同学是后知后觉以为找工作还有一年时间呢,秋招没那么重要,慢慢找,殊不知找工作时间是开始即高峰,后期逐步平稳到结束,不了解细节过程同学往往错过了才拍大腿恍然大悟。

每个人选择不同

面对毕业出路,每个人选择不同,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考研,考公,就业,每一条路都能获得成功。涛哥希望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现状,能力,特点等各类情况综合,全面分析,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很多同学的教训,稀里糊涂,保守观念,随波逐流,最终临近毕业陷入后悔的状态。

秋招放弃意味着什么

有同学问秋招到底有多重要,没想到校招刚开始的秋招,开始即巅峰。如果同学们是211比较好的学校,会发现学校就业信息网,在秋招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有十几家单位招聘信息,这些单位都是要直接来学校招聘的。但是到了春招会发现基本减半的节奏。

而每个普通学校周边几乎都会有211学校,涛哥之前专门写文章强烈建议去好学校找工作也是这个原因。

放弃秋招,意味着同学们每天放弃十几个单位的岗位机会,半年下来损失真的很大。

每条路都不好走

其实考研,考公,求职每条路都不好走,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能力不太相同,时间重叠,很难兼顾。某一条路没走通,切换成本比较高。如果把每一次选择看作一次机会,考研就一次机会。考公从国考,省考到事业单位考试,分为很多次。找工作每一家都是一次机会。整体求职难度小于考公小于考研。

如果是涛哥,选择和想法可能不同

如果我是这位211硕士同学,会优先考虑求职而不是考公,求职每一家都是一个全新机会,错过了机会就没了,考公往届生也能考,大多数岗位面向非应届生。通过校招平台,找到工作,机会多,试错成本低,持续努力找到工作就是较高概率事情。

考公考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失败,切换到求职赛道时间成本还是比较大,毕竟别人已经攒了很久经验。二战或一直考公也是一条路,但这条路会需要非常强大的心力。大部分同学坚持不下来。

太多同学人云亦云,以为可以

太多同学真的是人云亦云,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没有细节的分析达成目标的ROI,以为可以,草率选择而造成后来的被动。

家长们信息有限,大多不懂,最后着急

大部分家长们信息有限,大多不懂,一般遵循孩子想法,最后的考试结果出来后开始着急,更应该提前帮孩子规划,找到牛人,获取信息。

涛哥建议

希望同学们一定提前分析自己能力特点,做好规划,了解校招中,秋招即巅峰的特点,合理安排时间和目标,顺利走出人生毕业第一步。

我是涛哥,曾任某互联网大厂技术总监,十年面试过500人,培养新人超百人。专注简历辅导/面试辅导/求职咨询等,24年目标帮助1000人求职和成长。

#我的求职思考##你觉得今年秋招难吗##你的秋招进展怎么样了##春招你拿到offer了吗##春招#
应届生校招求职干货宝典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本课程体系通过讲解整个互联网校招从基础技能,专业知识,项目经历,复习计划,软性实力、简历准备、笔试、面试、心理等13大方面做详细的方法论和干货经验指导。 涉及校招找工作前复习、找工作中的备战,易出问题解答、技巧及经验传授,更偏重于实战及快速提升,避免走过多弯路。 欢迎关注我的互联网校招求职攻略专栏,体系化互联网大厂求职宝典经验,很多干货哦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联想内推来找我:这样写感觉好多了。三元关系和实体组成的结构化态势特征表示,设计并实施至少3套针对不同场景的规则集,用于从原始数据中自动提取态势三元组(主体、关系、客体)并利用nlp实现对大规模文本数据的语义信息和结构信息抽取信息抽取准确率达到95%以上。同时建立并维护一个包含至少10,000个高质量态势三元组的知识库,确保数据更新频率不低于每周一次,同时保持数据一致性与完整性。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