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 #牛牛找朋友#
知识点
1.for循环
在Python中,for 循环是一种用于迭代(遍历)序列(如列表、元组、字符串等)或其他可迭代对象的循环结构。for 循环让你能够逐个访问序列中的元素,以便对它们进行处理或执行特定的操作。以下是 for 循环的基本语法:
for element in iterable:
# 执行一些操作,使用 element
其中:
element:循环迭代的变量,它表示当前迭代中的元素。iterable:可迭代对象,通常是一个序列,如列表、元组、字符串等。
for 循环的工作方式如下:
- 遍历
iterable中的第一个元素,并将其赋值给element。 - 执行循环体中的操作,使用
element变量。 - 继续遍历
iterable中的下一个元素,重复步骤 2,直到遍历完整个可迭代对象。
以下是一些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 for 循环:
# 遍历列表
my_list = [1, 2, 3, 4, 5]
for num in my_list:
print(num)
# 遍历字符串
my_string = "Hello"
for char in my_string:
print(char)
# 遍历元组
my_tuple = (10, 20, 30)
for value in my_tuple:
print(value)
# 遍历字典的键和值
my_dict = {"apple": 3, "banana": 2, "cherry": 5}
for key, value in my_dict.items():
print(key, ":", value)
for 循环是Python中最常用的循环结构之一,它允许你遍历各种数据结构以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操作。你可以根据需要嵌套多个 for 循环,以处理多维数据结构或进行复杂的迭代操作。
注意点
len(friend) 返回一个整数,但 for 循环需要一个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而不是一个整数。可以将 len(friend) 放在 range() 函数中,以创建一个范围对象,然后在循环中使用这个范围对象来迭代 friend 列表的索引。
for i in range(len(friend)):
2.range函数
当你想要在循环中生成一系列数字时,range() 函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允许你创建一个表示一定范围内整数序列的可迭代对象。range() 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
range([start], stop[, step])
参数说明:
start(可选):表示范围的起始值(默认为0)。stop:表示范围的结束值(不包括该值)。step(可选):表示步长,即每个数之间的间隔(默认为1)。
range() 函数返回一个可迭代对象,它包含了从 start 到 stop(不包括 stop)之间的整数序列,按照指定的 step 步长递增。这个序列通常用于 for 循环中,用来迭代一定范围内的整数。
以下是一些示例说明 range() 函数的使用:
- 生成一系列整数(默认步长为1):
for i in range(5): # 从0到4,不包括5
print(i)
输出:
0
1
2
3
4
- 指定起始值、结束值和步长:
for i in range(2, 10, 2): # 从2开始,到10结束,步长为2
print(i)
输出:
2
4
6
8
- 使用
list()函数将range()转换为列表:
my_range = range(3, 10) # 从3到9,不包括10
my_list = list(my_range)
print(my_list)
输出:
[3, 4, 5, 6, 7, 8, 9]
- 反向迭代:
for i in range(10, 0, -1): # 从10递减到1
print(i)
输出:
10
9
8
7
6
5
4
3
2
1
range() 函数在很多情况下都非常有用,特别是在需要按照一定范围迭代整数的情况下。你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设置起始值、结束值和步长,以满足你的编程需求。
3.len()
完整代码
friend = input().split()
sum = 0
for i in range(len(friend)):
print(friend[i])
sum = sum + 1
print(sum)
发现官方的解法更简单: 因为列表本身就是可以遍历的,他可以是一个可迭代对象,放在for循环里面。
friends = input().split()
for i in friends:
print(i)
print(len(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