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你找不到工作,你真的尽力了吗?
别说你找不到工作,你真的尽力了吗?
裸辞或者被裁员之后,会有一片怨声载道的人抱怨自己在家待业3-5个月甚至一年都没有找到工作,充满焦虑和不安,甚至抑郁脱发严重,对此我想说这一切的情绪都是正常的,找不到工作除了和个人能力有关,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可能是:1.就业环境不好,同类竞争者太多(有人比你便宜);2.投递的岗位匹配度不高(对自己能力背景的定位不够清晰);3. 面试表现不太理想(面试官与你磁场不合) 等等。
因为自己背景能力不行挂掉的人比较少,我为什么敢这么说呢?因为你既然能够入职前司,胜任之前的岗位,你的能力一定是达到了标准的,就算你之前不胜任,360行,行行出状元,只有不合适,没有不行,没有谁是啥也不会的。所以我们需要允许自己的抑郁悲观的情绪,正确的理解求职中的困难。
在悲观自弃之前,我想要问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真的尽力了吗?本贴不一定能够帮助到离职后有房贷车贷的同胞们,在房货车货压力的前提下,需要考虑的是尽快来钱,更加容易被焦虑淹没而没有太多的选择,但也可以了解一下。
本人无房无车,家里是农村的,裸辞待业2个多月,自离职以来一直活跃于各大招聘网站,中间去欧洲旅游一个月,5月开始全职找工作。目前有国内大企业的人力或者猎头联系过,参加了三场面试,写了对应的总结,并且不断地检测平台数据以更好地完善求职过程。工作时问找工作,非工作时间做到运动画画出去玩。
我也会有焦虑,我相信后期我会承受更大的压力,但是至少我有一个思路,并且我内心清楚我真的很认真在找,我不会抱怨自己。
怎么样为止尽力了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理解:
1及时在各大平台更新中英文在线简历,并且上传附件简历,可以邀请三五个人了解一下看到了自己简历的反馈,最好是人力资源或者行业的:看看表述是否清晰到位,格式是否规范,是否有量化的成就指标,是否能够快速反应你的优势,关键词是否准确到位;
2清晰定位自己的就业范畴和合适岗位:可以结合白身情况记录下自己比较倾向的岗位方向,例如行业互联网或者制造,例如岗位性质偏销售,偏技术,或者偏运营,例如个人兴趣,对相机等产品比较感兴趣;
3每天定时登录各大招聘平台,定向投递:本人使用较多的是领英,脉脉,猎聘和Boss,比较知名的还有智联招聘,拉勾网,前程无忧等;
4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选择10来个大公司的官网刷题,定向投递:例如大疆,OPPO,京东,谷歌,腾讯等;同时可以联系在相关公司认识的朋友同学内推,如果没有认识的人也可以去领英脉脉认识相关公司或者行业的人内推,但是这种方式能够得到的回应会比较少,主打一个真诚吧,不拿来主义;
5珍惜每一次面试机会,不管是大公司小公司,大小公司里面都有非常优秀的人才,每一次面试都是和一个优秀的人对话的机会,提前了解面试公司和岗位,并且准备3-5个岗位相关的问题,要尊重彼此的时间,要么不去面试,去了就要好好准备;
6不管通过与否,及时写面试总结:面试官提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样回答的,是否过于紧张语速过快,如果再来一次你会怎么回答,你问的问题面试官满意吗,他是如何回答的,你期望的回答是怎么样的,哪些问题你觉得问的特别好,等等;
7定时分析各大平台的反馈数据,例如:主动联系你的都是什么类型的公司,哪个平台符合你需求的公司和岗位比较多,然后进一步做筛选;充分利用好平台的筛选工具,例如公司规模公司性质,岗位薪酬范围,岗位办公地点,岗位所属行业;
8适度休息,一般下班时间周末时间而以给自己放假:做饭运动按电视等等;还可以适度发展兼职和副业,比如说我喜欢摄影画画我会尝试接单,把作品上传,我会剪辑视频累积粉丝,我是英文专业,还可以找一些英文家教或者翻译的岗位,还可以看看社区有什么公益活动,比如徒步去山里面捡垃圾,保护环境等等;
9记录已投递的岗位状态:如已投递,一面,二面,被拒,无反馈等,对于被拒或者没有反馈的公司主动询问进展记录原因以便优化,有些猎头会跟我说,该岗位停止招聘了,或者是看过简历不太合适,总而言之可以积极收集反馈;
10以年季度月周的形式给自己立一个求职梯度目标,复盘和下一步计划:例如5月希望拿到offer,参加面试5场,投递有效简历50份,选择1-2家公司作为重点关注,实际面试一场,简历投递50份,重点关注的公司没有反馈,那么是否简历有待完善,是否目标的公司不匹配,6月进一步完善。
最后,祝大家都找工作顺利,只要自己尽力了,结果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还有经济能力就慢慢等,科学应对;没有的话,也不存在脱不掉的长衫,兼职挣点外快,做些志愿者工作,参加公益活动等等,退而求其次,能够挣钱为生就行。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相信每一段经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不管是美好的经历,还是悲痛的挫折,都是暂时的。
只要自己不放弃,永远都会有希望!
#如何排解工作中的焦虑# #23届找工作求助阵地#
#如何排解工作中的焦虑##你已经投递多少份简历了##你的简历改到第几版了##如何写一份好简历##我的求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