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扫盲篇

1.概览:

2.sklearn算法选择:

1)结构:
由图中,可以看到库的算法主要有四类:分类,回归,聚类,降维

(2)图片中隐含的操作流程:
这个流程图代表:蓝色圆圈内是判断条件,绿色方框内是可以选择的算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数据特征和任务目标去找到一条自己的操作路线,一步步做就好了。

3.kaggle数据挖掘注意事项

  • 『对数据的认识太重要了!』
  • 『数据中的特殊点/离群点的分析和处理太重要了!』
  • 『特征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太重要了!』
  • 『模型融合(model ensemble)太重要了!』

4.总结算法:

从机器学习问题角度分类:

    机器学习中有一大部分的问题属于『监督学习』的范畴,简单口语化地说明,这类问题中,给定的训练样本中,每个样本的输入x xx都对应一个确定的结果y yy,我们需要训练出一个模型(数学上看是一个x → y x → yx→y的映射关系f ff),在未知的样本x ′ x'x′给定后,我们能对结果y ′ y'y′做出预测。这里的预测结果如果是离散值(很多时候是类别类型,比如邮件分类问题中的垃圾邮件/普通邮件,比如用户会/不会购买某商品),那么我们把它叫做分类问题(classification problem);如果预测结果是连续值(比如房价,股票价格等等),那么我们把它叫做回归问题(regression problem)。有一系列的机器学习算法是用以解决监督学习问题的,比如最经典的用于分类问题的朴素贝叶斯、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等等;比如说用于回归问题的线性回归等等。

    有另外一类问题,给我们的样本并没有给出『标签/标准答案』,就是一系列的样本。而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在一些样本中抽取出通用的规则。这叫做『无监督学习』。包括关联规则和聚类算法在内的一系列机器学习算法都属于这个范畴。

    最后,如果给出的训练数据,有一部分有标签,有一部分没有标签,称为半监督学习 。我们想学习出数据组织结构的同时,也能做相应的预测。此类问题相对应的机器学习算法有自训练(Self-Training)、直推学习(Transductive Learning)、生成式模型(Generative Model)等。

从算法的功能角度分类:

1)回归算法(Regression Algorithms)

回归算法是一种通过最小化预测值与实际结果值之间的差距,而得到输入特征之间的最佳组合方式的一类算法。对于连续值预测有线性回归等,而对于离散值/类别预测,有逻辑回归等,常见的回归算法如下:

  • Ordinary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OLSR)
  • Linear Regression
  • Logistic Regression
  • Stepwise Regression
  • Locally Estimated Scatterplot Smoothing (LOESS)
  • 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 (MARS)

2)基于实例的算法(Instance-based Algorithms)

基于实例的算法,指的是我们最后建成的模型,对原始数据样本实例依旧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类算法在做预测决策时,一般都是使用某类相似度准则,去比对待预测的样本和原始样本的相近度,再给出相应的预测结果。常见的基于实例的算法有:

  • k-Nearest Neighbour (kNN)
  •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LVQ)
  • Self-Organizing Map (SOM)
  • Locally Weighted Learning (LWL)

3)决策树类算法(Decision Tree Algorithms)

决策树类算***基于原始数据特征,构建一颗包含很多决策路径的树。预测阶段选择路径进行决策。常见的决策树算法包括:

  •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CART)
  • Iterative Dichotomiser 3 (ID3)
  • C4.5 and C5.0 (different versions of a powerful approach)
  • Chi-squared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ion (CHAID)
  • M5
  • Conditional Decision Trees

4)贝叶斯类算法(Bayesian Algorithms)

贝叶斯类算法,指的是在分类和回归问题中,隐含使用了贝叶斯原理的算法。包括:

  • Naive Bayes
  • Gaussian Naive Bayes
  • Multinomial Naive Bayes
  • Averaged One-Dependence Estimators (AODE)
  • Bayesian Belief Network (BBN)
  • Bayesian Network (BN)

5)聚类算法(Clustering Algorithms)

聚类算法做的事情是,把输入样本聚成围绕一些中心的『数据团』,以发现数据分布结构的一些规律。常用的聚类算法包括:

  • k-Means
  •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 Expectation Maximisation (EM)

6)关联规则算法(Association Rule Learning Algorithms)

关联规则算法是这样一类算法:它试图抽取出,最能解释观察到的训练样本之间关联关系的规则,也就是获取一个事件和其他事件之间依赖或关联的知识,常见的关联规则算法有:

  • Apriori algorithm
  • Eclat algorithm

7)人工神经网络类算法(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s)

人工神经网络偏向于更传统的感知算法,主要包括:

  • Perceptron
  • Back-Propagation
  •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RBFN)

8)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深度学习是近年来非常火的机器学习领域,相对于上面列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它通常情况下,有着更深的层次和更复杂的结构。最常见的深度学习算法包括:

  • Deep Boltzmann Machine (DBM)
  • Deep Belief Networks (DBN)
  •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 Stacked Auto-Encoders

9)降维算法(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Algorithms)

从某种程度上说,降维算法和聚类其实有点类似,因为它也在试图发现原始训练数据的固有结构,但是降维算法在试图,用更少的信息(更低维的信息)总结和描述出原始信息的大部分内容。
降维算法一般在数据的可视化,或者是降低数据计算空间有很大的作用。它作为一种机器学习的算法,很多时候用它先处理数据,再灌入别的机器学习算法学习。主要的降维算法包括:

  •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PCR)
  •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
  • Sammon Mapping
  •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
  •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 Mixture Discriminant Analysis (MDA)
  • Quadratic Discriminant Analysis (QDA)
  • Flexible Discriminant Analysis (FDA)

10)模型融合算法(Ensemble Algorithms)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算是一种机器学习算法,而更像是一种优化手段/策略,它通常是结合多个简单的弱机器学习算法,去做更可靠的决策。拿分类问题举个例,直观的理解,就是单个分类器的分类是可能出错,不可靠的,但是如果多个分类器投票,那可靠度就会高很多。常用的模型融合增强方法包括:

  • Random Forest
  • Boosting
  • Bootstrapped Aggregation (Bagging)
  • AdaBoost
  • Stacked Generalization (blending)
  •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s (GBM)
  • Gradient Boosted Regression Trees (GBRT)

5.sklearn用例:

随机梯度下降法(SGD):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SGDClassifier
sgd = SGDClassifier()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SGDRegressor
sgd = SGDRegressor(loss='squared_loss', penalty=None, random_state=42)

支持向量机(SVM):

支持向量分类(SVC):

from sklearn.svm import SVC
svc_linear = SVC(kernel='linear')#线性核,可以选用不同的核

支持向量回归(SVR):

from sklearn.svm import SVR
svr_linear = SVR(kernel='linear')#线性核,可以选用不同的核如poly,rbf

朴素贝叶斯(NaiveBayes):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MultinomialNB
mnb = MultinomialNB()

决策树(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dtc =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entropy', max_depth=3, min_samples_leaf=5)#最大深度和最小样本数,用于防止过拟合

随机森林(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rfc = RandomForestClassifier(max_depth=3, min_samples_leaf=5)

梯度提升树(GBD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
gbc =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max_depth=3, min_samples_leaf=5)

极限回归森林(ExtraTreesRegressor):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ExtraTreesRegressor()
etr = ExtraTreesRegressor()

K折交叉检验:

from sklearn.cross_validation import cross_val_score,KFold
cv = KFold(len(y), K, shuffle=True, random_state = 0)
scores = cross_val_score(clf, X, y, cv = cv)

6.总览

7.GBDT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又叫 MART(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是一种迭代的决策树算法,该算法由多棵决策树组成,所有树的结论累加起来做最终答案。它在被提出之初就和SVM一起被认为是泛化能力较强的算法。
  GBDT中的树是回归树(不是分类树),GBDT用来做回归预测,调整后也可以用于分类。
  GBDT的思想使其具有天然优势可以发现多种有区分性的特征以及特征组合。业界中,Facebook使用其来自动发现有效的特征、特征组合,来作为LR模型中的特征,以提高 CTR预估(Click-Through Rate Prediction)的准确性(详见参考文献5、6);GBDT在淘宝的搜索及预测业务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梯度提升决策树)
定义:是为了解决一般损失函数的优化问题,方法是用损失函数的负梯度在当前模型的值来模拟回归问题中残差的近似值。

GBDT 的训练过程:

gbdt通过多轮迭代,每轮迭代产生一个弱分类器,每个分类器在上一轮分类器的残差基础上进行训练。对弱分类器的要求一般是足够简单,并且是低方差和高偏差的。因为训练的过程是通过降低偏差来不断提高最终分类器的精度)。

弱分类器一般会选择为CART TREE(也就是分类回归树)。由于上述高偏差和简单的要求 每个分类回归树的深度不会很深。最终的总分类器 是将每轮训练得到的弱分类器加权求和得到的(也就是加法模型)。

8.XGBOOST

算法分类与回归树的英文是Class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缩写为CART。CART算法采用二分递归分割的技术将当前样本集分为两个子样本集,使得生成的每个非叶子节点都有两个分支。非叶子节点的特征取值为TrueFalse,左分支取值为True,右分支取值为False,因此CART算法生成的决策树是结构简洁的二叉树。CART可以处理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利用训练数据递归的划分特征空间进行建树,用验证数据进行剪枝。

  • 如果待预测分类是离散型数据,则CART生成分类决策树。
  • 如果待预测分类是连续性数据,则CART生成回归决策树。

xgboost是大规模并行boosted tree的工具,它是目前最快最好的开源boosted tree工具包,比常见的工具包快10倍以上。在数据科学方面,有大量kaggle选手选用它进行数据挖掘比赛,其中包括两个以上kaggle比赛的夺冠方案。在工业界规模方面,xgboost的分布式版本有广泛的可移植性,支持在YARN, MPI, Sungrid Engine等各个平台上面运行,并且保留了单机并行版本的各种优化,使得它可以很好地解决于工业界规模的问题。

9.GBDT与XGBoost对比:

  • 传统GBDT以CART作为基分类器,xgboost还支持线性分类器,这个时候xgboost相当于带L1和L2正则化项的逻辑斯蒂回归(分类问题)或者线性回归(回归问题)。
  • 传统GBDT在优化时只用到一阶导数信息,xgboost则对代价函数进行了二阶泰勒展开,同时用到了一阶和二阶导数。顺便提一下,xgboost工具支持自定义代价函数,只要函数可一阶和二阶求导。
  • xgboost在代价函数里加入了正则项,用于控制模型的复杂度。正则项里包含了树的叶子节点个数、每个叶子节点上输出的score的L2模的平方和。从Bias-variance tradeoff角度来讲,正则项降低了模型的variance,使学习出来的模型更加简单,防止过拟合,这也是xgboost优于传统GBDT的一个特性。
  • Shrinkage(缩减),相当于学习速率(xgboost中的eta)。xgboost在进行完一次迭代后,会将叶子节点的权重乘上该系数,主要是为了削弱每棵树的影响,让后面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实际应用中,一般把eta设置得小一点,然后迭代次数设置得大一点。(补充:传统GBDT的实现也有学习速率)
  • 列抽样(column subsampling)。xgboost借鉴了随机森林的做法,支持列抽样,不仅能降低过拟合,还能减少计算,这也是xgboost异于传统gbdt的一个特性。
  • 对缺失值的处理。对于特征的值有缺失的样本,xgboost可以自动学习出它的分裂方向。
  • xgboost工具支持并行。boosting不是一种串行的结构吗?怎么并行的?注意xgboost的并行不是tree粒度的并行,xgboost也是一次迭代完才能进行下一次迭代的(第t次迭代的代价函数里包含了前面t-1次迭代的预测值)。xgboost的并行是在特征粒度上的。我们知道,决策树的学习最耗时的一个步骤就是对特征的值进行排序(因为要确定最佳分割点),xgboost在训练之前,预先对数据进行了排序,然后保存为block结构,后面的迭代中重复地使用这个结构,大大减小计算量。这个block结构也使得并行成为了可能,在进行节点的分裂时,需要计算每个特征的增益,最终选增益最大的那个特征去做分裂,那么各个特征的增益计算就可以开多线程进行。
  • 可并行的近似直方图算法。树节点在进行分裂时,我们需要计算每个特征的每个分割点对应的增益,即用贪心法枚举所有可能的分割点。当数据无法一次载入内存或者在分布式情况下,贪心算法效率就会变得很低,所以xgboost还提出了一种可并行的近似直方图算法,用于高效地生成候选的分割点。

10.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活动,将这些信息使用更高效的编码方式(特征)表示。使用特征表示的信息,信息损失较少,原始数据中包含的规律依然保留。此外,新的编码方式还需要尽量减少原始数据中的不确定因素(白噪声、异常数据、数据缺失…等等)的影响。经过前人的总结,特征工程已经形成了接近标准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转发
1 13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