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decorate
疯狂学习GIS level
获赞
475
粉丝
293
关注
4
看过 TA
4159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C++
IP属地:浙江
暂未填写个人简介
私信
关注
头像
2024-09-27 2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C++
2023年10月投递了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所在部门为广研事业群。在这里记录一下一面的经历。这一次面试官对于实习、项目经历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经历问了很多内容。此外,本次的面试官也提到,公司因为相当于是国企,所以面试官也很看重面试人对于国企模式和互联网模式的看法与适应程度。能够感受到,一方面应该也是因为本岗位属于国企岗位,且另一方面本岗位主要用的是Java,而我自己对这一语言接触很少,所以本次面试官对于计算机代码、算法与八股的专业知识问得也很少——关于这一点,这一次的面试官其实也提到,其单位内校招经常会有非专业科班出身的同学,大家很多都是要到单位之后才学习相关内容的;而单位也会在入职的前几个月让大家主要加以了解、学习,随后才会慢慢上手接触实际的工作;所以单位和面试官也更看重面试人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与性格等方面。此外,面试官也非常有耐心,对于单位内部各个事业群的分工、岗位主要负责的工作、所开发产品的具体模块与需求等都加以了很详细的介绍。面试情况下午14:55开始,持续30分钟左右。线上视频面试,1位面试官;面试官很和蔼。首先做自我介绍;提问30分钟。提问问题研究生是保研的吗?当前是在北京吗?当前还在滴滴实习吗?这一实习具体是在哪一个部门?都做了哪些工作,参与了哪些项目?实习所在的小组具体分工如何,人员组成如何?有哪些基本的工作,接触哪些代码语言?本科期间的地图导航实习是做什么的,具体工作如何?你参与了哪些工作?这几段实习都和GIS比较有关联,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GIS方面的实习吗?当初是如何找这些实习的?自己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何?对于工作的打算如何,对哪些工作方向最感兴趣?对于GIS和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是如何考量的?对于开发接触的是不是比较多?对于算法的了解如何?在滴滴的实习还用过哪些代码语言?为什么实习所在的组里用Python比较多,而不是C++这些更快的语言?组里同事还有哪些常用的代码语言?自己对于代码、开发的知识都是在哪里学习的?是自学的吗,具体如何学习的?在滴滴的实习,组内员工数量如何?前、后端的人员数量如何?是如何与测试、产品等交接的?是否接触过完整的软件、代码开发流程?是否参与过项目的上线,具体项目的上线需要做哪些工作的准备或交接?组内加班情况如何?你所参与的GIS专业方向的实习中,这些与GIS有关的工作,是不是都需要比较高的GIS专业知识才可以?为什么报名银行的岗位,而不是互联网公司的岗位?为什么选择建行,是从哪里看到本单位的招聘信息的?你知道我们部门具体是做哪些工作的吗?主要负责的内容是银行内的哪些工作项目,开发的产品是什么?是否还了解其他几个事业群的具体工作内容?自己创建的自媒体具体是什么?都在哪些平台发布过,都发布哪些方向的内容?为什么要写博客、做这些自媒体内容?自己比较喜欢更沉稳一些的工作,还是更偏向于外向、需要人际交流的工作?你是一个沉稳还是外向的人?自己更喜欢互联网模式的工作,还是国企模式的工作?对于一些有比较明确的约束、条条框框的流程化、模板化工作,你是如何看待的?你喜欢国企这种比较不扁平化的工作模式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模式的工作的?你是如何使得自己变得优秀的?如何维持自己的学习、工作水平在一个比较高的量级?你是如何保持自己对学习、工作的热情的?算法题目无。面试结束反问银行主要用Java语言,但自己对其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自己是否可以胜任这一类偏向Java的工作?这一岗位主要负责开发本行的移动端APP,那么是不是该APP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在本部门完成的?还是说我们只负责APP其中某一部分的开发工作?反馈情况12天后,收到二面通知。
银行笔面经互助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头像
2024-09-27 20:49
已编辑
中国科学院大学 C++
2023年的10月投递了中国工商银行的科技菁英岗位,所在部门为数据中心(上海)。在这里记录一下面试经历。面试为群面,但并没有无领导小组讨论这样的环节,而是每一位面试人都走一遍同样的流程(自我介绍和回答2个问题),随后面试官再随机提问部分面试人几个小问题。这一次面试也是截至目前参与的相对简单的面试了,整体的环节相当简单,每一位面试人需要回答的问题也都是较为一致的,大家按照顺序依次回答就好。同时,这一次面试很多人都穿了正装;所以看来面试这种国企、国有银行等单位的岗位,还是最好注意一下衣着等方面。此外,银行岗位一般都会有体检要求;并且如果明确表示是差额体检的话,那么其对于体检结果还是会稍微仔细检查一下的。我当时偷了个懒,没有去体检,而是用了今年暑期(8月份左右)学校统一组织的一次体检的体检报告;而在其中,有一个很小的项目,应该是由于结果指标没有落在正常范围内,所以在报告中例行提示了一句“建议后期可以复查该项”这一类的话;然后招聘的工作人员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说让我再发一份有该项目的复查结果的最新的体检报告(当然后面由于我不太想去这里的岗位了,所以也就没有再去复查,并申请暂停了后续流程)。当然,关于体检大家肯定也不用担心——如果大家的体检报告是比较新的,那么工作人员就算看到体检报告中有这种不完全正常的结果,只要不是严重的大问题,他们肯定就也不会再让大家复检了(肯定和那些体检结果更好的同学比起来不占优势,但毕竟是体检结果,自己短时间内也没办法左右的了);但我这里毕竟是用了四五个月前的老的体检报告,所以如果其中有个别不太好的体检结果,工作人员大概率是会建议你去重新体检的。所以总的来说——如果体检报告是最新的,那么就算有点小问题也没事情(都是大学生,怎么可能有身体完全健康的);但是如果大家用的是比较久远的体检报告了,那就得仔细看一下上面有没有不太正常、建议复查的项目,如果有的话最好还是去复查一下,防止被招聘的工作人员提出来这个问题。面试情况上午11:05开始,持续15分钟左右。线上视频面试,6位面试人,4位面试官;面试官很和蔼。首先做自我介绍;所有面试人提问共计15分钟。提问问题为什么选择工商银行?为什么选择数据中心?你认为数据中心的工作都包含哪些方面?你的专业与岗位方向并不是很一致,你认为你的所学在哪些方面可以对本岗位有帮助或有共通之处?(提问其他人的问题)关于我们单位在上海、北京的部门,你选择哪一个?为什么这么选择?你知道我们在上海的哪一个地方吗?(提问其他人的问题)为什么选择到银行工作?对于其他单位的科技岗,例如传统国企、研究所、互联网等,你是如何看待、取舍的?(提问其他人的问题)目前的Offer中,为什么对我们工商银行最有意向?(提问其他人的问题)对于银行的科技岗位,你认为其工作情况是如何的?都主要负责哪些工作?(提问其他人的问题)你对于大数据分析比较有了解,谈谈这方面你的经历。算法题目无。面试结束反问无。反馈情况约1周后,收到体检通知。上交体检报告后约1天,收到建议复查并重新提交体检报告的通知。随后我一直未提交新的体检报告,对方也一直没有新的反馈;但约5天后,同岗位已经有人陆续收到签约意向。收到建议复查通知的2周后,再次收到工作人员关于为什么没有复查的询问;随后协商暂停后续流程的进一步推进。
银行笔面经互助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头像
2024-09-27 20:50
已编辑
中国科学院大学 C++
2023年的10月投递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研究员岗位,所在部门为数字孪生与城市数字化研究部。在这里记录一下二面(终面)的相关的经历。二面的形式是PPT讲解与提问,要求内容为:在计算机系统架构、数据架构、主流GIS/BIM/游戏/仿真软件引擎等领域中,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对其基本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个人对其发展的建议等加以整理,并用15分钟的PPT来讲解。这一次面试是在其单位内线下面试,也是本次秋招的第一次线下面试。这一次面试的面试官非常友好、亲切,在面试人讲解PPT时面试官听得很仔细,会随时做记录;面试后面试官主要就面试人PPT中所选的领域,以及具体涉及到的内容加以较为详细的询问,同时还会就简历中的项目、实习经历,以及所获奖项、学生工作等加以提问。因为这一次面试的岗位和之前的计算机研发、技术岗位稍有不同,更多偏向于领域调研、行业报告撰写等,所以可以明显感受到这次的面试官对于个人的综合能力(比如信息获取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非常看重,而对项目、实习经历则相对问得没有其他单位深入。此外,还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进入11月之后,每一次的面试中面试官大部分都会询问当前的Offer情况,可以看出来此时企业也确实希望通过这一点来确定候选人的大致入职意愿,并同时借此评估候选人的整体实力。最后,就是这边确实是需要实习考核;而且面试的时候也提到了,硕士真的不太好走智定者~面试情况下午13:35开始,持续30分钟左右。现场面试,线下2位面试官,线上1位面试官;面试官很和蔼。首先做自我介绍;PPT讲解15分钟;提问15分钟。提问问题是否知道ArcGIS在国内的公司?具体什么时候毕业?做过哪些和三维相关的项目,具体讲述其中的一个?是否了解三维引擎或算法的相关原理、应用场景等知识?是否了解游戏引擎与三维引擎?是否了解3D GIS?国内各个GIS软件企业,他们的发展情况如何?其相互之间是否有着技术壁垒或与其他单位不同的地方所在?如果现在有一个GIS开发的项目,原本是一个GIS企业承接的,现在需要换成另一家承接,是否需要比较高的转换成本?本科阶段,定向越野赛事经历是怎么样的?目前有哪些Offer?为什么偏向于留在北京?简历上的各类不同实习,具体都是什么意思?实习多数是和开发相关的,那么具体的开发工作都做了哪些?研究生阶段,在校内的实习项目主要是做什么的?研究生阶段,滴滴实习主要是做什么的?接触的地图平台工作有哪些,前、后端接口工作有哪些?都在哪里写博客?粉丝数量是一个平台的还是多个平台累积的?未来的就业打算如何,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有何思考?更喜欢写代码、做技术,还是更喜欢参与人际交流相关的工作?本科阶段,曲艺社社长工作是做什么的?家是哪里的?父母的工作是做什么的?对户口、编制有何需求?算法题目无。面试结束反问无。反馈情况约10天后,收到实习考察通知。收到实习考察通知约1个月后,协商暂停推进后续流程。
研究所笔面经互助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头像
2024-09-27 20:50
已编辑
中国科学院大学 C++
2023年的10月投递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研究员岗位,所在部门为数字孪生与城市数字化研究部。在这里记录一下一面的相关的经历。一面:电话面试首先,一面是电话面,来的也比较突然。一天下午突然接到一个外地的电话号码,介绍了其是信通院的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研究员岗位面试人员后,就询问是否有时间做一个简短的初面。我一开始还以为这一次是先打个电话约一个面试时间,没想到就是直接在这一通电话中加以面试了哈哈哈。本次面试比较简短,面试官很和蔼,初步问了一些和岗位方向相关的简单、基本问题,并且询问了关于薪资、户口、编制与出差适应情况的问题,应该也主要是做一个对面试者初步的了解。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或者说开放性比较强,都没有特别标准的答案的那种;面试官也会说,主要还是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专业、项目经历来谈就好。面试情况下午14:15开始,持续7分钟左右。电话面试,1位面试官;面试官很和蔼。无需自我介绍,提问7分钟。提问问题你所在的专业,和数字孪生、智慧城市有何关联,为什么选择这一岗位?你对出差情况的适应程度如何,每个月可以接受出差几天?有没有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相关产业、政策的了解?是否有过与之相关的项目经历?数字孪生、智慧城市都包括什么方面,有哪些作用?除了交通、城市三维模型之外,还有什么内容?你的期望薪资为多少?你对户口、编制等的要求如何?算法题目无。面试结束反问无。反馈情况约1周后,收到二面通知。
中国信通院二面1人在聊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头像
2024-09-27 20:19
中国科学院大学 C++
工作之后,虽然用AI的场景变少了(读研那会每天几乎都会用,虽然我不用AI写论文,但是写代码还是每天都需要AI的),但是时常还是会用,这里就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首先,我发现目前很多国产大模型确实已经足够用了。之前在学校,一直用ChatGPT或者POE,但是来单位之后这些没法访问,所以就用了国产的。包括百度、阿里、讯飞那些都有尝试,主要用的是阿里的。用完之后发现确实很香,无需调整网络,访问更快,并且还都是免费的(我用其中的免费功能就够了)。其次,就是用AI写代码。其实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感觉绝大多数人目前用AI其实都是写代码哈哈哈哈。之前有一个项目,需要我修改之前同事留下来代码。我仔细研究他的代码逻辑和结构,花了好几天都没看明白。没办法,临近ddl了,所以就想着干脆直接让AI重写一个吧。没想到最后用了AI的代码,花了一两天就把这个项目完成了。所以感觉用AI写代码的效率,要比看其他人已有的代码、然后自己仿照他的逻辑来写更高。其次,是AI写文档。这个我之前在学校用的不多,但是来单位后因为也有不少写文档的需求,所以也会在promote中输入好文档所对应的语境和上下文,让AI来写。事实证明,只要做好AI生成内容的检查(主要是一些口语化表达、重复段落活重复语句、一些毫无意义的天马行空等)和完善,那么AI生成的内容还是很不错的,在很多官方、正式的场合中都可以用。
AI了,我在打一种很新的...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头像
2024-09-27 20:09
中国科学院大学 C++
从今年06月入职一家地信、测绘、遥感类国企以来,目前已经过去整整3个月了。这3个月中,自己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工的身份转变,也对岗位有了相对比较丰富的认识,这里就分享一下。首先,还是我之前的论断(没办法,事实如此哈哈哈),就是地信行业在当前的社会情况之下,发展并不是那么友好的。地信原本就是一个主要对公的行业,最近很多地方都没钱了,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和测绘关联大)发展也不行了,所以整个地信行业的前景都不太好。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作为一个三个月的过来人,还是觉得:对于硕士而言,如果可以的话就跳出地信圈子。其次,在国企干了这么久,也确实发现大家说的“现在的国企越来越难躺平了”的这个说法有多么正确。虽然我当初来的时候就也不是抱着躺的想法来的,知道要加班,但是没想到加班也会这么多哈哈哈哈。最晚的一次是凌晨两点半走的,普遍也是在九点之后,并且周末也是单休(但是我因为一些事情,差不多是保持大小周的频率,不是每周六都来)。同时,我虽然是开发岗,但是也会经常写文档、对接需求,感觉会做很多和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相关的活。对于地信开发而言这个也很正常,因为本来就不是互联网那种分工明确的,所以往往需要我们身兼数职,掌握多方面的技能。所以来了之后,学到的东西也是真的多,过得也是真的充实。最后,来这里也让我发现了,虽然学历贬值,但是读博在一些行业、单位内还是真的很重要的,尤其是涉及到晋升方面,不是博士的话真的要很卷很卷很卷(不一定是我们单位,但是我们这里的兄弟单位很多都是这样)。
我的岗位说明书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头像
2024-09-24 16:08
中国科学院大学 C++
2024年04月投递了中国银行的信息科技类岗位,一共投递了4个岗位;其中进入了信息科技运营中心、软件中心以及中银基金等3个部门或子公司的后续面试流程。关于最后者,也就是中银基金,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其面试流程了;这里就着重介绍一下前两者,也就是信息科技运营中心与软件中心的面试与体检环节,并同时介绍中国银行下属各部门统一笔试,以及软件中心的编程能力测评的相关经历。这2个部门的2次面试都是线下进行的。我虽然报名这2个部门的岗位都不是在北京(一个是在上海,另一个在深圳),但是面试是可以就近选择城市的,所以就都在北京进行线下面试即可;面试地点是在马连洼那边的中国银行信息中心,这2个中心的北京分部都是在这里办公;需要到园区门口集合,并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进入园区和指定的办公楼。其中,信息科技运营中心是先群面(是真群面,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后单面,共计2场面试,而软件中心则是直接单面,只有1场面试。这2个部门都是HC不算太多但是求职者贼多的那种,且还是春招和暑期实习一起招聘的(科运面试的时候就是暑期和春招的求职者都在一起,而软件中心的话我不太清楚是不是一起面试的),所以虽然分了好几个城市开展线下面试,但是人都很多,每个部门都是每天上午、下午都好几波面试,然后还持续了好几天。我正好这2个中心的面试分配在了相邻2天的各自的早上——虽然没有直接分在1天内完成,但2天也都是早上,正好早点起床,面试完后当天还都有很多剩余的时间。1 统一笔试四大行的笔试都是统一时间、在线下举行的。在秋招中,我报名了工行和建行;在春招中,我报名了中行和建行——其中,建行2次报名都没有进入笔试,相当于都是直接简历挂;而工行和中行则进入了笔试。在秋招的工行笔试中,我选择了位于左家庄的考场,距离我们学校还是比较远的;所以在本次中行的春招笔试中,我提前守在考场预约网站上,一到时间就进入网站,看到个西三环、首师大就选了,因为这个离我近一些。这一次笔试,正好和天津测绘院的线下面试在同1天;我在早上不到05点就起床,07点多一点点就到了天津;上午面试完后,中午再回北京,从北京南站(很坑,如果是北京西就好了,但是北京、天津往返的火车一般就是在北京南)排队打车,然后到首师大考试。而且因为首师大在西三环有多个校区,我一开始打车时还走错了考场;知道走错后,从这个校区的教学楼前走到校门口,又扫了个自行车跑到正确的校区,又在校区里找了一圈才找到考场所在的教学楼。但是还好,一点都不耽误——等我签到结束、进入考场、拍完照、找到机位并输入准考证号之后,正好到了14点开始考试,一秒都不耽误——和那些提前到考场坐着、等着开考的同学比起来,我反而还赚了,因为同样是参加一次笔试,他们久坐等考试开始的时候我则在路上狂奔锻炼身体。考试内容的话,无论是秋招的工商银行,还是春招的中国银行,整体都是接近的内容。以本次中国银行的笔试题目为例,其包括数学运算、逻辑思维、文字语言、英语能力、金融知识、企业文化与信息科技知识;其中,除了信息科技知识是因为我报名的是信息科技类岗位才有的,前面的其他几项,无论报名什么岗位(基础岗位类、金融综合类与信息科技类)都会有;此外,如果报名的是金融综合类岗位,那么还会有综合知识题目的考察。当然,以上这段内容虽只是中国银行的安排,但四大行整体都是如此,大差不差。考试题目的话,难度整体不大,但也确实不能说简单——总的来说,对于报名信息科技类岗位的同学而言,不去复习、直接裸考,也大概率可以通过笔试(当然,也仅针对信息科技类岗位;此外,如果是非常想去银行的同学,那肯定最好是要提前复习的,做几年的原题后再上考场)。个人认为,这种笔试中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做题的速度——遇到不会的就跳过,别犹豫;等当前部分做完之后,时间如果还有盈余,再回过头把之前没做的题过一遍。此外,笔试内容几乎全都是选择题,所以不要空着,蒙也要蒙一个答案上去。还有就是遇到复杂的数学计算题(不是那种读图表、解读信息的计算题,而是那种一看就不是考察常规计算的题目),多看看有没有技巧,不要真的去硬算,否则肯定会没时间的。最后,对于这种银行的统一笔试,也包括运营商、三桶油、电网等央企和部分大型国企的统一笔试,在考前倒是可以抽时间看看他们的企业文化常识,比如企业规模、市场排名、企业口号与战略、企业最新动态等等;这样子做到企业文化题目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帮助——但只是或许有帮助,因为这种企业文化题目的出题点太多了,很可能花了很多功夫去准备,结果人家问的题目都不是自己看的;而且这种企业文化题目本身就不太好复习——有的企业,不同的口号、标语、理念等各类概念非常多,而且动不动还是很长的一段话,复习起来确实性价比一般。所以这个就看大家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很想去的企业,或者是自己的准备时间实在是很充裕,那确实可以多准备以下企业文化方面的知识;否则的话,准备不准备都没问题。2 编程能力测评编程能力测评是软件中心需要做的,我报的其他几个部门都不需要做这个。做的形式就和互联网的笔试是一样的,直接在线上做;电脑、手机都要开摄像头,但是不用像事业单位线上笔试那样严格地摆成双机位的样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当时没有及时记录这个编程能力测评的相关流程与心得,而是在后面记录面试(其实记录面试的时候,都已经是面试结束后接近1个月的时间了;主要是中间去泰国玩了一趟,导致当时的一些求职经历都没有很及时地记录)时,才发现我这里关于编程能力测评的部分是空白的,所以才临时补上的。所以,关于这个编程能力测评,我甚至连其一共有几道题目都记不清楚了(大概率是4道题目,要么就是5道,只有可能是这2种情况)——只记得只有大题(算法编程题),满分100分,每1道题目的分数都是均分的(如果是4道题目的话,那么相当于每题就是25分)。题目非常简单,很快就可以全部AC,且几乎用不到什么比较难的算法或者数据结构。3 面试因为中国银行的科运、软件中心面试,是签了手写的保密协议那种东西(科运签了,软件中心我也记不清楚了,但他们也口头强调过不要外传题目),且过了太久了我也确实记不清楚当时具体每一个提问的题目,再加上这些题目都是与个人实习、项目与思想、时事政治等相关的宽泛题目,记录下来对大家的参考意义也不大,所以这里我们就不像之前分享过的各类面经那样对面试面面俱到了,只是对其形式等加以大致的介绍。科运群面:约45分钟,9位候选人,3位面试官;无领导小组讨论。科运单面:约15分钟,1位候选人,3位面试官,还是上述群面时的面试间与面试官;面试官提问、候选人回答。软件中心单面:约15分钟,1位候选人,3位面试官;面试官提问、候选人回答。科运、软件中心均在面试结束后约1周发送体检通知。4 体检上述2个部门的体检是分开进行的,但形式都是一样的——指定时间与地点、无需自费、看不到体检报告的那种。其中,我只参加了软件中心的体检;体检完毕后说让我复查一个项目(但是按道理这个项目没问题的,因为同期我还做了其他体检,结果都是正常的),但当时马上就要去泰国了,没来得及复查。而科运的体检通知发送得稍晚一些,体检当天我都已经在泰国了(也没到泰国,那会还在吉隆坡半日游呢),所以自然也是没参加(但是在去机场前给他们发了邮件说放弃体检)。经同学反馈,如果正常参加且顺利通过上述2个部门的体检,那么在体检结束后的大概10天后,就会陆陆续续收到Offer了;当然,如果报名的城市base不一样,那么发Offer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是估计也差不太多,因为毕竟这个是中行春招与实习生招聘的第二批了,再晚大家就都要毕业离校了哈哈哈。
dream007:28号中行笔试😭
国央企笔面经互助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关注他的用户也关注了: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