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适合锻炼,入职后却是这个鸟样

“明明拿到了大厂offer,也去到了想去的城市,明明应该开心的......”
为什么牛客上大家遇到的都是大厂里特别特别好的mt
第一次入职大厂,拿到offer的学生可能会很激动,可能因为hr或者面试官的几句话就被说的心潮澎湃,恨不得为公司卖命,只能说希望大家尽早褪去学生意气
12月份的时候,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了我很多优化,内存泄漏,以及先进的Kotlin特性的面试官,在反问环节中,回答了我这是一个新项目,适合26.27的同学来锻炼,十分先进,入职后的情况却是: 每天脏活累活,正式工懒得干的bug全扔给实习生,完全不给熟悉和学习的时间,写的慢了还得被吐槽技术差............
这段实习和前一段实习相差甚远,让我对大厂袪魅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在滴滴oc,拒绝的时候,面试官和hr一起挽留了一下,说可以比较好的培养,鼠鼠下意识就拒绝了他们两个并且心里对实习承诺培养已经有了ptsd
#牛友打假中心#
全部评论
又加深了我对“实习就是打杂”的刻板印象
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20:53 江苏
太真实了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22:14 广东
哪家啊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21:08 广东
培养的潜台词就是干脏活累活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15 18:15 浙江
已老实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07 02:21 陕西
mark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24 09:41 甘肃
已老实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22 23:46 海南
你还恨不得为公司卖命呢,我基本就是按时完成公司给我的任务就行,不迟到不早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22 16:01 四川
已老实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21 13:00 山东
网易确实不行,之前面的时候就感觉不太好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20 10:46 贵州
已老实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20 09:47 北京
哪家公司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21:12 湖南
真对大厂祛魅了,又能去哪啊呜呜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21:03 广东
是不是看部门啊,我朋友在滴滴实习,感觉还可以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20:58 广西
兄弟还在网易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20:48 江西
已老实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18:26 广东
已老实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17:04 江苏
27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16:09 江苏
已老实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9 14:56 北京

相关推荐

平台碎片化带来的适配困境是客户端开发者面临的首要挑战。Android生态的碎片化问题尤为严重,全球上万种不同机型在屏幕尺寸、硬件性能和系统定制化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开发者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处理各种兼容性问题,从低端机的性能优化到厂商ROM的特殊行为适配,再到不同系统版本的API兼容。这种碎片化不仅存在于Android平台,iOS开发者同样需要应对苹果严格的审核政策和频繁的系统更新。相比之下,后端开发者面对的是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器环境,而客户端开发者却要将30%以上的开发时间浪费在兼容性调试这种低技术含量却又必不可少的工作上。技术迭代与业务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让开发者陷入两难境地。苹果和Google每年都会推出大量新技术和新框架,但这些更新在实际业务落地时往往遇到阻碍。企业出于稳定性和成本考虑,通常会选择保守的技术路线,导致开发者被迫同时维护新旧两套代码。更令人困扰的是,一些被官方力推的新技术如SwiftUI和Jetpack Compose,在成熟度和性能上还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方案。这种既要学习新技术又要维护旧代码的状态,不仅增加了工作负担,也让很多开发者感到职业发展的迷茫。性能优化的边际效益递减现象严重影响了开发者的工作成就感。客户端性能优化看似技术含量很高,但实际上投入产出比往往不尽如人意。将App启动时间从1.2秒优化到0.8秒可能需要数周的努力,但普通用户可能根本察觉不到这种差异。相比之下,后端团队的性能优化成果通常能直接反映在业务指标上。更令人沮丧的是,客户端优化的方法论已经高度标准化,很难体现开发者的技术独特性。此外,平台方的各种限制政策也让优化工作变得束手束脚,开发者不得不把大量精力花在应付平台规则而非真正的技术创新上。繁琐的发布流程严重制约了开发效率和创新尝试。客户端应用的更新必须经过应用商店审核,这个过程不仅耗时(iOS审核通常需要1-3天),还存在被拒风险。紧急热修复受到严格限制,使得线上问题的响应速度远低于Web应用。Android平台还面临着用户不愿升级的困境,开发者不得不长期维护多个历史版本。这种冗长的发布周期使得A/B测试和快速迭代变得异常困难,在强调敏捷开发的今天,这种滞后性严重制约了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 岁的我:以为自己突破了大学的围墙,杀入职场,终于能够施展抱负,一展宏图,在mt的帮助下,提交了人生中的第一个PR,独立开发了新接口,将技术文档里边的内容转化为自己产出,那种开心和自豪,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24 岁的组长:同为学院双非本,同为ACM竞赛者,在考研失败后,直接选择了工作。他来到一个新成立的研发组,独自负责一个新的项目,他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开发中,研发组不断扩大,人员不断增多,项目不断完善,他也越来越忙,多次像cto提出涨薪,但薪资待遇不如新人,最终在我入职第二个月跳槽去了杭州。 我为他感到惋惜,但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29 岁的他们:从南方回到北方,从大厂来到小厂,我好羡慕大厂的员工,我好奇地问他,在大厂待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要来西安,来这个小厂呢。他说,自己是北方人,想在北方安家,所以在西安买了房,决定在这里工作。我感到不解,29岁的他,不但技术巅峰,也可管理团队,没必要早早退居二线。35 岁的他们:作为寒假入职的我,第一天上班就看到leader的工位旁有个小女孩玩着玩偶,边研发还要管理团队还要管娃,真的是负重前行。印象深刻,不仅是职场的中坚力量,更是家庭的守护者。 现在回想起来,仿佛看到了未来自己的影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4
14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