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贡献关键能力,openEuler下个五年怎么走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5_11_18_797402.shtml

(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张广凯)

说起操作系统,大家都知道很重要,比较耳熟能详的有安卓、iOS和鸿蒙等,这些都是离普通人比较近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可以用在手机、平板等领域。

而在行业数智化领域,服务器和云计算等关键基础设施,同样离不开操作系统的支撑,国外比较知名的有CentOS和Windows等。与此同时,源自中国的openEuler(开源欧拉)和OpenAnolis(开源龙蜥)等开源操作系统,也在近几年成为后起之秀。

近日,观察者网在操作系统大会2025上了解到,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运营孵化下,去年openEuler在中国的新增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50%左右,今年预计将超过55%,成为中国最大、发展最快的开源OS技术社区。到2025年底,openEuler系操作系统累计装机量预计将超过1600万套。

“中国IT产业处在破茧成蝶的前夜,从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业务软件等层面,我们都有了,虽然每个层面相对全球先进水平可能还有一些距离,但是蓦然回首,看看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其实只有中国和美国。现在的中国,一套完整的IT基础设施全栈体系,已在悄然形成,虽然相对弱一点,但这也给了我们迈向全球化的信心或者底气。”开放原子开源欧拉委员会主席熊伟对观察者网说道。

从发展历程来看,openEuler源于华为自研的服务器操作系统EulerOS,2019年底正式开源,2021年底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从企业主导演进到产业共建、社区自治。与鸿蒙更注重互联和交互不同,openEuler更强调确定和可靠,定位“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支持IT、CT、OT等全场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会上致辞表示,基础软件是战略性产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是生态型产业,必须共创共建共享;是长周期产业,必须长期持续投入。过去五年,在产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开源欧拉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开源操作系统技术社区之一,目前欧拉社区已经拥有超过2100家成员单位,超过2.3万名开发者,全球下载量突破550万,社区成员也在积极贡献上游社区。

截至发稿,开源欧拉社区贡献TOP10

面向下一个五年,AI已经成为openEuler的关键词。熊伟对观察者网坦言,过去五年openEuler主要是补课,解决有和无的问题,下一步要从跟随到引领。“今年是下一个五年周期的开局之年,从技术上一定是全面拥抱AI,最近我们在社区里面孵化了25个开源项目,其中有22个都是AI相关的。AI在渗透各个领域,今年最重大的变革就是做AI转型。”

说到AI,就离不开算力,也就离不开服务器。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从千亿到万亿,推理时延从50ms走向15ms,传统服务器集群的堆卡模式,已无法实现算力的线性增加。尤其是,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MoE(混合专家模型)成为主流模型结构,其复杂的混合并行策略带来巨大挑战。

在这种趋势下,无论是英伟达,还是华为、百度、中科曙光等厂商,都在不断讲超节点概念。

以华为的定义来看,超节点应具备6大特征:总线级互联、平等协同、全量池化、协议归一、大规模组网、高可用性。它事实上就是改变过去的“主从架构”,构建一台能学习、思考、推理的超级计算机,物理上由多台机器组成,但逻辑上以一台机器学习、思考、推理。

超节点正在成为AI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常态,也推动着操作系统的革新。“超节点重构了整个IT软件栈,这个工作量超级巨大。openEuler去年年底在24.03发布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预埋了接口,就是怕超节点上来以后,如果不预埋这些东西,会对兼容性、API兼容、ABI兼容产生巨大的破坏,所以去年就开始做这些准备,今年在这些接口基础之上,把能力、框架首先融合进去。”熊伟说道。

这次大会,openEuler社区宣布开启新的5年发展之路,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openEuler 24.03 LTS SP3),将于2025年12月30日在社区上线。

华为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在会上致辞表示,华为已经开放灵衢互联协议2.0,支持产业界伙伴打造基于灵衢的超节点,还将向开源欧拉社区贡献支持超节点的操作系统插件代码,提供“内存统一编址”、“异构算力低时延通信”和“全局资源池化”等关键能力。

图源:观察者网

但熊伟也提到,从社区版本到商用厂商发布版本还有一些周期。“企业买超节点有两类,一类是互联网、云厂商等,买完超节点直接用openEuler社区版本,有自己的开发能力和运维能力。还有很多客户,买完超节点不可能开发运维操作系统,会买商用操作系统。这时候麒麟软件、统信软件、麒麟信安等等这些操作系统厂商要提供服务。比较幸运的是,因为社区的商业合作伙伴联系很紧密,大家基本达成共识,明年会发布商用版本。”他说道。

对openEuler来说,全球化是未来五年的另一个关键词。“我反对‘中国主导’这个词,我们的标准说法是源自中国。openEuler第一次开技术委员会只有几个人,即使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定的目标很简单,国际化是衡量openEuler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我们和全球15个主要的开源基金会形成了很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我们出海和全球化,更多要强调合作。如果社区丢掉了合作的魂,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熊伟对观察者网坦言。

会上,AMD、浪潮云、神州数码新增成为开源欧拉社区捐赠人。这意味着Intel、Arm和AMD三大芯片企业均成为社区捐赠人。同时,凝思软件、中软国际、Wind River、统信软件、软通动力、超聚变、润和软件、麒麟软件、麒麟信安等成为社区首批全球化先锋伙伴。

杨超斌在会上表示,华为将与社区协同,推动与Linux Foundation AI&Data、PyTorch等AI领域全球性开源组织深度合作,深化AI运行时、向量数据库、云化部署等技术专题落地。同时,华为将协同社区数十家OSV、ISV伙伴,面向海外客户提供openEuler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开源欧拉全球化进程。

“openEuler出海一定不是独立的出海。”熊伟对观察者网坦言,回首过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本质还是以西方或者美国体系为主的出海,随着地缘政治的影响,再做一个设备或者单独的软件,和西方某个公司去适配或者某个体系适配,过往可能是不错的,现在变成不可能。

“这就要求我们再次出海,是体系化地出海,在全球范围内把体系建立起来,并让它逐步变强,形成世界新的选择、更优选择。这种体系化和对方进行竞争,在竞争中最后寻求合作,不是你死我活把谁杀死,还是回到正常的合作路径中。从openEuler的战略布局来讲,未来一段时间内,一两年两三年内,我们也会跟中国大部分企业的选择是一样的,还是聚焦在‘一带一路’相对来讲我们的概率会更大一点,这是我们的整体策略。”他说道。

#华为#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