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9Java0基础➡秋招4×大厂offer,这一年我到底干了什么?

直到今天我才有空来回顾这一年,今年是摸着石头过河稀里糊涂的一年,是被现实创的稀碎的一年,是多线程并行让自己这个单核CPU的过载一年。博主在今年年初开始第一次通过视频课程学习到java基础,到3月底拿到2个互联网大厂暑期实习offer,再到秋招面试拿到了团子、福报、宇宙、jd的四个后端offer,并且在秋招面试的时候主播已经能明显感觉出来:只要不是kpi面我就能过,今天就对这一年进行复盘,也顺便给迷茫期的你一个“实战视角”。如果重来一遍,哪些事我会更加坚定的去执行,哪些事我会坚决避免?

简历:让你有资格被看到

简历没内容=你这人在公司暂时不存在。很残酷的事实是身边很多同学、包括自己都经历过简历挂,更何况我自认为学历已经很不错了,所以简历一定要有内容,让观看你简历的人在短时间内就找到亮点,我理解面试官眼前一亮的好简历包括以下几点:

1. 学历绩点过得去(但不是核心竞争力 )

2. 有与岗位匹配的经历或者技能

3. 项目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写,举例:“用XX方法解决了XX场景下的XX问题,XX效果提升了XX”。

回头看,我觉得后两点更重要,学历只是附加值(但是不排除某些大厂就要硬卡学历),但据我所知国内还是有一些top级别的大厂不看学历的。对于0基础0实习的人来说,有两个相对比较现实的路径:找一个不错的项目、复现一个好项目,并且用STAR法则将项目写在简历上,直接硬刚暑期实习。但是更稳妥的方法是先有一段项目经验,它可以是网上开源的课程/付费社区的课程…用它去找一段日常实习,再用日常实习去做跳板找暑期实习。

25年,找暑期实习金3银4时期有相关日常实习的同学基本就是“人上人”了,明年后年一定更是这样。据我所知今年金3时期找到大厂实习的几乎都是有日常实习的,能0实习3月份找到暑期实习的人同校/圈子里真的不多,基本都是top院校+学习能力超强的那一类人。如果你不是这类人,建议不要直接尝试0实习找暑期,亲测很痛苦。总之,在简历层面,充实自己的相关项目经历,最好去拥有一段日常实习,最根本的目的是在简历层面证明自己有解决问题的潜力。

八股真正的意义:划重点

网络上所有的声音都在说算法题和八股是考察的重点,也有形形色色的八股知识点,但是其实恕我直言,网络上70%~80%的八股都没什么用,因为对于考生来说,八股资料真正的意义在于“划重点”而不是收集一大堆毫无重点的资料让考生自己去“全盘扫描”。

在我看来,八股是包括java本身、计算机基础学科、后端技术栈相关知识,就我而言,其中我收集的、面试考的最多的、三个板块是“java线程安全、redis、mysql”并且每一个模块的八股知识也都只是考固定的几个知识点。比如,java线程安全里面会考察:线程与进程、并发与并行、无锁并发(cas/atomic/LongAdder/Concurrenthashmap)、volatile、synchronized、reentrantlock… 等等。同样,在redis和mysql中考察的知识点和每个知识点的问法都是一样的,这些是面试的精髓,也是我一次次通过复习、面试、复盘,筛选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把这些高频知识点、常见问法吃透比内种“300题八股大全”从头到尾背诵强10倍。

算法:不当大神,但要过线

坦白讲,我并不是什么算法大佬。我属于,刷的不多但是“对路子”的类型。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不是刷题数量截图,而是只围绕后端高频考点刷题,把面试里最可能遇到的那一撮题练到不容易翻车。题源以hot100/代码随想录/对应公司的高频题为主,按专题刷:数组&双指针 → 链表 → 树 → 排序 → 简单DP。每道题至少经历三次:第一次自己硬想,第二次看题解整理“自己最顺手的一种写法”,第三次(面试前)闭眼写出来并把思路说清楚。

结果就是,我在面试里面的表现属于“不惊艳但稳定”的那一类,面试官曾经在面试的时候评价我 算法能力并不是最突出的一类,那是思路清晰,够用。其实对于后端岗位来说,这就够了。

多面试,在“被问懵”中成长

说起来很可笑,我在24年年底参加了某车企的后端面试,这是我的第一次技术面。当时我还没有任何项目经历,仅仅凭自己刷了两遍leetcode hot100和一点点基础八股,带着试试看的心态,就去参加面试,结果就是被问的面红耳赤,一问三不知,最后面试20分钟就结束了,其中10多分钟都并没有聊技术,也许面试官看出来我很紧张,所以面试官一直在跟我“唠家常”环节尴尬的气氛。

但是其实回过头来看,这次面试算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技术面,去直面高压下脑子空白答不出来的状态、切实感受面试官问题是如何提的。这一次面试让我对技术面祛魅。所以,如果让我重开一次,我希望在金3之前尽可能多的去参加面试(可以从第三方平台上约面,不占用正式投递名额),目的不是通过面试,而是去努力在高压下完整答出知识点

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如果整场面试都是:面试官提问 → 你回答 → 面试官质疑 → 你再解释……大概率是过不了的。但如果在对你某个回答有疑问时,你能很冷静地说出“1、2、3 点自己的看法”,能和面试官形成观点交流而不是“被审问”,那通过的概率会高很多。所以我给自己总结一套“通过标准”就是:能在技术上和面试官正常交流,而非被被动挨问一场面试达到这个标准,大概率能通过。这一点真的很难从书本上去练出来,只能靠一场场面试去积累出来。

如果重来,一定要做/避免哪些事?

说了这么多,回到一开始丢出来的那个问题:如果让我再重走一遍这一年,我到底会更坚定去做什么,哪些事又是绝对不想再来一次的?先说会更坚定去做的事吧。

一:早点把“能写在简历上的东西”写出来。而不是像我一样前期一直学基础、刷题,项目拖到很后面才开始弄。哪怕一开始只是一个课程项目、一个小 demo,也比简历上一片空白强太多。早点有东西写在简历上,后面你会发现所有事情都更顺一点,实习、面试都好推动。

二:把八股和算法的重点再缩一缩,只打高频那一块。我现在回头看,很多时间是浪费在“看起来很努力,但其实不太考”的内容上了。如果再来一次,我会更死心眼一点:就盯着 Java 线程安全、Redis、MySQL 这三块,把常问的问题吃到能讲、能写,再往外扩;算法也是,就把那几百道高频题吃透,而不是为了好看去堆数量。

三:更早、更主动地去面试,多挨几次“被问懵”的打击。之前总觉得“再准备准备,再去面”,结果第一次技术面就是在车企被当场教育。其实那种高压状态、脑子一下子空白的感觉,是平时再怎么刷题也模拟不出来的。如果我能在金三之前多面几场练手面试,可能后面很多正式面试,就不会那么慌。

然后是“坚决不想再来一次的事”。

一:0 实习硬刚大厂暑期。这一步真的非常折磨人,信息不对称、心态爆炸,还容易怀疑自己。除非你真的是 top 院校+学习能力很强那一挂,不然我现在真心建议:先老老实实搞一段日常实习,把“简历存在感”先做出来,再去冲大厂。

二:打印一大堆八股 PDF,从第一页背到最后一页,然后自我感动。当时我也干过类似的事,后来发现真正被问到的,就那几个点,问法都差不多。与其摊开一个大范围乱啃,不如承认自己时间有限,把能考的那一撮啃扎实一点。

三:长时间只刷题、不练表达,以为“我会写=我会答”。这个坑真的很隐蔽。很多题你在家能写出来,但一到面试,一紧张、一被追问“为啥这么写”,就露馅了。如果再走一遍,我一定会更早开始练“边写边说思路”,甚至对着录音机练一练。

大概就是这些,写下来其实有点丢人,但这确实是我这一年最真实的样子:有运气,也有瞎撞;有被夸的地方,也有很蠢的地方。

都看到这里了,屏幕前的你一定也是希望最终能进入大厂的同学。现在的你最希望立刻去做的一件事,或者停掉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写下来,给未来的自己留一个记号!你一定也能够成功的!

#java##后端##互联网##秋招#
全部评论
双9是哪个9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8:42 湖北
太强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8:32 浙江

相关推荐

给🐭🐭个面试机会...:我擦seed✌🏻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6
10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