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流量传感器行业报告:市场份额、规模、增长率、厂商分析2025-2031
2025年11月,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隶属广州环洋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2025年全球市场气体流量传感器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作为聚焦传感技术核心领域的专业报告,其系统覆盖全球气体流量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区域分布、厂商竞争格局,深度拆解不同类型产品的性能差异与价格特征,以及工业、医疗等下游领域的需求痛点,同时深挖西门子、霍尼韦尔等龙头企业的产品优势、营收结构及战略布局,为传感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投资机构提供高价值决策支撑,助力精准把握市场行情、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气体流量传感器作为精准测量气体体积或质量流量的核心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医疗呼吸监测、环境监测等关键场景,其测量精度、响应速度及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诊疗效果与环境数据可靠性。随着工业4.0推进、医疗健康产业升级及环保政策趋严,市场对高精度、低功耗、抗干扰的气体流量传感器需求持续攀升。本报告以2020-2024年权威数据为基础,精准回溯全球气体流量传感器市场发展历程——涵盖技术迭代(从机械式到热式、超声波式)、产能分布变迁、行业标准演进等核心维度;结合传感技术国产化突破与新兴应用场景拓展趋势,对2025-2031年市场规模进行科学预判,11年完整数据维度为企业全方位布局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GIR专项调研数据显示,以收入计,2024年全球气体流量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865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将稳步增长至1423百万美元,2025-203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7.6%。这一稳健增长态势源于三重核心动力:一是工业领域过程控制需求升级,石油化工、半导体制造等行业对气体流量监测的精细化要求提升,推动中高端传感器渗透率增长;二是医疗健康领域需求爆发,家用呼吸机、麻醉机等设备的普及使医疗级气体流量传感器需求激增;三是环保政策收紧,VOCs监测、烟气排放检测等场景带动环境监测用传感器销量增长。目前全球市场竞争呈现“国际巨头主导高端、本土企业中低端突围”的格局,核心企业包括西门子(Siemens)、霍尼韦尔(Honeywell)、艾默生(Emerson)、ABB、费希尔-罗斯蒙特(Fisher-Rosemount)、横河电机(Yokogawa)、恩德斯豪斯(Endress+Hauser)、欧姆龙(Omron)、松下(Panasonic)、盛思锐(Sensirion)等,这些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品牌口碑及全球化服务网络,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一、产品与应用:技术特性与场景需求精准匹配
1. 产品类型:热式占比领先,超声波式增速突出
全球气体流量传感器市场根据测量原理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适配不同场景的精度与环境需求:热式气体流量传感器2024年占比达38%,凭借体积小、响应快(响应时间≤10ms)、适用于低流速场景的优势,在医疗呼吸设备、电子元件冷却监测中广泛应用,盛思锐的SFM3000系列测量精度达±1.5%FS,成为家用呼吸机核心部件;差压式传感器占比25%,适用于中高压工业场景,如管道天然气流量监测,艾默生的罗斯蒙特3051系列可在-40℃至85℃环境下稳定工作;超声波式传感器占比18%,以非接触测量、无压损的特点在大管径工业管道中应用广泛,西门子的SITRANS FUS系列测量范围覆盖0.1m/s至15m/s,年增速达12.3%;其他类型(包括容积式、涡街式)占比19%,在特定工业场景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报告详细梳理各类产品2020-2024年销量、收入及价格变化,结合传感技术微型化趋势预测2025-2031年发展走向。
2. 应用领域:工业与医疗双轮驱动,环保领域增长显著
气体流量传感器应用领域呈现“工业筑基、医疗领跑、环保崛起”的格局,需求与行业发展政策高度相关:工业制造领域是最大应用场景,2024年占比达35%,石油化工、半导体晶圆制造、食品饮料加工等场景的过程控制需求带动传感器用量,恩德斯豪斯的Proline系列在化工反应釜气体流量监测中市占率超20%;医疗健康领域占比28%,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年增速11.5%),呼吸机、麻醉机、制氧机等设备对传感器的生物相容性与测量精度要求严苛,欧姆龙的医疗级气体流量传感器通过FDA认证,广泛应用于高端医疗设备;环境监测领域占比17%,各国环保政策推动VOCs监测、烟气排放检测设备普及,ABB的AQF系列传感器在工业废气监测中表现突出;其他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占比20%,航空航天领域对传感器的耐极端环境能力要求极高,霍尼韦尔的定制化产品占据主导。报告对各应用领域2020-2031年销量、收入及价格趋势进行细致分析,为企业产品布局提供明确方向。
二、全球格局:区域分布与企业竞逐态势
全球气体流量传感器市场区域分布与工业发达程度、医疗健康投入及环保政策力度高度相关,企业竞争围绕技术研发、行业认证及客户绑定展开。报告聚焦五大核心区域,深度拆解各地区市场规模与增长逻辑,重点呈现头部企业的市场地位、收入及份额占比,还原市场竞争态势,为企业区域布局提供精准参考。
- 区域市场:亚太主导增长,欧美占据高端: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市场,2024年收入占比达45%,中国、日本、韩国构成核心增长极,中国凭借制造业升级、医疗设备国产化及环保政策收紧,成为区域增长引擎,2024年增速达9.2%;北美市场占比27%,美国依托高端制造与医疗健康产业优势,需求稳定,霍尼韦尔、艾默生等本土企业市占率合计超50%;欧洲市场占比22%,德国、英国的工业自动化与环保监测需求旺盛,西门子、恩德斯豪斯引领技术发展;南美及中东非洲市场占比分别为4%和2%,随着工业基础完善与环保意识提升,未来增长潜力显著。报告完整呈现各区域2020-2031年销量、收入数据与预测。
- 头部企业:国际巨头垄断高端,本土企业细分突围:报告对全球10家核心企业深度剖析,Top3企业(霍尼韦尔、西门子、艾默生)2024年市占率合计达36%,霍尼韦尔以14%市占率居首,其通过全系列产品覆盖与行业解决方案能力,在工业与航空航天领域占据优势;西门子凭借工业自动化领域积累,在过程控制用传感器市场市占率超12%;Top5企业市占率超55%,恩德斯豪斯、横河电机依托工业传感技术优势拓展市场。企业竞争呈现“技术分层”特征:国际巨头聚焦医疗、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通过严苛行业认证(如FDA、ATEX)建立壁垒;本土企业则在中低端工业与民用领域凭借性价比优势突围,部分企业在环境监测等细分场景实现进口替代。报告分析各企业2020-2025年收入、毛利率及最新动态,如霍尼韦尔2024年推出的低功耗传感器系列,适配物联网远程监测场景。
- 竞争焦点:技术突破、认证布局与生态合作:当前市场竞争核心集中在三方面——核心技术突破,高精度芯片研发与抗干扰算法优化成为关键,盛思锐在MEMS热式传感芯片领域投入巨额研发;行业认证布局,医疗、航空航天领域的严苛认证(如ISO 13485、AS9100)成为高端市场准入门槛;生态合作深化,与设备制造商开展联合研发,如欧姆龙与迈瑞医疗合作开发呼吸机专用传感器。行业并购活跃,2023-2024年艾默生收购环境传感企业、西门子拓展医疗传感业务,新进入者面临较高技术与资金壁垒。
- 产业链视角:上下游协同支撑技术升级:产业链上游为核心元器件与原材料供应商,包括MEMS芯片、敏感元件、封装材料厂商,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在芯片领域占据主导;中游是传感器制造企业,负责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及校准,技术门槛集中在芯片设计与精度校准;下游是应用行业,涵盖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环境监测等,最终应用于各类终端设备。上游芯片微型化推动传感器体积缩小,下游设备智能化牵引中游产品集成数据传输功能,报告通过产业链分析帮助企业洞悉上下游市场机会。
- 市场动态:五力模型与趋势研判:从竞争格局看,行业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强,国际巨头凭借技术与品牌优势形成垄断;潜在竞争者进入壁垒高,需突破技术与认证双重门槛;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核心芯片与敏感元件依赖少数厂商;购买者议价能力分化,高端市场客户更关注品质,中低端市场价格敏感度高;替代品威胁较小,不同原理传感器适配特定场景,难以完全替代。驱动因素包括工业自动化升级、医疗设备普及、环保政策收紧;阻碍因素包括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研发投入大。未来趋势指向“智能化”(集成AI故障预警)、“低功耗”(适配物联网场景)及“多参数集成”(同时测量流量与浓度)。
三、报告价值与研究细节
这份由16章内容构成的报告,采用文献研究法、行业访谈法及数据建模法,从气体流量传感器的基础定义与统计范围切入,层层深入至企业竞争格局、区域市场分析、产品与应用细分、产业链及销售渠道研究,结合11年完整数据与五力模型分析,全面呈现市场全貌。报告可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规模与发展动向,掌握政策引领作用以优化布局,通过竞争对手分析规避风险,借助历史与预测数据洞悉行情,挖掘上下游机会寻求效益突破口,为各类市场参与者提供精准前瞻的决策支持。
出版商:广州环洋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