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届秋招公司红黑榜:秋招避坑指南与良心推荐
秋招战役过半,有人已手握心仪offer,有人仍在茫茫职海中寻觅。在这场信息不对称的竞争中,企业的真实面貌往往需要亲身体验才能知晓。为此,众多26届求职者用亲身经历共同绘制了这份秋招红黑榜——既有暖心企业的真诚以待,也有槽点满满的踩雷经历。
一、红榜企业:秋招中的"良心之选"
红黑榜信息基本结合网上以及校内同学等周围人的真实经历,我只能说现在的秋招变的越来越早了,秋招变成了提前批确信,很多 HC 拉满后,都不再面试了,或者把一些已经在面试流程中的直接结束。
建议大家在准备好八股、算法和自己简历项目的难点和亮点后就可以早早去投递简历了,现在10月底,一般来说中大厂只能等捡漏了,很多中小厂和外包厂现在依然还是招人的。
高效专业型:流程体验极佳
- 小红书:今年秋招的"顶流","给的真的很多,绝对的诚意满满",且"面试流程高效,存在一天完成所有面试"
- 华为:部分部门实现"线下3h速通",云计算BU"流程快(部分岗位10天内出结果)",且"五险一金按最高比例缴纳"
- 京东:流程顺畅,"面完第二天就有消息",甚至有"面完当场oc"的极速体验
人文关怀型:面试体验温暖
- 美团:被多位求职者评为"面试体验最棒","面试官都很尊重人,很温和"
- 哔哩哔哩:氛围轻松,"没有那么压力,谈笑风生的感觉"
- 招银网络:面试官态度友好,"两个面试官都挺不错,笑呵呵的"
机会多元型:岗位开放包容
- 字节跳动:"招聘规模显著扩招",AI岗位占比超90%,且"流程透明(每轮面试后24小时内反馈)"
- 百度、滴滴:"提前批启动较早,HR沟通专业且有耐心"
- 轻舟智航:作为自动驾驶黑马,"不海笔海面,HR响应快",适合"非C9但技术扎实的同学"
二、黑榜警示:这些"坑"你需要知道
一般都是卡学历,或者说面试流程非常不明确的,很多要靠学历和相关的熟人才能够的着,然后大家选择时要注意企业文化,以及各个部门的项目组的氛围,这非常重要,一定要问清楚薪资结构,一般HR面就能了解大概,然后再详细问清楚,对于加班互联网一般是百分百有,自己去XXX软件上搜也行。
流程黑洞型:效率低下体验差
- 拼多多、得物、米哈游:并列黑榜TOP1,存在"强制内推,评论区各种广告",且"笔试难度高,给求职者感觉'不太想招人'"
- 阿里云、蔚来、饿了么、58:"流程不透明,笔试后长期无消息,最终直接发感谢信"
- 科大讯飞:"流程卡壳严重(部分候选人系统状态显示面试中长达2个月)"
文化堪忧型:加班严重体验差
- 蔚来除流程问题外,还涉及"HC极少却大量开放岗位",且"面试中面试官多次迟到、不开摄像头"
- 某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宣称年薪30W+股权激励",实际"薪资拆分比例为60%基本工资+40%绩效",且"绩效几乎拿不满"
- 经纬恒润:"面试体验极差(如二面中途断电、HR已读不回),实习期间强制加班且无转正机会"
诚意不足型:招聘如同作秀
- OPPO:"校招HC极少(如2026届算法岗全国仅招10人),面试淘汰率超90%"
- 某上市外包公司:"以接触核心项目为诱饵签约,实际分配维护老旧系统;临近毕业以岗位取消为由毁约"
三、理性看待:红黑榜的使用指南
总的来说,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你得有选择,才能做选择, 我收获就一个offer,你还怎么选呢?建议秋招先至少签一个保底,去抗风险,违约金一般是3K左右,其实还好,毕竟现在的环境比较差,然后春招可能会更恶劣,我觉得对于双非的同学来说,有时候运气>实力,千万别太焦虑,现在很多东西都是形成不了正比的,你说你室友根本没努力,可能还收获个10+K的offer,这也是有可能的!
红黑榜的本质是参考,非标准答案
每个求职者的经历都有其独特性,同一家公司不同部门、不同面试官的体验可能天差地别。红黑榜的价值在于提供参考视角,而非绝对判断。
多维度验证信息
除了参考红黑榜,还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企业:
- 关注企业官网和官方招聘信息
- 利用线下宣讲会直接交流
- 咨询在职学长学姐获取内部视角
结合个人情况做选择
最终选择应基于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需求。高薪但加班严重的企业适合追求快速成长的求职者,而稳定但晋升缓慢的单位更适合追求工作生活平衡的人。
秋招不仅是一场求职战,更是一次认知升级。
通过红黑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企业的优劣,更是自己对职业发展的思考与定位。
无论面对红榜的诱惑还是黑榜的警示,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片天地。
愿每一位26届求职者都能在秋招季中,避开该避的坑,遇见该遇的星光,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