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导员不批假,应该怎么去实习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虽然我们反对无效内卷,但积累 2-3 段垂类实习经历仍是提升求职竞争力的关键。许多高校将实习安排在大四,可那时再行动往往错失先机。基于实习生及学弟学妹的真实反馈,为大家总结几种行之有效的提前实习策略,助你在不影响学业绩点的前提下,满足企业到岗要求。
一、快速社交版:建立职场联结,解锁远程实习
此方法的核心在于与实习团队建立良好关系。建议先利用寒暑假完成 1-2 个月的线下实习,展现工作能力与积极性。当与同事、领导建立信任后,便可尝试申请转为远程实习。目前,腾讯、京东、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互联网大厂,都有成功转为线上实习的案例。这种方式既规避了长期缺课的风险,可行性也较高。因为对于企业来说,重新招聘新人成本较高,只要你主动维系关系,偶尔送上小礼物表达感谢,转远程实习的成功率会大大提升。
二、瞒天过海版:灵活协调时间,把控风险
这一方法需通过合理请假来平衡实习与学业,需注意分寸,避免因请假时间过长导致休学。具体操作上,可以利用病假、事假等理由向学校申请短期假期,确保在考试等重要时间节点返校。面对实习企业,可因突发考试、学校检查等合理理由请假。但需提醒的是,这种方法对个人随机应变能力要求极高,一旦处理不当,可能面临学业与实习双失的风险。若选择此方式,一定要精准规划时间,及时关注学校动态,谨慎使用。
三、坦诚相告版:沟通争取机会,依赖客观条件
如果你所在的学校氛围开放,辅导员也较为开明,不妨尝试直接沟通。向辅导员和学校说明实习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不过,根据实际反馈,这种方法因受学校政策、辅导员态度等因素影响较大,成功案例较少。若决定采用,需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详细阐述实习计划与学业安排,以提高获批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