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的OC中运气成分的探索研究与设计
总结:你的能力只能决定你的下限,而你的运气可以决定你的上限
自大一来,楼主端过盘子、做过家教、做过中介。实习过大厂,实习过小厂。25届的我,参加过24届的春招,25届的秋招,25届的春招,总结出一个拿offer的经验:实力+狗运。
前几天收到了电信的邮件疯狂轰炸,如下图。
我是真的不想去啊,去运营商。点进去也没个拒绝按钮,就一直发,不答应就一直甩邮件、短信给你,把哥们搞无语了。
但是,有的朋友就会羡慕有个进笔试的机会,他们甚至连简历初筛都过不了。
我的好兄弟,他投了蔚来,蔚来给他筛了,我投了蔚来,蔚来给了面。他投了oppo,oppo给了他oc,我投了oppo,oppo给我筛了。
讲道理,我真不比他优秀多少,我们是相同的学校、专业。我多段大厂实习,他多六级高分英语。
论运气和offer。
运气真的是offer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回顾一下流程:投递-初筛-笔试-复筛-面试-二面-三面(or)-提录用-发offer。
而最核心的流程则是我加粗的部分。
面试这玩意儿主观性很强,你要是遇到一个喜欢技术强的面试官,纵使你巧舌如簧,你没底子,那也是白谈。你要是遇到一个喜欢懂业务的面试官,然后你只懂技术,那你也不一定能过面试。(楼主去年面某东方,面试官给我评价极高,但是没发offer,问了hr,hr说:给你发了你也不会来,一问薪资,上四休二倒班,8000)说白了,主观性强的面试,真的很吃面到好面试官或者契合的面试官的运气。
然后呢,就是提录用,这玩意儿纯粹靠运气,因为不是你能左右的。
著名的“泡池子泡死”其实就是没有hc了,提录用失败。
既然不少你能左右的,不就是运气嘛。
不过佐有策略和信息差,运气也可以弥补,例如菊花的2012池子,硬泡出来的同学也有,但是应该很少吧,而HC多的某计算、ict销服什么的。
能力是你的底气
底气就是给你兜底的底气。
你精通画图,机械师(画图仔)大把的有人要,你精通JAVA,小厂外包饿不死你,你精通财会,5000也不难。
你某很不错的bg,水了四年,进了腾讯的面试,问你:“线程和进程的区别是什么呀?”,你:“写法不同,读法也不同”
(doge)。
我是狗运仔
小学考初中(非直接分配的那种),一次性直接考上,考更好的就落败。
初中考高中,一开始就是踩线生,初二成绩很垃圾,但是最后还是考上了重点。
高中考大学,高一成绩很好,飞扬跋扈,高二每科在及格线边缘跳动,高三比高二高了150分。
大一,当学委进学生会,搞得心力交瘁,成绩勉强没挂科。
大二,彻底放飞自我,挂科好几次。
大三,先把挂科全补过了,实习+竞赛+专利+科研,一年通。
找实习,一直受挫,失败了两个月,春招即将结束才勉强ochik(感谢海康)
秋招,一直没有offer,遇到裁员,hik也不能转正。11月才拿到几个很一般的offer,一直到12.31才得到华子offer。(遇到很好的接口人,hc充足的部门,还得到了3面面试官的赏识和高度评价)。
虽然结果都是好的,但是过程都极其艰难(谁懂)。
说白了,我是狗运仔(/玉面手雷王吐舌)。
#我的求职精神状态##找工作有哪些冷知识##牛客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