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届四段大厂」大厂实习越多越好吗?

前言:

"成长是自己的事情,画饼是别人的事情"

比起 "业务很核心的","暑期包转正的","进来我带你飞" 这些画饼说辞,家人们饼还没吃够吗?

成长是: "拥有完整的新人培养流程,专属新人任务", "+1 每一次 one one 中的交流","业务沟通中思路越来越多","周会上分享你自己的Idea"

当别人愿意花时间在你身上培养时,哪怕不核心也会变得核心

"简历上的实习越多越好吗"

因人而异,有人愿意在一个业务中持续学习,有人喜欢在跑路过程中提升视野,认识新的朋友或老师

但,不要单纯为了丰富履历而疯狂跑路,不要单纯为了自己技术专一而死磕岗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实习产出方法 :

业务产出(p0 -- 主要成长点):

  1. 技术评审文档落地, 与产品讨论需求合理性 (站在产品视角,开发前端需求)
  2. 技术 review (汲取研发同事的意见,不做开发无用功)
  3. 搭建数据看板 (需求价值依靠真实数据去佐证)

例子:

  • 在一个接一个日常需求中,我能感知到业务全链路
  • 利用产品视角,学习业务是怎么运行的,哪些点可以优化
  • ‼️重点:技术的学习从代码层面提升到业务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广告,电商,内容付费知识)
  • 反面例子是:阿里升p8 失败,反思自己需要好好学 Node后端,被锐评说这样更升不上了

提效产出(p1 -- 业务之外的探索):

三大步骤: “抓问题” “找资源” "捞数据"

"抓问题"

抓,就是从你日常业务,或者同事经常吐槽的点中,抓到最核心的问题。 那我自己经历举个例子~

"组里有时候在做页面的性能测试,需要实习生来贡献精力做这些杂活,生成测试报告需要2~4分钟,有一天老大让我做40篇性能报告..........",这是在腾讯里刷到同事文章里的一段话。 好巧不巧,我也有这部分的活要做

所以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 没有提效工具,所以需要实习生来处理。

这个问题已经被同事处理了,留下了源代码和思路,但是这个工具只流动于原作者的组里,现在我这里缺失,并且刚需。

问题变成了: “我缺失工具,但工具有现成资源可用”

2.

"每周五我们都有技术分享大会,需要分享实用的技术工具或前沿技术,但是大家工作量饱和,哪怕分享技术也会因为文档格式和规范的修改浪费大部分时间........."

所以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有现成文档模板,做不到对每一个分享的技术进行规范修改

我观察后发现,完全可以用ai工具进行提效,把内容和规范要求全部投给ai,让其帮忙完善修改,这样大大节省我们动手改的时间

问题变成了: “我缺少对口ai,ai的训练”

3.

"我是一个高强度冲浪的运营s实习生,接到运营一个新活动的需求,我该怎么让活动的指标变得好看呢,........."

所以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指标量冲上去,但是缺人

我拥有高强度冲浪的人设,完全可以把活动推广到日活高的用户,再加上整活文案,吸引抽象高日活群体来点击

问题变成了: “找合适的用户,和抽象文案”

“拉资源”

承接上文

  1. 【问题一】,文档库里找到了源码和技术思路,现在资源到齐,需要把它跑起来,再定制化解决问题

首先,GPT写简易的DEMO,运行后将源码核心内容融入到DEMO中。再按照技术思路将其优化

其次,使用这个工具,能否解决自己手头问题。发现了组里特殊权限的数据不能处理,需要搭配新的工具使用

最后,段位高的同事试用和寻找新问题

2.【问题二】,有司内大模型平台,按照对应步骤拉模型,将文档规范上传,自处理一批训练数据处理,再按照流程应用一波。

先拿已分享的文档进行测试,看能否符合规范要求。有不合适的文档就再加入数据里,走一遍流程。

确保,大部分文档都可以符合规范,再找一批诡异的排版格式进行特殊测试

最后,让经常搞文档的同事试用一波

3.【问题三】,在和活动强属性相关的社群里面,寻找高活用户,进行第一波测试和宣传数据收集。

抽象文案,在某书等热门社区里面,寻找热度最高的节日或爆料事件中,一些高赞评论,或者爆梗,结合到活动里

核心: 司内资源 + 同事资源 + 社群资源,结合来解决问题

"准包装"

收集同事使用的感受和评价,将处理后的问题数据进行量化显示,最后对比相同事件,查看我们的收益比和突破亮点。

核心 : 同事等用户使用的反馈,量化数据的美观增长,同类对比得出个人产出亮点

按照这三个步骤坐下来,我们的产出有面又有里。核心步骤是前两部的完成,最后进行产出包装。

切记: 做工具时,拥有不要想着从 0 到 1 去实现,思考可行性,尽全力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搭建,最短时间最快捷径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校招规划方法论:

  • 正式入职后,拥有丰富实习经验的同学,在短期内与同批校招生会有技术差距
  • 时间拉平到1-2年后,技术差距相近,区分水平依靠的是个人软实力

明晰定位:

实习生需要从基础的工作做起,建立自己的思考。在秋招前,努力丰富自己的八股基础+算法能力,在此之上再去拓宽视角,提升业务思维

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是别人选择培养你的门槛,和你可塑性的证明

后记:

始终觉得,路是越走越宽的,当你觉得选择越来越少时,可能已经到了牛角尖~

不要局限在工作中,拓宽兴趣爱好,认识新的过客!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我的求职精神状态##实习##牛客激励计划##我和mentor的爱恨情仇##找工作有哪些冷知识#
全部评论
新宿你是我的偶像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4 16:04 辽宁
你是我见过最帅的牛客男孩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8 17:56 湖北
新宿老公直播时的文档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7 17:39 湖北
紧跟新宿哥步伐,期待今晚的直播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6 14:18 广东
还是太全面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6 14:13 河南
新宿哥,我是你偶像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6 13:41 广东
你是我见过最帅的牛客男孩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5 17:16 广东
你是我见过最帅的牛客男孩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5 14:20 吉林
学到了大佬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5 13:57 北京
你是我见过最帅的牛客男孩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4 17:40 广东
加油!期待你周五的直播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4 17:16 北京
你是我见过最帅的牛客男孩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4 17:02 陕西
才比我大两岁,眼界层次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4 17:00 陕西

相关推荐

纯朴的商业竞争手段
职场不咸鱼:看来商家也喜欢jd
投递美团等公司6个岗位 > 京东美团大战,你怎么看?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其实本来打算等lastday的时候再写的,但是现在提笔写下这篇总结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想法,今天上午自己被学校发的签到吵醒时才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遂决定写下本文进行总结,虽然现在顶多算2.5个月,但也大差不差喵。回看这段时间的日常实习,我的关键词是:遗憾,焦虑。当然也有快乐的时候,不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前面这两种情绪主导。为了避免后人再次踩坑,我将在本文详细解释我遇到的困难 + 产生的原因 + 应对的措施。同时总结新人实习时除了业务本身,还有如何处理生活与工作上的平衡,调控自身的情绪,让自己恢复到最好的工作状态。本文不会教你实习怎么去做产出,因为有产出的前提是你的心态足够健康,且在工作之余还有时间去...
wuwuwuoow:你的经历跟挺像,但我实力远没你强,现在只能干外包。但解决焦虑这块我应该比你更有经验,因为我曾经也非常迷茫和焦虑: 1.规律作息。无论节假日,都必须在同一时间点睡觉,同一时间点起床。放假睡的多,工作睡的少,这就是典型的作息不规律。将直接干扰前额叶皮层功能,导致情绪波动(易怒、焦虑)。无论上班还是周末,我都是 11:30 睡,7 点起床。7.5h 睡眠,完全足够了。 2.运动。缓解压力,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不要觉得每天没有时间锻炼,都是懒惰的借口。 3.冥想。长期练习会增厚前额叶皮层(理性决策区),缩小杏仁核体积(减少情绪过敏反应,核心),增强情绪调控能力。 方法很简单,任何时候都能做。就是闭上眼睛,只专注自己的呼吸,不去想其他任何事情。你可以尝试一下,你会发现非常难只专注呼吸,会有大量的想法涌现出来(什么走马灯),不要去压抑它们,而是放平心态,把注意力继续放在呼吸上面。 而且最重要的是,冥想让你学会“活在当下”。因为处于冥想的你,除了专注呼吸你还能做什么呢?你什么都做不了。生活也是这样,我们无法改变过去,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能做的只有手头的事情,除此之外什么都别想,因为你无法去改变它们。 4.工作与生活分离。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可不是只有工作。像我放假的时候,从不带电脑回去。放假该玩就玩吧。 上面要是都能做到,其实完全解决不了你工作上的问题,完不成的需求还是完不成,面试该挂还是得挂。不过呢,当你再次迷茫,再次焦虑的时候,你会发现,诶,还好,没这么难受。比如面试挂了,可能以前的你会感觉非常难受。但如果你做到以上 4 点,你还是会难受的,但其实又没这么难受,可能你会这样想:既然挂了我还能怎么样?这公司不要我,有的是公司要我!
投递腾讯等公司6个岗位 >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30
4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