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就业怎么选?过来人的我是怎么选的
先简单讲讲我自己当时的情况吧,或许可以作为一些同学的参考。本人是25届某211通信工程本科生,24年年初的时候,我在考研和工作之前犹豫了很久,在24年3月份下定决心,一心准备就业,24年底顺利签约了华为硬件工程师。
在讲我为什么选择就业之前,先大概介绍一下我们学院2025年考研和就业的比例吧,大概在8:2到9:1之间。不难看出,考研人数比就业多得多,所以也能想象到目前考研竞争压力也是不小的。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选择可能会真的大于努力。
所以为什么我选择了就业?其实大多数同学,我觉得都没有搞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白了就是对于大学的规划不是很明确,以至于一定程度上随了大流。我个人在2023年经历电赛之后,彻底清楚了自己喜欢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说白了就是喜欢实践,并且对科研也不是很感兴趣,尤其是现在做毕设的时候,对读文献、写论文这些确实是提不起兴趣,所以我个人这种情况,是非常适合去就业的,这大概就是我选择就业的主要原因。
对于大多数同学呢,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好好想一想,搞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追求高学历并且喜欢科研,那就去读研;如果对前者不是那么感兴趣,那建议还是选择就业,毕竟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还是比较痛苦的。
下面举几个我身边的一些真实的例子吧。
同学A:对技术不感兴趣,也很清楚自己不适合搞技术,结合自己之前校内一些经历,选择了就业,并且明确自己的目标是非技术岗位,最终拿下多家大厂offer;
同学B:先是准备考研,到8月份左右放弃考研,然后一心找工作,最后也是签约大厂;
同学C:大学期间基本都是在宿舍打游戏,到了大三,随大流去考研,而考研结束后,发现自己大概率可能考不上,然后又匆匆忙忙地从0开始学嵌入式;
同学D:保送直博,但是进组半年后,发现自己不适合搞科研,想找工作但已经没有退路。
其实从上面四个例子来看,同学A和B是对于自己的规划相对清楚的,所以自然结果也是比较好的;而同学C呢,没有清楚的规划,大家干嘛我就干嘛,等发现结果不对劲时,已经晚了。
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真的非常重要!其实重要的不仅是大学期间的规划,等步入社会后,对于个人发展的规划就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