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硕士劝退通信,建议转互联网

通信硕士相关就业情况:
以传统的无线通信为例:包括5g,6g,搭配ai,物理层的编解码,信道研究。。。这些只要你平时研究的都是拿matlab或者python写仿真算法,就业的时候你会发现压根没几个公司开岗位。
[樱花R]已知的就业方向:
1.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室,搭tplink或者烽火大唐这些的厂,这算是就业比较对口的公司,但是我查了开设的岗位,基本只有通信算法或者预研岗位,而且总的来说这些公司招人做通信的趋势也在减少,比如今年中兴就转向大模型,往年还有很多无线通信算法的岗位,今年基本都是大模型了。
2.手机厂,荣米ov,这个也算是比较合适的公司,差不多对口的有通信协议或者标准研究等岗位,我记得前两年有些公司还开了通信算法的,这一两年都没了,基本确认公司的发展战略开始舍弃通信的投入,可以预见hc也会越来越少(但是报考的人却没有减少)
3.运营商:有传闻是说运营商里面想搞技术比较难,,他们负责用别人开发的设备。
4.研究所(军工):几个主要的就是中电科,航天科工等,但是据说进去的人都失悔,因为总包和到手差距太大(50%公积金?)做好月到手不到一万的准备,有些好的所现在也卡双九,而且研究所可能加班和出差多,相比大厂来说应该没那么好。
5.外企:主要是高通三星这些,现在的形式也是懂得都懂。

如果你们搞硬件,比如电子,芯片,arm,,或者搞雷达,定位技术,那就业就广些了:
6.车企:最近的风口,就业机会多,有不少新兴独角兽企业,还有理想蔚来比亚迪。。。主要招聘自动驾驶相关的,尤其是有车相关研究和经验的。
另外机械电子相关的很吃香,叫智能制造方向,很多新兴企业都在搞。
7.半导体,这个最近好像有降温了,这个也不能算和信息工程太多结合的,学微电子集成电路的还行。

8.其他电子设备和机器人:
也是一个小风口,尤其是机器人,大量中小公司和独角兽企业,像嵌入式设备和人工智能都比较合适。

[樱花R]如果已经做了纯物理层通信想要就业基本上只能转码的方向,硬件的方向可能简历筛选看经历,而且成本高,软件开发容易学习一些,而且就业范围广。
上述提到的所有公司基本都会招开发岗,并且就待遇来说,还有数十家互联网公司招人,所以我观察的身边最多的就是转行java做后端。

[樱花R]最后谈谈ai,可能很多通信学生说我们做的课题都是智能通信之类的,如果想靠这个应聘算法工程师或者机器学习的话比较难:
1.现在扩招的主要是llm相关的岗位,通信专业好像以强化学习,联邦学习和简单的深度学习为主,这些方向计算机领域已经卷了很多年了,一般竞争比较大。
2.通信搞ai就主要用他一个算法,就是说很多都是挪用的其他通信文章里面的ai,也就是只是当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前沿的ai算法以及知识体系的完整度比不上专门做ai(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学生,他们发文章都是找ai的顶会)。

#通信/硬件公司求职体验##机械只有转码才有出路吗?##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学硬件吗##如何确定求职岗位##通信和硬件还有转码的必要吗##投票#
全部评论
身边转码的同学很多都去大厂了,努力半年学java,拿个offer很香
1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1 00:06 江苏
计算机专业的科研和大论文搞的也不是java 只能说没早明白科研方向和就业方向是两回事 但是计算机能有一部分人能靠科研找到算法的工作 只要是转码 那就和科研无关 但是计算机专业很早就开始转码 别的专业是没意识到科研方向没法就业 到秋招了才转码
9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1 09:50 江苏
物理层通信是这样的,早知道搞开发去了,算法中最没人要的就是通信算法
8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1 14:19 四川
信号方向的同学基本都转码了。通信方向的都做的物理层,对口的只有研究所、华、荣耀等的预研部门。这一两个月才开始转码,也就能勉强通过一些容易的机考,面试的时候一问三不知。到最后估计是all in 华子
5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9-11 23:45 江苏
即将研一开学,现在转码算晚不?学院要求发论文,感觉占用自学时间😂
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2 20:28 江西
晚了啊,车门焊死了,来不及下车了。研究所可能都不要我...
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1 20:50 湖南
双非通信博士看到这篇感觉前途一片完犊子呀!现在属于是车门焊死并且还在120码高速下不了车那种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8 21:23 江苏
我要找不到工作了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9-16 22:22 黑龙江
实验室的都去转码了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6 22:19 重庆
总有那不信邪的,想在通信物理层搞出一番天地,全国有多少人学通信,通信岗一共就那几个HC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5 16:42 黑龙江
雷达也不行啊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1 11:22 陕西
通信研究生搞联邦学习没有论文的话企图实习冲算法岗现实吗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1-19 07:30 浙江
到手不到一万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可以干一辈子,一般人不理解什么是稳定为王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0-03 13:16 福建
定位方向也不行,需求逐渐萎缩了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9-15 16:59 上海
绷不住了,感觉现在转啥都来不及了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6 13:02 四川
同通信专业,只能说有机会快跑,就业面太窄了,能早转码就早转码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2 16:17 浙江
通信确实不行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2 00:04 江苏
东南无线射频这些不是很强吗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8-21 14:05 北京
通信就是几大院校进运营商加嵌入式加转码,本科期间好多人通信根本搞不明白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8-04 21:47 湖北
你这些同学应该都有实习吧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04 02:04 山东

相关推荐

搬运-Xhs兴职人很多人在刚刚入职时,都曾经历过“蜜月期”。但随着时间推移,加班变多了,成长变缓了……一些新人滤镜褪去了。最近笔者访谈了数十位入职满一年的新人,看看他们的感受,也许能给初入职场者一些启发。1)感觉氛围依然Nice“我们科室一半以上都是年轻人,大家很愿意回答新人的需求,很愿意去解答新人的问题”。“同事间的相处比较简单,没有勾心斗角,就事论事,工作说工作,人际交往比较轻松,不会很负担。”中兴氛围友好,分析下来主要是因为“以师带徒”的文化传承。中兴对金牌导师的关注度非常高,每年不仅有正儿八经的评比,还会荣登荣誉墙、拿奖牌得奖金,还可以获得总裁亲自颁奖的机会等等。其次就是业务发展相对平稳,不会刻意追求“狼性”等恶意竞争,前辈们对新员工表现出的耐心和友好可以说非常宝贵。2)成长焦虑初步显现虽然这些新人普遍认可了公司的入职培训,课程设置,转正答辩培养等,但很多人也开始展现出了对于个人成长的焦虑。“有段时间我觉得工作分配给我有点琐碎,没有成长性,会担心自己做的工作不太重要,是不是危险了,心态其实不是很好,担心是不是领导觉得我没有培养价值了。后来就熬过去了,发现那段时间他就是没有什么新任务可以给我做。”“温水煮青蛙”几乎是所有职场新人在一家企业里共同的担忧,特别是校招入职的同学,高度关注自己的个人成长性、未来的跳槽价值感等,这种焦虑不仅仅出现在普通校招同学身上,甚至SSP也可能会出现。但职人觉得,成长本身就是动态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一条笔直向上的直线。有停滞感、有短期迷茫、无所事事都再正常不过,用长期主义的心态去对抗短期焦虑,其实是从新人到成熟人的必经之路。3)比专业更重要的是心态“一定要完成心态上的转变。如果只把工作当成赚钱的方式,在我们这行会过的很累,为什么活多钱少?但是如果在公司的前五年时间当成学习和储备的过程,找到立足的机会,就会觉得很快乐,很充实。”“学校和公司最大的区别是学生可以自己从1到100去做一个研究,但在公司比较成熟的体系下是从50到51,所以要让自己的眼界更open,不要钻牛角尖。”作者发现,受访的新人中,在大家的学历、专业水平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在对话中表现出积极心态的,通常都是“S青睐者”(月度、半年度考核中的绩优者)。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很大的共同点是善于发现同事和领导身上的亮点,并且为己所用。自我认可是常态,认可他人才是真能耐。
中兴通讯成长空间 78人发布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七月中入职,到今天刚好22天。期间上了17天班,还加了2天的入职培训。培训刚结束的第二天我就被直接安排进项目,连看文档的时间都没有,完全是“干中学”的节奏——而这,还是一个我此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之前的实习主要是做纯软件测试,而现在是软硬件结合的测试。ROS、Ethercat、IMU、RGBD、伺服电机、各类传感器控制……对我来说简直是一脸懵,完全处于“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好学与主动请教”是融入团队、上手工作的最快方式。因此,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便积极去询问相关开发人员。有的开发非常友善且高效——能快速定位问题,并发来详细的解决方案,甚至在远程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还专门跑过来帮我处理(有的开发工区离我足足200多米,需要下14楼再上17楼,真的很感激)。但也有相反的例子。某位开发,我遇到三个问题找他帮忙,结果三次都被草草搪塞,问题一个也没解决。为什么我会反复找他?因为操作文档就是他写的,而他的文档不仅步骤混乱、缺乏逻辑,甚至有些关键步骤直接一句“此操作较为基础,不予介绍”就略过了……我来了一周不到,就优化完了三份操作文档,因为不优化,第一次干的人根本看不懂最近一次测试中,我遇到🤖运控无法启动的问题。因为这台机器人装配方案与前几台不同,我便根据文档作者找到了他,附上了详细日志和问题描述。他只回了一句“需要更换环境设置”,但具体如何更换、在哪个容器的哪个配置文件中操作,却一句没说。我继续追问,能否具体说明一下。他的回复是:“可以去问豆包,软测不能不懂这些。”说实话,我当时直接愣住了。一个刚入职不到一个月、完全没接触过机器人系统底层的校招生,面对的是公司自研、网上查不到任何文档的复杂系统,你让我去问豆包?后来,我靠自己翻了整整七八十页的Ros和Ethercat操作文档,又对照了好几个测试流程文档,才勉强摸索出了解决方案。原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了,结果今晚主管突然开会,说:“以后测试这边遇到问题,先在内部交流,确认无法解决再去找开发。有些开发爱打小报告,喜欢直接在有领导的大群里阴阳怪气。有些人就爱抓住你的小把柄来恶心你……不过我们测试也要强势起来。没有说明文档的提测、缺陷验证,直接打回去。项目上出现的问题直接在项目群里说,别私聊开发,免得扯皮。”听完我当时真有点绷不住了。原来,还有这种人。你文档写得一塌糊涂,不让问问题也就算了,还背后给人捅刀子?部门之间再怎么“博弈”,也不该把“为难新人”当做手段吧。每天都是在摇人Call人的路上,遇到问题,需要摇到系统、通信、结构或者装配来对应解决,测着测着,一台🤖就整到晚上十点
你讨厌什么样的同事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46
119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