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老越吃香?硬件行业前景分析
牛客秋招正式批专场正在进行中!硬件行业名企英特尔、禾赛科技、旷视、吉利控股都在专场中,23届想做硬件工程师方向的牛友们可以去看看!
1. 硬件发展前景
过去二十年是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的急速发展时期,可能很多同学没有关注到硬件,但是近几年受到一些外部影响,大家逐渐发现硬件的东西是急需解决的“卡脖子”问题。
以大家使用到的手机为例,一部手机处理速度快不快、打游戏看视频发不发热、电池是否耐用、信号好不好都是和硬件息息相关,这里面包含了芯片设计、功耗优化、电源、基带/射频/天线等多种硬件工程师的贡献,所有的软件平台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开发。可以说,硬件决定了整个软硬件系统的上限。在当今5G、芯片、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绝对少不了以芯片为核心的硬件系统的支持。
2. 硬件岗位的优势
首先,相比软件,硬件技术的累积效益更高,也就是“越老越吃香”。相信做过硬件的同学应该知道,硬件的问题调试较难,新手会称之为“玄学”。有时候一个新手调试多天找不到问题所在,但是经验丰富的可能几分钟就找到问题,丰富的工程经验带来的效益提升远大于新手的加班。
其次,硬件的试错成本远大于软件。软件的大多数Bug能够在软件平台通过测试人员发现,而硬件一旦出错可能需要重新制作PCB、重新流片等,这就要求硬件人员有较多的经验,也是硬件“越老越吃香”的一个保证。
第三,硬件技术的高技术含量部分门槛较高,培养成本也比较高,培训班冲击的力度要比软件小。比如射频类的设计和布线、自学的门槛较高,且需要一些模电、电磁场等基础。芯片类的岗位同样如此,数字IC设计对数电、底层资源、时序等要求较高,都是需要长期的工程经验和积累才可以胜任。
3. 硬件岗位的个人发展
前面提到那么多硬件的“越老越吃香”,其实硬件工程师的发展已经体现的非常明确:技术是立身之本!不管大家后面有没有往管理岗位转型的考虑,在刚入职的前3~5年还是以扩展自己的技术深度为主、宽度为辅,硬件需以技术服人、以技术立身。
技术:总工、专家、高级工程师、架构师等方向;
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方向。
总结,硬件相比软件相对来讲抗风险的能力稍强,但是不代表进入了硬件行业以后就稳了,特别是近几年比较火热的芯片行业,仍然需要加强自身实力,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