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共读01】《计算机网络》读书笔记01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是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这也是说在我们有生之年,计算机网络会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若是不懂一些计算机的知识,就会被“OUT”。同时,这也是一个机会,但也是看自己如何把握的(有点各安天命的样子),哈哈。
1.2因特网概述
1.基本概念
网络有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网络中的节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图片说明
网络和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构成一个覆盖范围最大的网络,即互联网(网络的网络)。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用户数以亿计,互连的网络数以百万计)。
习惯上,把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特点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逐渐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3.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又常译为因特网服务供应商。例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就是我国最有名的ISP。
ISP: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 (区别在于服务面积、面向对象)
从原理上讲,本地ISP通过路由器连接到地区ISP,地区ISP也通过路由器连接到主干ISP。这些相互连接的ISP共同合作下,就可以完成因特网中所有的分组转发任务。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名词区别(internet/Internet)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连而成的网络。
Internet:专用名词,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4.因特网交换点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为更方便地转发分组和更加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主要作用: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再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
1.3因特网的组成
图片说明
A.边缘部分
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主机(又称端系统)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机A的某进程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浏览器-服务器方式(B/S方式)仍然是C/S方式的一种特例。
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对等连接方式
对等连接方式(peer-to-perr)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方。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这是,两者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放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也称P2P文件共享。
B.核心部分
网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最复杂的部分,因为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台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但不是主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
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 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一个分组。分组又称为“包”,而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包头”。分组是在因特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分组中的“首部”包含了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每一个分组才能在因特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并被真确地交付到分组传输的终点。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10-28 10:48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Java
孩子我想要offer:发笔试后还没笔试把我挂了,然后邮箱一直让我测评没测,后面不知道干嘛又给我捞起来下轮笔试,做完测评笔试又挂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10-21 00:37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C++
小浪_Coding:你问别人,本来就是有求于人,别人肯定没有义务免费回答你丫, 有点流量每天私信可能都十几,几十条的,大家都有工作和自己的事情, 付费也是正常的, 就像你请别人搭把手, 总得给人家买瓶水喝吧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1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