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Web(八) MVC且三层架构分析
什么是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3-tier architecture)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界面层(User Interface 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又称为持久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
Model1和Model2
Model1
所谓Model 1就是JSP大行其道的时代。在Model 1模式下,JSP页面接收处理客户端请求,对请求处理后直接做出响应。用少量的JavaBean来处理数据库连接、数据库访问等操作。所以说,Model1就是JSP和JavaBean。
Model2
Model 1模式的实现比较简单,适用于快速开发小规模项目。但从工程化的角度看,它的局限性非常明显:JSP页面身兼View和Controller两种角色,将控制逻辑和表现逻辑混杂在一起,从而导致代码的重用性非常低,增加了应用的扩展性和维护的难度。
话不多说直接上分析图
java三层架构
业务层(逻辑层、service层)
采用事务脚本模式。将一个业务中所有的操作封装成一个方法,同时保证方法中所有的数据库更新操作,即保证同时成功或同时失败。避免部分成功部分失败引起的数据混乱操作。
表现层(JSP)
采用MVC模式。
M称为模型,也就是实体类。用于数据的封装和数据的传输。
V为视图,也就是GUI组件,用于数据的展示。
C为控制,也就是事件,用于流程的控制。
持久层(DAO)
采用DAO模式,建立实体类和数据库表映射(ORM映射)。也就是哪个类对应哪个表,哪个属性对应哪个列。持久层的目的就是,完成对象数据和关系数据的转换。
表示层(web层)、业务逻辑层(service层)、数据访问层(dao层),图片下析其中的关系
查看9道真题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