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和ROM怎么区分(史上最详细的讲解)
概念
RAM(random access memory)即随机存取存储器,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器的一种,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计算机和手机中一般把其叫做(运行)内存,它的速度比硬盘要快得多,所以运行程序在RAM中,而存放运行时不用的数据则在硬盘中,什么时候需要数据,便把数据从硬盘中拿到内存中。但是RAM也是有缺点的,毕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RAM断电的话会丢失正在运行的数据,这里的断电指的是设备没有了供电且设备内置电源无电。所以,手机中的RAM和电脑中的RAM概念是相同的,RAM即内存越大,能同时在内存中执行的程序就越多,性能一般是越好的。
ROM(Read-Only Mermory)即只读存储器,也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器的一种,而硬盘是外部存储器,所以千万不把这两个混为一种东西,稍微补充一下其发展的历程:在早期,乃至现在,我们主要的存储介质都是磁性存储,也就是磁盘,分为硬盘和软盘,硬盘不太适合做移动存储,因为其磁头容易损坏,不耐摔,而且体积较大,就算是缩小容量任然很难缩小其体积,软盘虽然用作移动介质还算方便,但软盘容量过小,且不够用。而光盘虽然容量大但不易擦写,同时体积也不够小,这时就很适合使用半导体存储介质———ROM和RAM,ROM用来嵌入电脑主板或者做移动存储介质就很合适了,其体积够小,提供的容量可以比光盘和软盘的大,速度也更快,但成本相对更高,而早期的ROM因为技术不成熟所以无法擦写,出厂后就只能读数据,所以叫只读存储器,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在ROM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半导体存储介质RPROM和EEPROM,这两种可擦写,这就不符合ROM的命名,但是由于是在ROM的技术上衍变出来的,所以延用了一部分原来的叫法,此时非易失的半导体存储介质开始得以广泛应用,被大量用于电脑主板的BIOS和嵌入式存储,而后来在这两种技术的发展上又发展出了NAND FLASH闪存,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U盘中用到的技术,同样,因为其体积小,容量和速度均不错,现在手机存储中的emmc颗粒也是用的这种技术,所以手机厂商就把手机的存储容量约定俗成为ROM,其继承ROM断电不丢失数据的特性,而且有着较快的速度。
那么电脑硬盘和ROM又有什么关系呢?由于ROM和硬盘都可以存储数据而且断电不丢失数据,而有都广泛运用于电子产品中,所以有人就对两者产生了混淆。硬盘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硬盘(即磁盘HDD),一种是固态硬盘(SSD),磁盘和ROM没什么关系,但是固态硬盘就不一样了,固态硬盘用到的颗粒也是基于NAND FLASH技术,和u盘以及手机存储有点相似,所以说硬盘和ROM还是有关系的,固态硬盘的存储颗粒是ROM技术发展的产物,但不能说ROM就是硬盘。
简而言之,就是ROM不是硬盘,但是硬盘中的固态硬盘与ROM采用的技术有关,RAM和ROM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器,硬盘则是计算机外部存储器。
ROM一般包括:系统空间+用户安装程序空间+用户储存空间三个部分。
总结一下
RAM-RamdomAccessMemory易挥发性随机存取存储器,高速存取,读写时间相等,且与地址无关,如计算机内存等。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断电后信息不丢失,如计算机启动用的BIOS芯片。存取速度很低,(较RAM而言)且不能改写。由于不能改写信息,不能升级,现已很少使用。
ROM和RAM是计算机内存储器的两种型号,ROM表示的是只读存储器,即:它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计算机关闭电源后其内的信息仍旧保存,一般用它存储固定的系统软件和字库等。RAM表示的是读写存储器,可在其中的任一存储单元进行读或写操作,计算机关闭电源后其内的信息将不在保存,再次开机需要重新装入,通常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各种正在运行的软件、输入和输出数据、中间结果及与外存交换信息等,我们常说的运行内存主要是指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