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里,学历和技术的优先级,其实像“门票”和“通行证”的关系——缺了谁都可能卡关,但作用阶段完全不同。

学历:第一道筛子,决定你有没有机会“被看见”

校招时,企业面对成百上千份简历,最省时的筛选方式就是学历。尤其是大厂、国企或热门行业,会直接划定“本科起步”“985/211优先”的硬门槛。这不是歧视,而是高效缩小范围的手段:同一岗位,清北复交和双非院校的简历堆在一起,HR很难在短时间内验证技术水平,学历就成了“初步信任背书”。
比如我之前帮HR筛过简历,某互联网公司的算法岗,直接过滤掉了本科非计算机相关的简历——不是说这些同学技术不行,而是岗位竞争太激烈,学历成了最直观的“淘汰标准”。

技术:第二道关卡,决定你能不能“留下来”

过了简历关,学历的权重会直线下降,技术能力开始主导结果。笔试考算法、面试问项目、现场实操写代码……这些环节里,哪怕你是顶尖名校,技术不过关也会被直接刷掉;反之,若你有拿得出手的项目经历(比如独立开发过小程序、参加过技术竞赛获奖),哪怕学历稍弱,也可能被破格录用。
我认识一个双非本科的学长,因为在GitHub上有一个星标过千的开源项目,校招时直接跳过初筛,拿到了字节的offer——他的技术成果,比学历更有说服力。

总结:学历是“敲门砖”,技术是“铁饭碗”

- 若学历普通,一定要靠技术“破局”:多做实战项目、考行业认证、参加竞赛,用硬核成果弥补学历差距。
- 若学历优秀,更要夯实技术:别以为名校光环能保你通关,校招中“高学历低能力”被刷的案例太多了。
- 对企业来说,学历是“降低筛选成本”,技术是“保证岗位适配”。校招本质是找“性价比最高的潜力股”,两者缺一不可,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天差地别。

所以,与其纠结哪个更重要,不如双管齐下:学历不够时,用技术筑高壁垒;学历够时,用技术拉开差距——这才是校招的最优解。#校招阶段,学历VS技术哪个更重要?#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女面试官,难度挺大的。1h30min1.  问问专业相关,自动化是不是比较偏硬件,回答我们学校偏软和算法2. 拷打公司项目,问了很多业务场景和背景,这块比较吃力,因为工业场景说起来比较复杂。3. 项目有什么难点:说了性能优化相关,追问react, fiber原理,增量更新,diff原理。4. 有没有做什么组件服用(面试官想问的是组件封装),封装了简单的一些工具。5. 开源项目: 怎么想起来做开源的?6. 项目有没有上线过,(还没有一些大型项目用过)7. 架构升级是怎么做的(巴拉巴拉10分钟)8. 个人项目介绍(10分钟)9. 有上线吗?(汗流浃背,玩具项目怎么上线)10. 项目有用过monorepo,说说monorepo的优缺点,追问技术选型11. 项目后期的规划(回答说AI全干了)12. 做题: react的闭包陷阱。 追问原理13. 做题:手写Promsie(先写了不带递归的版本,后续写带递归的,啃哧半天面试官说思路没问题)14. 做题: 给定两个字符串 s1 和 s2,判断 s2 是否包含 s1 的排列(即 s1 的某个排列是 s2 的子串)。输入:s1 = "ab", s2 = "eidbaooo"  输出:true  解释:s2 包含 "ba"(s1 的排列)    先用全排列+ inclueds做出来了,追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回答说可以用map + 下标来判断,写一半说时间不太够了,思路没问题。15. 反问:团队有哪些AI提效工作?16. 反问:团队对于成员对业务的理解是什么要求?答:根据职级看17. 反问:有没有什么学习的建议:答:暂时没有。可以多关注AI应用的落地。许愿三面😭。
查看14道真题和解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