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阶段性总结 (想摆烂了)

bg:菜鸟一枚,本2硕9,医学图像处理方向,无论文,2段中厂实习。
投递岗位(算法岗):计算机视觉,多模态,AIGC,机器学习、搜索推荐

主打一个海投,已经投了大大小小5.60家了,有消息的:

简历挂:TP-LINK提前批、深信服提前批、OPPO、文远知行、中兴、万得、米哈游、虹软提前批、滴滴提前批、小米未来星、淘天T-Star、MinMax、歌尔、埃科光电、智谱华章、蚂蚁、饿了么、字节跳动

测评:腾讯、传音控股、联影(已挂)、去哪儿旅行(已挂)、传音控股、宁德时代、迈瑞医疗、TCL

笔试:大疆(已挂)、猿辅导、招银网络科技、4399、腾讯音乐、阿里国际、拼多多(已挂)、菜鸟、携程、SHEIN、三七互娱(已挂)、喜马拉雅、360、小米、英伟达

一面:6.25科大讯飞飞星计划(已挂)、7.22作业帮(已挂)、8.20合合信息(已挂)、8.23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已挂)、9.3顺丰(二面拒)、9.5完美世界、9.7得物、9.14小红书(秒挂)、9.20vivo(线下拒)、10.17网易云音乐(已挂)、10.22商汤

二面:9.19寒武纪(已挂)、10.12虾皮(已挂)

面试通过泡池子:百度提前批(9.16录用评估)、科大讯飞正式批(8.10HR面)、京东(9.28线下四面)、阿里云瓴羊(10.9HR面)、华为计算产品线(10.15线下面)、海康威视(10.16HR面)、滴滴(10.21加面)

OC:美团(9.9意向书)、快手(10.20意向书)

累了,想躺平了,等等泡的几个池子,再投一些国央企好了。后面随缘更新,干不动了,顺便问下应届生有哪些推荐的国央企。

---------------------------------------------------------------------------------------------------------------------------

再总结一下央国企的投递情况:

简历投递: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国移动、电科10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农发行、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国网信通集团、国网南瑞集团、中石化、中海油

测评:国网南瑞、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中石化、中海油

笔试: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农发行、中国移动(和中行冲突了怎么办啊)

一面:中移杭州研发中心、招商银行杭州分行(已挂)、招商银行合肥分行

最近又萌生了考选调的念头,人总是想要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啊

#秋招提前批,你开始投了吗##秋招开了,你想投哪些公司呢##25届如何提前做秋招准备?##算法##央国企投递记录##晒一晒我的offer#
全部评论
你这还菜鸟😇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9-10 18:39 陕西
请问在泡池子和oc的这些公司投的都是什么方向的算法岗呀?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9-14 12:12 上海
请问是有搜推的实习嘛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0-16 13:09 上海
大佬 能问问美团的tl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9-14 23:41 北京
蹲蹲大佬的面经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9-11 18:36 广东

相关推荐

昨天 11:30
运营
黄仁勋又来中国了,而且一次比一次“会来事”。在北京35℃的高温里,他坚持穿着标志性的黑皮衣,与雷军合影;几天后又换上绣着龙纹的唐装,在链博会上用中文致辞。他的每一次露面,都不像是普通的商务行程,更像是一次次为中国观众量身打造的“演出”。姿态摆得到位,情绪调动得精准。但这些热情的表演背后,其实藏着压力。他是那个被称为“AI时代最重要商人”的人,但这次来中国,背着的是英伟达55亿美元的库存,还有在中国市场不断下滑的份额。他不是来寒暄的,是来救场的。你可以说他是在上演一场CEO的公关秀,也可以看出,这更像是中美芯片博弈下,一场新生态争夺战的前奏。下一个阶段拼的,不再是谁的芯片更强,而是谁能把开发者稳稳留在自己的系统里。这才是接下来真正要打的硬仗。为了55亿库存老黄拼尽全力“讨好”中国市场如果认真梳理一下黄仁勋过去半年在中国的行程,会发现他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他从来没这么频繁地造访某一个市场,而这次中国之行,几乎把自己的人设都用上了。年初在北京英伟达年会上,他发红包、跳街舞,成了员工口中的“年会气氛组”;四月禁售令生效后,他第一时间返华见副总理何立峰,宣称“不会放弃中国”;七月再次访华,说“我的母语是中文”,48小时内密集拜访政府、客户和开发者社区,几乎没停过。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北京最热的那几天。他穿着那件标志性的黑皮衣,与雷军合影。有人调侃“看着都出汗”,但黄仁勋并不在意。他需要这张合影出现在热搜、微博、朋友圈里,让全世界知道:英伟达还在中国市场,也依然值得信赖。随后,他又穿上唐装,用中文登台演讲,“中国的创新活力让我震撼”:熟悉的外交辞令,但外壳换了,语境变了。这不是对中国市场的“献媚”,而是一次精准营销:把自己打扮得更像一个“在华老朋友”,弱化外部对英伟达“技术垄断者”的反感。背后的动机,其实相当明确。55亿美元的H20库存正压得英伟达喘不过气。按照业内测算,如果这些特供芯片在年内卖不出去,全年损失可能超过150亿。而目前全球唯一能吃下这些货的,就是中国市场。所以,他演得那么拼。而且他清楚,这不是靠产品参数说服人的年代了。客户买的不只是算力,还要信任、姿态、合作空间。尤其是当中国芯片正在崛起,英伟达必须重新“讨好”这个市场。在这一点上,黄仁勋比任何人都清楚:越是靠近技术主导权的交界线,生意人的“情商”就越重要。“生意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别怕H20解禁中国芯片已做好准备当英伟达H20芯片宣布“解禁”后,最先炸锅的不是资本市场,而是中国科技圈的朋友圈。有人庆祝“美国终于松口了”,有人担忧“国产替代是否被按下暂停键”。但冷静下来想一想,这真的会影响中国自研芯片的推进节奏吗?我的判断是:不会,甚至还可能加速。H20并不是一款性能强劲的旗舰产品,甚至称得上是“阉割版”的存在。它的训练性能仅为H100的15%,但内存容量却做到了96GB,主要是为推理场景定制:换句话说,它是特意给中国市场做的“阉割版”的妥协型产品。完全不是技术解禁,而是一种软性控制。美方希望通过H20这样的“糖衣炮弹”,让中国的AI模型继续跑在它们的算力和工具上,从而延缓国产替代的进程。就像美国商务部长说的,“让中国开发者对美国技术上瘾”。但现实比他们想象得更复杂。数据显示,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巅峰时期的95%,已经跌至不到50%。华为的昇腾910B性能已达到H100的80%,并在价格上更具优势;寒武纪2025年一季度营收暴涨42倍,开发者生态也在迅速扩张。政府也在推进“2025年国产芯片占比40%”的硬性目标。最关键的是,国产玩家并没有因为H20解禁而减速。反而,很多AI公司开始采用“双轨策略”:短期用H20过渡,满足现阶段的业务需求;长期则同步推进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的适配与迁移。H20成了“临时替代”,换句话说:用他的芯片,练自己的兵。而国产芯片,是大家早已准备好的终点站。这不是退让,而是现实主义。正因为H20的“可控可限”,大厂才更有理由推动自己掌控命运的那一套。用你的芯片,不代表交出主动权。别看国产芯片还在“追赶阶段”,这两年已经杀红了眼。华为昇腾的910C单卡算力已经追到H100的八成,甚至直接堆出了384卡的“卡海战术”,性能一度反超英伟达的旗舰服务器。市场也给了正反馈:据IDC数据,中国加速计算服务器出货量去年暴涨近一倍,英伟达份额从九成掉到六成。当封锁成了常态,替代反而成了主旋律。从这个角度看,黄仁勋这场“芯片归来”的表演,更像是中国芯片市场的一次压力测试。而结果也证明,国产替代的节奏没有慢,反而因为这次“降规归来”,获得了更强的议价权。真正的战场在键盘那一端很多人以为,芯片竞争只是“谁跑得快、谁功耗低”的性能比拼。但英伟达真正的护城河,从来不是算力,而是生态:更准确地说,是写代码的那群人。黄仁勋其实早就不只是一位芯片商人,而是全球AI开发生态的“控场者”。英伟达最强的产品,不是H100、H20,而是那套绑住开发者的CUDA系统。据统计,中国150万AI开发者中,有超过70%在使用CUDA。他们的代码、模型、工作流程,都与CUDA深度捆绑。这意味着,只要还在用英伟达的开发环境,即使芯片被替换,也很难彻底脱钩。这也是老黄此轮访华真正的重点。他不只是来卖H20的,而是带着一整套“生态打包方案”来的:降规芯片+CUDA授权+五年服务外包+开放部分源代码+亦庄建合规实验室。这不仅仅是在卖硬件,而是在技术栈层面上“打地基”:赌的就是中国企业的“迁移惰性”。只要你的代码还跑在CUDA上,哪怕你换芯片、降性能、调整算法,最终都还是要回到这套系统里。黄仁勋要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的账单。这种打法,中国其实吃过亏。当年微软用Win32 API和Office套件绑定了整整一代程序员,从校园到政府、从外企到国企,统一使用Windows生态。现在轮到鸿蒙想“系统自立”,才发现生态迁移难如登天:软件适配慢、企业流程改不过来,开发者宁可继续用“熟悉但过时”的系统,也不愿转向全新框架。这种“惯性困局”,今天CUDA正在如法炮制。但他这次恐怕要失算。华为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昇腾芯片正在推进CANN框架建设,并推出了一键迁移工具,可以直接将CUDA项目转到国产系统上。国产开源模型DeepSeek、Kimi等的爆红,也在快速培养新的开发语言生态。更重要的是,更高层面也没有掉以轻心。今年开始,针对英伟达在教育科研采购中的“生态锁定”行为,已经有了明确的反垄断调查动向。这意味着,生态渗透这一块,也被视为核心战略风险。一句话,未来这场仗的胜负,不再是英伟达芯片跑得多快,而是谁能主导开发者的“键盘”节奏。这个答案,决定了英伟达市值的天花板,也决定了中国AI的技术独立边界。写在最后:黄仁勋演得卖力中国市场看得更清楚老黄这次访华,不只是一次普通的商业拓展,而是一场标准的“生意人困局”自救。更有可能像网友调侃的:是“带着任务来的”。穿皮衣、换唐装、讲中文、发红包,他极尽所能地融入;放行H20、打包生态、提出合作实验室,他全力以赴地兜售。但他知道,真正的危机不在于现在卖不掉芯片,而在于未来能不能继续主导技术规则。而中国市场的回应,也越来越成熟:既不排斥用英伟达的芯片,也不会忘记自己造船的方向。用得起H20,是短期手段;坚持推进自研,是长期战略。真正的底气,在于:你进来了,我们也已经做好了迎接和应对的准备。国产替代不会因为一次“解禁”而退步,也不会因为一次唐装演讲而放弃对生态控制权的争夺。英伟达能不能留下来,要看的是它是否能成为规则合作者,而不是生态主宰者。55亿的芯片,是黄仁勋此行的动因;但4万亿的市值,以及未来何去何从,才是他焦虑的核心。而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也许不需要太多口号和仪式感,只需要继续把代码写下去,把实验室建出来,把生态养成熟。谁真正掌控了技术工具,谁才有资格写未来的剧本。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6
20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