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智能货架从0到1】
再往下,我们需要将这些缺货信息以品牌商更能理解的方式可视化的展示出来。这是对产品经理数据思维的考察。

在可视化之前,我们需要确定两点:1)元数据。这里的元数据,就是最小颗粒度数据。在智能货架中,就是每个商家每个门店每个货架每个位置在每个时刻的缺货数据。2)业务目标。我们将智能货架在1.0阶段的业务目标定为通过帮助品牌商解决缺货问题,将自己的商业价值做扎实。因此在可视化层面,缺货问题的直观呈现就是我们设计的目标。

确定了这两点,其实剩余的看板设计就是水到渠成了。

最后是补货任务下发,这是系统商业价值的闭环。在这个阶段,智能货架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就像一个传感器一样,通过前面四步,定位到缺货现场。但补救措施如何做,还需要依赖其他的系统能力。

首先是任务生成,产品经理需要定义清楚,什么样的缺货信息组合会触发补货。如果少一件商品就补货,那消耗的人力成本是非常大的,如果要到80%的商品缺货了再一次性补货,那损失的销售是非常大的。因此产品经理需要根据历史经营数据定义清楚,任务生成条件。

其次是下发路径。对于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商家,例如家乐福和沃尔玛,他们可以自研员工管理APP,通过APP将生成的补货任务下发给对应员工。但有些商家的数字化程度比较低,这时候通过微信群通知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下发路径。只要满足能够将特定的任务下发给对应的员工即可。

最后是任务核验。任务生成了,也通知了,对应人员完成的效果如何,需要有一个监督机制,否则就容易前功尽弃。个人认为,监督机制在当前阶段应该由管理手段完成,技术很难完全解决。从本质上说,任务核验也即二次拍照,但拍照的人可以不一样,身份不一样,职责不一样。

完成了这些,补货任务的路径就算是基本打通了。

而补货任务的完成,意味着智能货架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基础的商业产品demo面向品牌商进行推广了。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07-08 14: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06-21 11:33
昨天是学校最后一场招聘会,鼠鼠去参加了,全场只有一个招聘java的岗位,上来先做一份笔试题,做完后他拿张纸对答案,然后开始问简历上的问题,深圳小厂,6-8k(题目如下),后面还有两轮面试。然后我就在招聘现场逛呀逛,看到有公司招聘电商运营,给的比上年的小厂还多,鼠鼠就去了解了下,然后hr跟鼠鼠要了份简历,虽然我的简历上面全是求职Java开发相关的内容,但是hr还是鼓励我说没关系,她帮我把简历给老板看看,下周一会给我通知。招聘会结束后鼠鼠想了一段时间,也和朋友聊了聊,发现我可能是不太适合这个方向,然后就跟爸爸说回家了给我发条微信,我有些话想跟他说说。晚上爸爸到家了,跟我发了条微信,我立马跑出图书馆跟他打起了电话,这个通话长达一个小时,主要是跟爸爸坦白说我不想找这行了,是你的儿子太没用了,想试试其他行业。然后爸爸也跟我说了很多,说他从来没有希望我毕业后就赚大钱的想法,找不到就回家去,回家了再慢慢找,实在找不到就跟他干(帮别人装修房子,个体户),他也知道工作不好找,让我不要那么焦虑,然后就是聊一些家常琐事。对于后面的求职者呢我有点建议想提一下,就是如果招实习的时间或者秋招开始,而你的简历又很差的情况下,不要说等做好项目填充完简历之后再投,那样就太晚了,建议先把熟悉的项目写上简历,然后边投边面边完善,求职是一个人进步的过程,本来就比别人慢,等到一切都准备好后再投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时间够的话还是建议敲一遍代码,因为那样能让你加深一下对项目的理解,上面那些说法只是针对时间不够的情况。当然,这些建议可能没啥用,因为我只是一个loser,这些全是建立在我理想的情况下,有没有用还需其他人现身说法。上篇帖子没想到学校被人认了出来,为了不丢脸只能匿名处理了。
KPLACE:找研发类或技术类,主要还是要1.多投 2.多做准备,很多方面都要做准备 3.要有心理准备,投累了就休息一两天,再继续,要相信自己能找到
投递58到家等公司7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5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