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infra和HPC的一些就业思考

之前帖子里立flag说起个这个话题,拖到现在。

马上寒假结束要返校了,估计回去没空写了,现在写写。

关于就业细分方向的话,参考23年我写的知乎的一个帖子:

高性能计算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 懂了哥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3113478/answer/3262204745

其实帖子里我唱衰了一波。

然后这个提问下面最早一个有热度的回答是21年一位计算所的毕业生写的,我当时也是21年下半年看到的这个回答。

高性能计算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 Spicy Wang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3113478/answer/1546336675

那个时候劝进的比较多,事实是21年确实是入行比较好的时候(gpt那时候还没被炒起来,22年底春节被炒了一波热度),当然再早些更好,不过还是要18年后AI 这波起来后岗位才多了起来。

其实我还是持比较悲观的态度,目前还是有招聘需求,但已经不是什么押宝赛道了,都2025年了,去脉脉上搜搜相关关键词就看到21年之前的帖子很少,22年及其之后讨论越来越多。

牛客21年有个很有热度的帖子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353158260410753024

总结就是如果课题组有好的资源,就安心干点基础,完了多去业界找相关实习机会,如果课题组资源不多自己其实估计也干不出什么好东西,但也可以尝试一下去找找实习。

很多同学可能都是从算子开发开始了解的,但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很窄的方向,并且HPC和AI  infra还有其他很多方向。

现在的话招人的地方互联网大厂/自驾/汽车/机器人等行业都是要看实习的,单纯搞基础很难在校招有机会,现在正在招聘的岗位多少都和大模型沾点边。

另外提一嘴,似乎华子2012的先进计算与存储部门后面捞了不少人,不知道是做算子开发还是其他什么方向,好像把很多计算产品线泡死的捞起来了。

今年计算产品线就挺炸的,如果走这些相关的方向,不一定要去计算产品,2012和海思都有部门做这个,关键是找好接头人,再说了估计也只有与昇腾相关的部门扩招,计算还有其他很多部门像鲲鹏、存储等等,还是找好接头人了解清楚小部门,整个产品线就太大了。今年从前面的帖子看投计算的人真的很多,占比大概10%。hc并不多,可能还很少。看我这两个个帖子。
https://www.nowcoder.com/feed/main/detail/7a3385f12084400b975d7ea4d6a23903
https://www.nowcoder.com/feed/main/detail/b9b9ff9bf3714bfc885ce3d7a86d80a9
华子的部门超多,一定找清楚小部门接头人。

还有就是这个方向后面还是能捞起来的从25年秋招来看,楼主投了蔚来的嵌入式、AI软件开发、芯片软件测试三个岗位,除了嵌入式后两个岗位都在11/12月捞起来面试,不过已经签三方了就拒了。
看这个帖子:
https://www.nowcoder.com/feed/main/detail/6715cab423874b1da0e165360771f395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或者私信讨论。
全部评论
佬,请问ai infra怎么入门呀,研0在纠结ai infra和搜推中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2-11 23:48 山东
大佬哪个所的?最后去啥方向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6-25 23:34 北京
老哥,我拿了阿里ai infra暑期实习,除了会c++外完全没基础,这个建议去吗,但又担心距秋招只有四五个月了学不到太多,到时候投其他厂的ai infra没太多竞争力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19 19:48 北京
佬,ai infra给工资是按算法的来还是开发来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01 21:19 上海
海思昇腾怎么样呢?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25 13:35 上海

相关推荐

个人背景: 本科双非院校,硕士就读于杭电(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于明年(2026年)6月毕业。实习经历对比:上一段(6月初-7月中旬): 某AI计算卡独角兽公司,AI推理框架开发工程师岗。主要负责框架测试和模型验证。团队氛围、管理方式、领导都非常好,业务本身属于风口,我的个人兴趣浓厚。但公司HR反馈转正机会极少(需实习约两年)。目前已离职。当前(7月中旬至今): 海康威视,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岗(传统业务部门)。实习满2个月可获得转正答辩机会。目前主要在学习自研工具和熟悉业务,尚未进入开发阶段。感觉技术栈相对传统稳定,个人兴趣远低于上一份实习。核心职业困惑:兴趣与前景的强烈冲突:对比两段实习后,我对AI Infra方向产生了强烈偏好,且该领域薪资远超嵌入式。但秋招现实是:AI Infra岗位稀少,双非学历与985竞争者相比劣势显著。短期策略的纠结:嵌入式(海康)路径: 更稳妥,更容易在秋招中获得转正/工作机会(保底意义)。AI Infra路径: 热情所在,但需解决竞争劣势问题。目前状态:白天海康工作,晚上兼顾科研和自学AI Infra项目,精力严重不足。寻求决策建议:选项A: 继续留在海康满2个月拿到转正答辩机会(作为秋招保底)?选项B: 放弃海康实习,争取在秋招前增加一段AI Infra实习经历(目标3-4个月)以弥补学历劣势?观察到前公司正在招聘同岗位实习生(离职时关系良好,是否值得尝试争取回归?)。若无法回归,是否应全力寻找其他同类公司实习积累经验?恳请大家基于我的背景和当下困境,在方向和策略上给予宝贵的指导~
故事和酒66:大佬,海康实习有三好:一是实习经历,也许后面业务熟悉了,也会学到新的东西;二是转正机会,相比与重新笔试面试,应该也更容易;三是能骑驴找马,如果精力不够先放弃找马也不会有损失。 ai方向岗位少,难道大,风险高,又是兴趣所在,收入又高,不可否认这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不过您之前不是有一段ai独角兽的实习了吗?再加一段也许有重复性的实习(能不能找到还有风险)和现在已经有的海康实习相比,收益或许没有那么大。 综上,个人建议还是在海康实习。
投递海康威视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2
38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