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一面凉经
数据库平台开发实习生 - 技术一面
(算法太烂了,建个链表建半天,面试官等不住了,居然还用了c++语法,太招笑了)
面试问题速览
1. 请做个自我介绍。
2. 能讲一下你实习项目中,分布式锁这块你是怎么实现的吗?
3. 讲一下你自学的 Raft 一致性算法。
4. (追问)讲一下 Raft 的日志复制这块。
5. 你的 AI 项目里,RAG 是怎么做的?向量数据库是怎么选型的?
6. 讲一下 Function Calling 的概念和应用。
7. 现场算法编程: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节点。(LeetCode 19)
我的回答策略与分析
【针对问题】分布式锁的实现原理
【回答策略】:我采用了“方案演进式”的回答方法。
1. 起点:从最基础的 SETNX + EXPIRE 方案讲起,这是最容易想到的起点。
2. 主动暴露问题:立刻指出该方案的缺陷,即两条命令非原子性,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死锁。这能体现出你思考的严谨性。
3. 方案升级:提出使用 Redis 2.6.12 之后提供的原子性命令 SET key value NX PX milliseconds 来解决上述问题。
4. 再次深入:继续主动挖掘该方案的潜在问题,即“锁过期了但业务没执行完怎么办?”,引出更高级的“锁续期”概念。
5. 最终方案:最后点出 Redisson 等成熟框架是如何通过“看门狗(Watchdog)”机制来自动续期,保证业务执行期间锁的有效性。
【回答分析】:这个回答策略的效果非常好。它向面试官展示的不仅仅是你“知道”分布式锁,更是你“理解”它背后的设计权衡和技术演进逻辑。这种结构化的、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能清晰地展现出你的技术深度和体系化的知识结构,是面试中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针对问题】Raft 共识算法的核心原理
【回答策略】:我使用了“框架先行,细节填充”的策略来解释这个复杂的理论。
1. 理论破题:先用一句话的 CAP 理论来给 Raft 定位,表明它是一个保证一致性(C)和分区容错性(P)的系统,这能快速和面试官对齐上下文。
2. 结构化拆解:直接引用 Raft 论文的核心思想,即“将复杂问题拆解为三个子问题:领导者选举、日志复制、安全性”,为后续的讲解搭建清晰的框架。
3. 分点阐述:逐一讲解“领导者选举”(Follower -> Candidate -> Leader 的状态转换、心跳、任期、投票过半)和“日志复制”(日志强制覆盖、复制到大多数节点才 commit)的核心机制。
【回答分析】:对于复杂的理论问题,最忌讳的是一上来就陷入细节。先搭框架再填充细节,能让你的讲解非常有条理,也方便面试官跟上你的思路。能够清晰阐述自学的底层理论,是展现学习能力和技术热情的绝佳机会。
【针对问题】现场算法编程(复盘与反思)
【回答策略】:我的第一反应是采用最稳妥的“两次遍历”解法:第一次遍历计算链表总长度 L,从而确定要删除的是正数第 L-n+1 个节点;第二次遍历找到该节点的前一个节点,执行删除操作。
【回答分析】:这个思路本身是完全正确的,能够解决问题。但在这次面试中,我最大的不足暴露在了编码的熟练度上。
1. “辅助代码”耗时过长:我在“如何根据输入数组构建一个测试用的链表”这个环节卡了比较久,占用了宝贵的思考和编码时间。
2. 语法细节混淆:在紧张状态下,写出了 int* 这种非 Java 语法,说明对语言细节的肌肉记忆不够牢固。
3. 核心反思:这提醒我,平时刷题不能只停留在 LeetCode 网页上写核心函数。一定要在本地 IDE 里,进行从零开始的、包含数据结构定义和测试用例的“实战模拟”,才能真正提升现场编码的速度和准确率。对于“快慢指针”这种更优解法,也应当做到熟练掌握。
(算法太烂了,建个链表建半天,面试官等不住了,居然还用了c++语法,太招笑了)
面试问题速览
1. 请做个自我介绍。
2. 能讲一下你实习项目中,分布式锁这块你是怎么实现的吗?
3. 讲一下你自学的 Raft 一致性算法。
4. (追问)讲一下 Raft 的日志复制这块。
5. 你的 AI 项目里,RAG 是怎么做的?向量数据库是怎么选型的?
6. 讲一下 Function Calling 的概念和应用。
7. 现场算法编程: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节点。(LeetCode 19)
我的回答策略与分析
【针对问题】分布式锁的实现原理
【回答策略】:我采用了“方案演进式”的回答方法。
1. 起点:从最基础的 SETNX + EXPIRE 方案讲起,这是最容易想到的起点。
2. 主动暴露问题:立刻指出该方案的缺陷,即两条命令非原子性,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死锁。这能体现出你思考的严谨性。
3. 方案升级:提出使用 Redis 2.6.12 之后提供的原子性命令 SET key value NX PX milliseconds 来解决上述问题。
4. 再次深入:继续主动挖掘该方案的潜在问题,即“锁过期了但业务没执行完怎么办?”,引出更高级的“锁续期”概念。
5. 最终方案:最后点出 Redisson 等成熟框架是如何通过“看门狗(Watchdog)”机制来自动续期,保证业务执行期间锁的有效性。
【回答分析】:这个回答策略的效果非常好。它向面试官展示的不仅仅是你“知道”分布式锁,更是你“理解”它背后的设计权衡和技术演进逻辑。这种结构化的、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能清晰地展现出你的技术深度和体系化的知识结构,是面试中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针对问题】Raft 共识算法的核心原理
【回答策略】:我使用了“框架先行,细节填充”的策略来解释这个复杂的理论。
1. 理论破题:先用一句话的 CAP 理论来给 Raft 定位,表明它是一个保证一致性(C)和分区容错性(P)的系统,这能快速和面试官对齐上下文。
2. 结构化拆解:直接引用 Raft 论文的核心思想,即“将复杂问题拆解为三个子问题:领导者选举、日志复制、安全性”,为后续的讲解搭建清晰的框架。
3. 分点阐述:逐一讲解“领导者选举”(Follower -> Candidate -> Leader 的状态转换、心跳、任期、投票过半)和“日志复制”(日志强制覆盖、复制到大多数节点才 commit)的核心机制。
【回答分析】:对于复杂的理论问题,最忌讳的是一上来就陷入细节。先搭框架再填充细节,能让你的讲解非常有条理,也方便面试官跟上你的思路。能够清晰阐述自学的底层理论,是展现学习能力和技术热情的绝佳机会。
【针对问题】现场算法编程(复盘与反思)
【回答策略】:我的第一反应是采用最稳妥的“两次遍历”解法:第一次遍历计算链表总长度 L,从而确定要删除的是正数第 L-n+1 个节点;第二次遍历找到该节点的前一个节点,执行删除操作。
【回答分析】:这个思路本身是完全正确的,能够解决问题。但在这次面试中,我最大的不足暴露在了编码的熟练度上。
1. “辅助代码”耗时过长:我在“如何根据输入数组构建一个测试用的链表”这个环节卡了比较久,占用了宝贵的思考和编码时间。
2. 语法细节混淆:在紧张状态下,写出了 int* 这种非 Java 语法,说明对语言细节的肌肉记忆不够牢固。
3. 核心反思:这提醒我,平时刷题不能只停留在 LeetCode 网页上写核心函数。一定要在本地 IDE 里,进行从零开始的、包含数据结构定义和测试用例的“实战模拟”,才能真正提升现场编码的速度和准确率。对于“快慢指针”这种更优解法,也应当做到熟练掌握。
全部评论
AI项目将rag很难的拉
+5元
我这边有很多大厂项目可以包装,感兴趣的可以直接进我主页简介看,帮你从你的实习经历从0-1打造!
相关推荐
08-22 10:0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Java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当个老六冲哈:接好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