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共筑AI生力军,复旦大学管院菁英走进中电金信

11月11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硕博研究生一行来到中电金信上海总部。适逢中电金信成立30周年之际,公司多位资深专家与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就金融数智化转型及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寻产学研融合的新路径。

重新定义数智时代的咨询服务

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路径。活动现场,中电金信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高级合伙人刘华对复旦管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分享了对数智时代咨询服务的深刻洞见。

“如今,咨询服务的本质已发生深刻变革。它不再仅仅局限于提供方案建议,而是涵盖了从顶层设计到底层落地的全栈能力。”刘华指出,在数智化浪潮的推动下,中电金信致力于构建一站式咨询服务能力,提供覆盖战略规划、业务变革、技术升级、数据管理、人工智能到实施保障等领域的全栈咨询业务体系,在破解金融自主安全难题的同时,助力行业实现数智化转型与创新发展。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副教授李根,在活动中分享了他的学术研究内容,并对中电金信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丰富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复旦管院的使命是“扎根于进步的中国,致力于创新性研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又深谙中国国情的管理专才、学术精英和社会领导者,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而中电金信的实践,则诠释了如何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推动产业进步的真实动能。此次交流,正是将学术理论与行业前沿实践结合的典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数字技术场景化应用的直观认知。

AI在金融领域的实践路径与挑战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金融领域AI落地的挑战性话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中电金信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高级售前顾问俞家耀指出,在金融级数智化要求下,AI落地不仅要有效解决业务痛点,更要确保系统的安全可控。目前,中电金信已具备涵盖“平台+数据+模型+应用+服务”的完整技术闭环,拥有全栈大模型能力,并在智能风控、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慧办公、智能IT等多个场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公司期待与高校携手,共同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AI专业人才。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同学们就数据隐私、模型开源、金融大模型方法论以及AI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应用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中电金信的行业专家们则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

面对这些前沿的技术挑战与广阔的应用前景,交流的话题也延伸至了人才这一核心要素上。在人才培养议题上,刘华认为,复合型人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但“复合型”并非要求个人掌握所有技能,而是注重团队通过“业务+技术”深度融合所展现的集体战斗力。中电金信正着力构建让不同专业背景人才相互激发、共同成长的环境,通过懂金融业务、业技融合和技术研发三类人才的协同共创,持续为客户交付卓越价值。

此次人才共建交流活动不仅是一场思想碰撞的盛会,更是一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校企双方的思维共振,进一步明确了在数智化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企业、高校与社会协同创新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作为深耕金融科技三十载的“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中电金信始终积极履行央企责任,致力于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未来,中电金信将持续拓展与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的合作维度,共同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机制,助力培养具备业务洞察力与技术实践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中国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动能。

#中电金信#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10-28 09:15
思特威 ic测试 2.2Kx15 硕士海归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