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一文解释我为什么劝退入互联网

先叠个甲:不是互联网行业原罪,是它真的只适合“天选卷王”,普通选手硬闯只会沦为“职场耗材”。

1.为什么我劝退互联网?

互联网行业的 “高薪神话” 背后,是大多数人难以承受的隐性成本,这些现实问题往往被光鲜表象掩盖:

  • 高压不是 “抗压” 就能扛,是身心双重透支:工作时长长、要随时oncall是一方,。更消耗人的是 “无意义内耗”:需求反复变更(上午定的方案下午推翻)、跨部门无效沟通(对接 3 个部门才推进 1 步)、为了 “做给老板看” 的形式化汇报、明明能高效完成却被要求 “磨洋工凑时长”。更核心的是 “结果导向的焦虑绑架”:KPI、GMV、用户增长等指标如利剑悬顶,每天被催着要收益、要突破,哪怕努力了也可能因市场波动被否定,长期处于 “怕出错、怕落后” 的紧绷状态,心理崩溃是常事,绝非 “扛不住就躲厕所哭” 那么简单,而是持续的精神内耗。
  • “花期短” 是行业规律,不是 “新人挤走老人” 那么片面: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是 “创新迭代”,而行业默认 “年轻 = 更能熬夜、更敢试错、更懂新趋势”,导致 35 岁危机提前到来 —— 很多公司 30 + 的普通从业者就面临 “被优化” 风险。并非老板刻意 “喜新厌旧”,而是行业增速放缓后,企业更愿意用更低成本的新人(应届生、初级岗)替代性价比下降的老员工。更残酷的是,你在一家公司积累的 “业务经验”,可能换个赛道就失效,比如做电商运营的,跳槽到本地生活赛道几乎要从零开始,“长久深耕” 的可能性被行业特性锁死。
  • 跳槽不是退路,是 “越跳越窄” 的死循环:首先是竞业协议的束缚 —— 头部大厂和部分中厂会针对核心岗位签订竞业协议,离职后 1-2 年内不能进入竞品公司,直接锁死大半就业选择;其次是 “小圈子信誉积累”:互联网行业细分领域圈子极小,HR、业务负责人之间互相认识,频繁跳槽(比如 1 年换 1 份工作)会被贴上 “不稳定、抗压差、能力不行” 的标签,3 次以上频繁跳槽后,再投正规公司基本会被简历筛掉。更关键的是,行业收缩后岗位变少,跳槽不仅难加薪,甚至可能 “降薪跳槽”,所谓 “跳着涨薪” 的时代早已过去。
  • 晋升 “阶级飞升”?普通人大可醒醒:国内互联网格局早已从 “野蛮生长” 进入 “存量竞争”,大厂不再扩张编制,反而持续优化裁员,中层管理岗更是 “一个萝卜一个坑”。以前可能 3-5 年就能升主管,现在 10 年没晋升的大有人在 —— 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 “坑位根本不够”。头部大厂的中层岗位,要么被早期员工占据,要么被 “背景硬、资源多” 的人拿下,普通从业者哪怕能力不差,也可能卡在 “资深专员” 岗位一辈子,所谓 “排队 100 年” 虽夸张,但 “无坑可升” 是普遍现状,除非你是能解决行业核心问题的技术大拿或业务大牛。
  • 别把 “平台光环” 当 “个人能力”:很多互联网从业者觉得自己 “能力强”,其实是平台给的资源背书 —— 你在大厂做的 “爆款项目”,可能是公司流量、资金、品牌堆出来的,换个小公司你未必能复制;你熟练的 “复杂业务流程”,可能只是大厂内部的固定范式,离开这个平台毫无价值。绝大多数互联网人,本质上是 “技术流水线工人”:后端写 CRUD、前端调样式、运营做活动执行,重复劳动占比 80%,真正的技术沉淀少得可怜。除非你是能自研框架、攻克技术难题的真・技术大拿,否则离开平台后,你的“能力”可能根本不值钱。
  • “计算机专业不去互联网就是浪费”?纯属自我感动:大学课堂教的 C 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网课学的框架教程,本质上是 “基础工具”,而非 “值钱的核心技能”。大厂招你,不是因为你 “会 CRUD”,而是因为你 “能快速上手他们的业务流程”,换个非互联网公司(比如国企、银行科技部门),这些基础技能照样能用。所谓 “沉没成本”,是你误以为 “学了计算机就必须去互联网”,但实际上,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面极广,国企 IT 岗、政务信息化、金融科技等领域,都是更好的选择,根本不存在 “白学了” 的说法。
  • “先挣互联网的钱再考公”?大概率是两头空:互联网的高强度脑力劳动,不是 “熬时间” 那么简单 —— 每天要快速接收信息、处理突发问题、应对业务压力,下班回家后往往身心俱疲,根本没精力看书备考。更关键的是,长期在互联网的 “快节奏、结果导向” 环境中,你的思维模式会变得 “急功近利”,而考公需要的是 “耐心、细致、长期积累”,两者的思维逻辑完全相悖。很多人想着 “挣两年钱再考公”,结果要么是干了 3 年根本抽不出时间备考,要么是备考时无法适应慢节奏,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2. 哪些人适合闯互联网?天选卷王的三个特质

不是所有人生来就适合“卷”,互联网的“天选之子”得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缺一不可:

  • 抗压能力拉满+会来事+爱学习+擅长总结汇报+懂人情世故:这类人是“职场六边形战士”——领导骂完转头就能改需求,跨部门甩锅能完美接住还能反甩回去,下班主动卷学习,汇报时能把“做了个CRUD”吹成“优化了核心链路,提升效率30%”,懂分寸知进退,就算被优化也能快速找到下家。
  • 家里穷到揭不开锅,快饿肚子的:别笑,这类人自带“背水一战”buff。毕竟“饿死”和“加班猝死”之间,他们会毫不犹豫选后者——毕竟加班能拿加班费,能攒钱养家,这种“生存驱动”的毅力,比任何“职业规划”都管用,就算被PUA也能笑着说“没事,我能扛”。
  • 纯种技术大拿,脱离低级趣味的:这类人是“行业活化石”——不是“调包侠”,不是“API调用工程师”,是真能啃硬骨头:算法能自研、架构能设计、BUG能秒定位,就算不搞办公室政治,不拍领导马屁,公司也得供着,毕竟“真技术人才比熊猫还稀缺”,走到哪都有饭吃。

给大家整个“互联网适配度测试”(亲测有效):

  • 如果你平时习惯10点前睡觉,现在尝试连续一周“凌晨1点睡+早上8点起”,期间还要模拟加班场景——边刷需求文档边回复工作群消息,中间穿插3次“紧急BUG修复”(比如随便找个代码改改),再应付2次“临时会议”(自己跟自己唠10分钟)。
  • 如果一周后你:①没脱发/没爆痘;②没对着外卖盒流泪;③没萌生“辞职去种地”的念头;④还能保持效率干活——那你勉强够得上“入门门槛”;要是中途就崩溃了,劝你趁早绕道,否则进去了不是你劝退互联网,是互联网劝退你。

特别提醒:花几万块报“三个月速成互联网”培训班的朋友,快醒醒!这就像花大价钱买“减肥神药”——以为能走捷径,结果大概率是钱花了、技能没学会,还得面对“培训出身=简历自带过滤标签”的现实。要是一个行业需要你靠“速成班”才能挤进去,说明你要么没天赋,要么没热爱,强行入场只会沦为“职场韭菜”,被割完一茬还有下一茬,花几万块打水漂比吃土还亏。

3. 为啥大家明知坑,还挤破头进互联网?

去年的我也曾是“互联网崇拜者”,觉得穿格子衫敲代码=高薪精英,直到亲眼见同事为了KPI在工位吸氧、35岁前辈被优化后找不到工作、朋友熬出胃病还在改PPT,才发现所谓“精英”不过是“精致的社畜”。

说白了,还是“认知局限”在作祟:①被“高薪神话”洗脑——觉得互联网=“一年买车三年买房”,却忘了高薪背后是“用健康换钱”;②盲目跟风——身边人都去互联网,自己不去就像“落后于时代”,却没想过“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③信息差——不知道其他行业的可能性,觉得“除了互联网,其他行业都没前途”。

其实说白了,互联网的“吸引力”本质是“矮子里拔将军”——大环境下,能同时满足“薪资中等偏上+入门门槛不算高”的行业,好像也就互联网了。但大家都选择性忽略了“高薪资=高付出”的等价交换,总觉得“自己能成为例外”,最后才发现“例外是少数,耗材是多数”。

劝诫一句:互联网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但它真的不适合大部分人。钱难挣屎难吃,这句话放在互联网行业,简直是“真理级总结”——你以为挣的是高薪,其实是“健康补贴+熬夜加班费+情绪损失费”的打包价。

4. 不去互联网,还能去哪?

总有些小黑子跳出来杠:“不去互联网,还有更好的地方吗?” 我的评价是:别把互联网当成“唯一选项”,世界大得很,不是只有一棵歪脖子树适合上吊!

很多人总想找“又高薪又稳定”的工作,快别做梦了!这种岗位比中500万还难——中彩票只需要运气,而“神仙岗位”需要你“背景+能力+运气”三重buff叠满,就算真有,也轮不到咱们普通选手。

大环境现状就是这么扎心:要么为了高薪,一头扎进“无止境内卷”,每天熬到凌晨、焦虑到脱发;要么为了稳定,接受“低薪躺平”,日子过得平淡但舒心。没有中间选项,也没有“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

要是你不服气,觉得“凭啥不能又高薪又稳定”?那你去创业改变大环境啊!要是没这本事,就别纠结“有没有更好的选择”,而是想“自己更能接受哪种生活”——能扛卷就去互联网,想安稳就去国企、考公、做传统行业,甚至去开个小店、做自由职业,路多的是,别把自己困死在“互联网=唯一出路”的执念里。

5. 岗位怎么选?

老生常谈的问题:算法、后端、数据开发、前端、测试、运维、产品… 选哪个?先明确核心原则:岗位优先级=技术壁垒+稀缺性+容错率,无论互联网私企还是国企,排序如下(个人血泪总结,仅供参考):算法 > 后端 > 数据开发 > 前端 > 产品 > 客户端 > 测试 > 运维

如果确定要走后端路线,我更建议选择 Java 方向。无它,只因 Java 的岗位需求量大,应用场景广泛,无论是大厂还是中小企业,都有大量的 Java 开发需求。而且 Java 生态成熟,技术迭代相对平稳,即使后续想跳槽或转行,积累的经验也能发挥作用,容错率更高。

我在牛客也写了一些java学习和求职的经验帖子,大家可以去看看:

想要学习Java冲实习或冲春招的,我能助你一臂之力,我之前整理了高质量可速成的魔改外卖项目话术和7000字轮子项目话术,还有超全超精品八股大全专栏怎么写简历,怎么包装实习经历,怎么0基础速成冲春招和实习等等精品帖子,大家可以去看看我的精品文章汇总帖子:往期精品秋招帖子汇总

我的八股大全、算法、项目话术全专栏(20w人学习,超千人订阅,牛客最受欢迎最高质量java八股专栏,内容包含: 1.八股大全:多一句没有少一句不行的最精简八股整理,完全可以应付校招社招的八股拷打! 2.速成项目话术:目前有魔改苍穹外卖项目话术(额外扩展了很多技术亮点),能速成拿去面试,后面会更新魔改黑马点评、商城项目等等热门高质量项目话术 3.智力题超详细题解汇总; 4.面试时非技术问题话术整理,绝对震惊面试官一年; 5.算法lc hot100全题系列题解:绝对通俗易懂快速冲刺秋招专栏

6.总结

互联网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香饽饽,它只是一个 “高风险高回报”(或者说 “高付出高薪资”)的行业。选不选它,关键看你 “能不能卷”“愿不愿卷”“值不值得卷”。

如果只是为了 “别人都说好”,或者 “想挣快钱”,劝你三思 —— 毕竟职场是自己的,日子也是自己的,别为了跟风把自己熬成 “用健康换钱,再用钱换健康” 的循环里。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牢记互联网没有那么好,职场没有最优解,只有 “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卷互联网,还是躺平国企,只要你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且能接受对应的代价,就不算选错~

如果觉得这份指南有用,欢迎转发给你那 “还在纠结要不要入互联网” 的朋友;如果有不同意见,也欢迎在评论区杠 —— 毕竟互联网的 “撕逼”,也算一种行业特色(不是)~

#互联网没坑了,还能去哪里?##互联网行业现在还值得去吗##秋招##互联网##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选择这个工作吗?##投票#
全部评论
很客观,两段实习中观察,感觉很多正式员工都很没生活,除了上班就是睡觉,时薪算下来也不是很高,有的糖人二级管居然觉得很正常,畸形成这样了都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5:55 北京
噫吁嚱,💰难挣💩难吃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4:59 北京
为什么不大号发,大号小号恰2波流量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6:23 上海
好好好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今天 14:48 北京

相关推荐

孟鹿君:无所diao胃,面试官没看出来说明他也是个草包,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只是他们前几年运气好找到了工作,放现在他们也只能跟我们一样海投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许愿喵:什么循环依赖?上三级缓存,现在报一个假的offer,把其中一方骗出来,然后就解决了
牛客解忧铺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8
4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